有個全班成績倒數第一的兒子是什麼感覺?

TDXZM


如果孩子真的倒數第一,而且真的學不進去那也沒辦法。接受現實好了,與其逼迫孩子還不如看他有什麼其他特長,學習不好的人,肯定有些其他東西感興趣的,一個人不可能啥也不喜歡吧!

這類孩子還好,家長沒壓力,孩子也不在意。

就怕那種成績中等,打罵後成績可以進步的。大人累孩子煩,老師愁。大家都不開心。

個人覺得沒有笨孩子,孩子有的只是開竅早晚之差。



木美君君尋夢


死黨的兒子也算個奇葩,兩口子都是名校碩士,都是獨生,工作都是技術崗位。

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是個渣渣,小學六年,倒數第二,倒數第一娃是深圳某地產公司小老總的公子。死黨每年都跟倒數第一老總打招呼,千萬別轉學,別送去國外,否則我娃就倒數第一了。前年讀初一,他岳父岳母(都是國家公務人員,技術類,退休後返聘也退了)過來開始全職帶娃,幾個月前初二期中成績我看了一眼:班級TOP10,年級TOP50,上升勁頭很猛,三門主課基本滿分,以前的倒數第一跟著他玩的也成績起色不少(補充一下,娃讀的初中在深圳也是前列的,四大某校的初中部)。死黨傳輸經驗,娃腦瓜子不笨,但是小學期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認真,沒規矩。岳父來之後,狠抓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現在連死黨兩口子回家後敢做的事情就是看書,練毛筆書法,健身,電視和手機在家就沒開過,死黨已經整整一年半沒跟我玩過一把DOTA,並且因為保持鍛鍊身材和精神狀態超好。


流水如刀


這事兒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有一個跟親生差不多的外甥女兒就是這種狀況。

我這個外甥女性格活潑,會疼人,在公眾場所也從不怯場,總體來說是一個情商還可以的姑娘。

剛開始我作為舅舅由於長年不在家,很少有機會專門問她學習情況,跟姐姐姐夫有時候聊起來,他們要麼是隻說姑娘過五關斬六將,要麼是含含糊糊一帶而過,走麥城的事幾乎不提。再加上從小外甥女讀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在鄭州都算數得著的優質學校,所以從來我沒懷疑過孩子的成績會不好,更想不到孩子的成績竟然從小學到初中幾乎永遠是班裡倒數第幾、孩子能上這些優質初中、高中,都是我姐夫姐姐求爺爺告奶奶甚至是掏贊助費爭來的學位。

知道孩子的真實情況是在孩子到天津上高中以後。

由於前幾年天津買房有藍印戶口,孩子可以在天津參加高考。面對孩子的成績,姐姐和姐夫犯了難。要是在我們河南當地參加高考,她的成績別說什麼一本、211了,大專都未必能考上。而天津好大學比河南要多的多,關鍵是,天津的高考錄取率跟河南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此情況下,姐姐姐夫和我一起商量,心一橫一咬牙在天津買了套房,把孩子的戶口轉到了天津,心想反正在河南也沒戲,還不如在天津搏一把。

據天津當地認識的老師講,孩子轉學最好高一階段就過來,最遲高二,高三就有點遲了。兩地的教材不一樣,考察重點也不一樣,孩子很難在短時間適應過來。

但我們下決心將孩子戶口轉過來的手其實已經是高二下半年了,真正到天津上學是高三。

當時天津戶口所在地,你想上哪所高中是需要考試的,考的好可以上好高中,考的不好只能在戶口所在地的高中。這幾所高中的升學率差距還是相當的大。

不出意外,孩子在天津的摸底考試又是一敗塗地。按照安排,只能去最差的哪所高中。我們幾個大人帶著孩子去那所高中實地看了一下,心涼了半截。在一個荒無人煙的郊外,一所破破爛爛、毫無生機的學校立在那兒。門口小賣店都沒有,基本上跟我們老家村裡的初中差不多。這種學校要是能考出好成績基本屬於見鬼。

後來實在沒辦法,就託人找關係,想進天津市內的一所牛校。但這時候高三都已經開學了,進牛校的事一直沒給準話。也不能讓孩子時間荒廢,就按照天津高考的科目,一個科目請了一個當地的所謂名師給單獨上課,儘量保證跟學校的進度完全一樣。

那段時間錢算花海了。一節課兩小時,500元。一天四節課。加上自習時的輔導老師一天200.算下來一天不低於2000.還有天津市內的租房費用、生活費用,姐夫也放下工作專門在天津陪讀。

牛校的事一直沒說定,就這樣補課整整補了半年。後來感覺不行,老是補課沒有跟學校同學的模擬考試對比,學習效果啥樣也不知道。後來就找了一所不損太好,但也不算墊底的高中,教了贊助費,跟班上課、考試。

在這段時間裡,孩子看父母天天花錢、爸爸還放棄工作專門陪讀,可能也感覺到了壓力,所以也一改之前稀裡糊塗的狀態,開始認真起來。

但學習這事,有時候真不是你努力用功就一定有用的,天賦也很重要。所以即便我們都知道她很努力、很刻苦,很多時候都不忍心讓她學習到很晚。但最終高考的成績仍不理想。在天津也沒考上任何大學。

到此為止,基本還是一個差生的典型狀態。如果是這樣的孩子的家長,心都要崩潰了有木有?

但是,然而,人生的墮落或是開掛,有時候就是根本與努力無關、也跟智商、天賦關係不大。很多時候就在於你是否選對了賽道。

面對我外甥女讓人慾哭無淚的高考成績,全家陷入了無奈。我和我姐這一輩姐弟四個,三個211,一個本科,雖說不算特別牛,但在我們當地也算是出了名的“書香門第”。可孩子考這種成績,如果連個大學都上不了,尤其是,外甥女兒還是我們下一輩的老大。如果老大連個大學都上不了,下面的弟弟妹妹將來有樣學樣兒怎麼辦?所以這種結果實在讓我們心有不甘。

有時候就是命,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姐姐一個朋友說中央財經大學招中外聯合辦學的ACCA專業班。說是中英兩地就讀,本科階段完成後,根據考試成績可以繼續讀碩士學位和拿ACCA證書。

當時也是實在沒招了,心想著有個學位拿總比連個大學都上不了強,況且ACCA證書也比較有含金量。所以就給孩子報了名。

外甥女的開掛人生從此開始。

剛進中央財經的時候,全班八十多個人,按正常的教學計劃需要兩年在國內讀完學分,然後再到英國。可小丫頭一年時間就拿到了足夠的學分,並且還考了雅思和託福,雖說成績不太理想,但也算練了手。關鍵是,通過靠雅思和託福,英語水平得到了提高,到英國後不用再專門讀語言學校了。

一年後,全班八十多人,只有十幾位同學修夠了去英國的學分,我外甥女是其中一個。

在英國兩年,又是所有四十多個同學中(同屆和往屆的加起來)最早修夠本科階段學分的,收到了英國排位前二十的七八所大學的OFFER。最後選了專業比較對口的埃克塞特大學讀碩士。

而埃克塞特大學又提供了復旦大學的雙校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埃克塞特讀兩年,然後轉入復旦大學,修完全部四年後,可以拿埃克塞特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兩個碩士學位。

ACCA證書所需的十幾門課程,下丫頭已通過三分之二。

按照現在的情況,三年後,孩子將至少能獲得埃克塞特大學和復旦大學兩所學校的碩士學位和ACCA證書,還有四五年的國外留學、生活經歷。

我向做HR的哥們兒打聽了一下,這樣的資歷,應該是可以輕鬆進“四大”的。

目前,小丫頭已經是中央財經他們這個中外辦學班的宣傳案例、高中老師口中的優秀學生的代表。

所以,小時候考試成績差點真不算啥,關鍵,你要有個好爹好媽,還要有個好命,能生在這個家裡。在此基礎上你再努力一些、上進一些、別胡來,人生照樣一片光明。


怕出名不敢任性


我就是,我兒子全地區最後一名,上課不聽,家作拖拉,做題從來不會思考,考試基本半張白卷,打過,罵過,誇過,什麼辦法都試過了,家教都換了4個老師了,都是一對一上門輔導的,自己也陪著做作業,成績就是上不去,為了他的學習,我被氣的腦梗塞進了醫院搶救,可他表現的無所謂,還是那個樣,現在我也釋然了,我上輩子欠他的,這輩子他來報仇的,隨便怎麼樣吧,成績好不好真的跟父母沒什麼關係,全看小孩願不願意學,他不願意學你就算傾家蕩產了他都學不好


隨便285799732


前兩天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大學時的好朋友因為兒子考了全班倒數第一特別開心,還以為是她太受刺激了。

跟這個朋友詳細聊了之後,我總算知道她怎麼這麼開心孩子考3分了。原來她跟兒子打賭約定說,試卷上的每一道題都要認真做,如果孩子還能考到0分,她就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和玩的時間,孩子做錯的題其實90%都是會做的。

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他知道如何做一定正確以拿到滿分,和他知道如何做一定錯誤以拿到零分,其實都需要他完全掌握必要的知識點,即他都學到了,考得出滿分的孩子才能考得出零分。

瀟姐的朋友還開玩笑說,現在的小孩其實都特別聰明,只要你能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他們在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等等很多方面比大人還厲害,感覺自己都不配當他媽媽~

這個方法還並不是朋友自己的原創,而是來自於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著名作家劉墉,是他曾經拜託兒子劉軒考到0分,後來劉軒成為了哈佛大學博士、波士頓CitSep音樂指導及劍橋WllRBD電臺製作主持人、作家,這是被視為傳奇的一對父子。

2009年在劉軒的新書籤售採訪時,他向大家分享了這個父親拜託他考零分的故事。

劉墉(右)和兒子劉軒(左)

每次考試時,他可以很容易做錯自己會做的題,但是碰到自己真的不會做的題時就很犯難了,因為不能有把握地避開正確答案,又不能空著不答,所以每次總能蒙對幾個,這讓他後來不得不越來越認真,會做的題也越來越多。

很快又迎來了第二次考試,結局還是一樣,又是“C”!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衝刺。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努力學習。然後,我開始發現自己有把握做錯的題越來越多。換句話說,我會做的題也越來越多。

這真的是非常聰明地按照自家孩子的特點來引導孩子的家長了。孩子們其實天生擅於學習,他們只是討厭被強逼著刻苦認真,讓孩子自己學習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如何引導。

我們熟知的魯迅先生也是一位擅長引導孩子的父親,魯迅先生曾說:“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

魯迅和兒子海嬰

魯迅先生是年近50時才有的兒子周海嬰,小孩子愛玩,他從來都是全力支持,他贊成“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他還從孩子的遊戲中,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成材。

當時魯迅先生的好友瞿秋白送小海嬰一套國外的兒童玩具,這是一種類似積木的鐵製玩具,有上百個金屬零件,可以組裝出各種各樣的玩意兒,小到簡單的翹翹板,大到複雜的起重機、飛機等。

“積鐵” 玩具

瞿秋白的夫人楊之華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筆體,寫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小海嬰迷上了“積鐵”,一玩就是半天,裝好了再拆,魯迅先生總在一邊鼓勵他。他由玩“積鐵”開始,迷上了理工技術,小小年紀,就能拆鍾、修鎖、裝礦石收音機了。

後來魯迅先生去世,周海嬰先生自己存錢唸書,之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系,成為無線電專家。

周海嬰先生

關注教育的很多朋友其實也發現,無論是被稱作擁有全球最好的教育的芬蘭,還是技術發達精益求精的德國,這些全球最先進的教育中,最大的共同點,也是能夠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德國的教育水平世界頂尖,特別是它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德國收視率很高的一個電視臺曾公佈了2013年聖誕禮物銷售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圖書,孩子們都超愛看書。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

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越是精英大學,要求越嚴格,越是理工科,創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斷淘汰中,闖過一門門嚴格的考試最終拿到學位證書的畢業生,以真才實學走進“德國製造”工程師隊伍。

奔馳、寶馬均來自德國製造

每一個德國人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都源於從小來自於父母對於孩子的專注力訓練、動手能力的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對於德國的孩子來說,最愛的不是玩具店裡仿真恐龍、布偶娃娃,而是各種工具、金屬器材、小零件等等,孩子們沉浸在自己動手創造的世界裡,既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又能提升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看,德國孩子多專注

想知道德國人為何能攬下諾貝爾獎的半壁江山?想了解德國家長是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問題?想探尋德國人從小嚴謹認真的培養方法?

那就一定要看德國孩子在小時候都玩什麼樣的玩具,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如何訓練專注力、邏輯力、思考力等各種必備的能力。

<strong>

從很多德國父母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分享的孩子動手視頻和圖片來看。就像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先生小時候一樣,鋼鐵的拼裝玩具是無數德國小朋友的心頭摯愛,也是從小必備的玩具之一!

這套玩具讓德國孩子從小就體驗到了和樂高完全不同的機械魅力,在玩中培養專注力和動手能力!瀟姐也聯繫供貨商給我寄了一套樣品,瀟姐一拿到就自己動手拼裝了一輛小車,不得不承認,德國人為孩子設計的玩具真的太贊!


考慮到我們有很多家長朋友也一直在催瀟姐推薦一些能鍛鍊孩子各項能力的聰明玩具,瀟姐立刻從供貨商那裡訂了2000套庫存,不但幫大家拿到了全網最低價,還趁著雙十一特意準備了四重驚喜大禮,今天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朋友簡直不要太幸運~

現在我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套神奇玩具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德國人最引以為豪的不是汽車,而是“德國製造的孩子”。

德國很多幼兒園和小學在招生考試中,一定會考試的項目就是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提前準備!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中小學,孩子們就要選修各種動手實驗課或者是手工課,而Eitech小鋼鐵拼裝玩具就是教師們指定的教具!

老師們會在孩子們拼接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們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尤其能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幾何思維,這是比老師乾巴巴地在黑板上講知識點要有效的多!


<strong>


不只是歐美國家重視STEM教育,從小養成孩子的動手能力,近兩年,我們國家也先後出臺了各項教改政策,其中最重磅的莫過於提升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閱讀能力和探究能力,《科學》課正式列入小學一年級教學日程,與語數外的重要性比肩。

教改三十多年,越來越迴歸教育的本真和人性化,更加註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也將成為當前中小學生綜合能力考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快活鳥鄉村度假地產網


我是壹貳叄,我來回答。

這個我比較有感觸,因為我們家老大二年級就考了個倒數第一名。

我們家老大是上二年級接到深圳的,在2歲到8歲這幾年一直跟在奶奶身邊。奶奶不識字,所以也沒辦法教小孩,小孩子的學習就是在學校靠老師教。

在此之前,我知道小孩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具體到哪種程度,我自己心裡也沒底。

剛接過來,擔心小孩子在一個陌生環境會不適應,所以我是沒有上班的,就是每天送他上學接他放學。

放學後盯著他寫作業,每次寫作業,各種負面情緒都會爆發出來,這時我才知道,我們家小寶貝的成績是處於一個什麼階段了……

期中考試考完了,我想小傢伙再怎麼樣應該不會拖班上後腿,不會是最後一名吧,但是很不幸啊,他真考了個最後一名,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深深記得,他的語文考了個35分……

此時我的心,真是五味雜成,雖然我以前上學不是學霸,但是考個前10還是沒問題的,沒想到他考了個最後一名,我心裡非常低落。

這麼差的成績以後怎麼考初中,會不會高中門檻都摸不到?那還談什麼大學?談什麼人生和理想?以後就業怎麼辦?去工廠流水線上班?一想到這些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我把他帶在身邊肯定不是為了培養一個工人出來哈,這不是我想要的,我由恐慌轉入了自責。那我該怎麼辦呢?

考試過後就經常打電話問老師,問親戚朋友,問鄰居,你們家成績厲害的小朋友是怎麼學出來的,成績不好有何妙招?那段時間我簡直成了追著肉骨頭的狗,只要看到或聽到有什麼妙招,毫不猶豫的湊過去,取取經。

雖然我們家小朋友是倒數第一,但是我一直安慰他,沒關係啊,我們一起努力,慢慢趕上來。

於是陪他一起寫作業,一起背書,一起讀書。通常語文它背一段,我背一段,英語,他找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我還和他對演,數學,他抽一題給我做,我抽一題給他做。

我感覺我陪他一起讀了一個二年級。

想想真是一把心酸淚。

但是想到以後還要和他讀個三年級,四年級,整個人感覺都要奔潰了……

現在我們家老大讀五年級了,這次考試考了個全班第十名,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的。還是要多加油,進步空間很大。

我是壹貳叄,專注0到10歲小寶寶的成長於學習。歡迎大家多關注我,以及賜評,謝謝大家。


壹貳叄1116


妹妹家中就出了位"全班成績倒數第一"的孩子,我的大外甥好象天生就不是念書的那塊材料,當時一大家人感覺千分沮喪萬分失望。

大外甥跌跌撞撞混到初中,畢業後上了技校,實在學不下去,只好中途輟學,最後跟他父親上車打下手,同時學開大貨車。奇怪的是大外甥書唸的一踏糊塗,但學開車卻很有天賦,參加駕校培訓考試關關一次通過……現在大外甥已成家立業,我的外甥孫剛會滿地跑。父子倆開一輛自家的大貨車跑長途運輸,我的大外甥駕駛技術非常熟練老道,現在他的父親倒成了副手副駕駛。

我們希望對待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不要放棄,原則是:他不能成才,但一定要讓其成人。



老夥計610322


我家孩子也差不多是班級倒數,說不出什麼感受,就是感覺低人一等。我家孩子才上一年級的的時候,上學看到老師都打招呼,自從他考試成績下來後,老師三番五次找到我,說我家孩子學習跟不上,上課不認真,寫字不認真……唉,原來我家孩子才是真正的問題兒童,怎麼辦?



每天去接孩子放學,學校門口總有三五成群的家長聊成績,我只能躲的遠遠的,感覺自己家孩子成績不好特別沒面子,聽別人的孩子每次考一百分,我家孩子六七十分邊緣徘徊,其實精神挺崩潰的。我上學時都是班級的優等生,年級前十,怎麼到我兒子這裡,這麼給我掉面子。


孩子成績不好還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不高興,因為老師說了,成績不公佈,就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可憐了我們做家長的自尊心往哪放!這學期因為我學駕駛員,孩子的學習沒怎麼盯,結果悲劇了,估計期中考試又危險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成績差,不是腦子笨,就拿我家孩子來說,除了學習,別的隨便哪樣都不比別人差,甚至超越我們成年人,所以我堅信孩子還是可以學好的,只是有時候學習方法不對。作為家長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關心,把平時孩子考試的試卷整理好,然後幫他把錯題歸納整理好,有時間就幫他鞏固練習,可能會有很大幫助。雖然我很羨慕別人的孩子那麼優秀,但是我也會努力幫我家孩子改掉壞毛病,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幫他一起提高成績,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


茜茜談育兒


沒有學不會的兒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女孩馬上八歲,老二兒子馬上六歲。丫頭生下來她媽帶了一年半,然後由我爸媽帶看,三歲上幼兒園,上了一年沒學到東西,我爸媽也不會教她,我就自己帶。

剛開始我教她識數,我用小石頭擺出一、二、三、四、五,讓她認、讀,但前面學後面忘,學了半天連個三都擺不出來,一讓她擺就哭,若是放她去玩就又高興的瘋的找不到北了,她媽媽看她學兩小時就心疼,就放她去玩了。

結果,學了三天,還是連個三都不會擺。並且一讓她擺數字就想哭,不敢過來,我看這樣不行,就在她屁股上狠狠打了幾巴掌,然後她乖乖的坐在我邊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數數。

如此這般堅持了一星期,學會了擺1、2、3、4、5,然後又教她5、6、7、8、9、10,邊學邊忘邊複習,半個月後,會用石頭擺、讀這十個數了,然後開始擺1+1、2+1、3+1、4+1、5+1--------,就這樣循序漸進,慢慢的有了數的概念,加法的概念。

再說說我們家老二。老二跟著他姐一起長大的,教他姐時他多少也耳燻目染的學了一點,可能是男孩子先天在邏輯思維方面比女孩有優勢,教老二識數沒那麼費勁,但男孩子不擅長語言、發音,在他身上表現的特別突出,吐字不清晰,發音不準,聲音小,為此,從小我讓他們叫爸爸,大聲點,再大聲點,再大聲點。

去年暑假,老二四歲半,我認為該抓一抓他的學習了,我知道他識數還可以,前面就沒怎麼管他。那天我讓他坐我對面跟我學拼音,教他a的四聲,他好像就沒有什麼語感,一聲讀成四聲,二聲讀成一聲,學了一天一個a,跟讀都跟不對,前面讀後面忘,學了一天啥也沒學會。就這樣學了三天,總算時對時錯的自己會讀a的四聲了,期間還打了幾次屁股。

然後,第四天學o的四聲,第五天學e的四聲~~~~,每天早上、上午、下午共學習4個小時左右,學了二十多天,總算把單韻母和聲母順口溜的學完了。然後放了二十多天,又溫故複習了一遍,這次發音準了,說話吐字也順溜清晰多了。

我的總結就是~~~孩子的學習、認知是一個大腦開發的過程,起步非常難非常關鍵,起步初學就是往大腦皮層種種子,激發大腦潛力,之後慢慢成長。這種大腦開發越早越好,越早越聰明,起初教時一定要耐住性子,由淺入深,初步建立起印象、條件反射後就相當於播下了種子,不要求他真的懂真的會,有印象即可。然後可以放十天半月的,你再教他一遍,這時他就沒那麼吃力,並且再學同類東西就快多了。

這就是我理解的孩子智力開發大腦開發的過程和方法。起始很難但更很關鍵,很多孩子就因為這第一步沒跨出去、沒走好而錯過了。人身上性格上的許多毛病正是這一階段沒能校正,留下來的。也有少數天生大腦不好的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大腦開發,彌補先天的不足,越早越好。

總之,娃娃的教育,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家長。就看你有沒有耐心,有沒有方法了。


淘玉緣


我兒子還小,不過我體驗過一回給倒數第一名的外甥當家長

有一次表姐給我打電話,說她有事,還要開家長會,讓我去看看,我當時想:就一個家長會,提前體驗一下當家長。

我外甥十四,上初二,我去的時候他在門外等我,第一次開家長會還挺緊張的,他帶著我進了班級,帶到他的座位,讓我坐在那裡,他的座位在最前面,靠近窗子,我當時想,我外甥那麼大的個頭怎麼就坐在前面了呢?然後老師就進來了,老師進來說了一些開場白,這時候我回頭看了其他家長,都是三十多的男女,就我一個二十多歲的,挺害羞的,然後老師就又說了很多,可能就是所有老師都會說的話吧,我也沒仔細聽,最後就到了說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了,這時候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外甥的座位在最前面,老師點名說啊,一點都給我們這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家長留臉面啊,雖然說話不難聽,還特別客氣,但是當時臊的我頭都抬不起來了,老師說(大概意思):“你家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他不是不聰明,只是不學,回家一定要給孩子補課,好好讓孩子學習。”差不多就這些吧。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啊,當老師說:“就到這裡了。”她出門之後我是第一個衝出門的,找到我外甥打車就回家了,回到家我就和我表姐說“老師讓補課”。

第一次當家長,太丟人了,將來我兒子要是也倒數第一,我讓他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