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今天與大家共同欣賞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這首小詩,可以說是家家喻戶曉,意思也非常清楚。詩的作者孟郊(751年-815年),唐代著名詩人。孟郊被後人稱作“詩囚”,囚即囚犯的囚,為什麼會給好這樣一個稱呼,主要是因為孟郊一生不得志,清寒終身,感受了太多的世態炎涼,其詩多為悲憤之作。孟郊年輕時兩次參加科舉都沒有成功,在46歲時得中進士,任溧陽縣尉,但是,由於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少年的抱負,經常浪跡山林,賦詩為樂,以至於不能正常履行公職,被縣令閒置起來。後經好友河南尹鄭餘慶舉薦,在河南謀了個公職,並在河南生活多年。憲宗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鄭慶餘再次推薦他到興元府任參軍職,興元府,即今天的陝西漢中,在他攜妻子赴職途中,暴病而亡。孟郊給後人留下了574首詩歌,以五言詩為主,最有名的代表作即是這首《遊子吟》。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據記載,這首小詩就是孟郊做了溧陽縣尉,暫時告別漂泊的生活之後,將母親接來住,看母親已經白髮蒼蒼,而自己的一生也過半,想想這半生的漂泊,更加感到親情的珍貴,母愛的偉大,在這種情感的作用之下,才寫成了這首小詩。下面我們分別欣賞一下:

首先看前面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對母親的形容,一個慈字就足夠溫暖了,慈是祥和的態度,慈是大愛的象徵,慈是無邊的情懷。慈母對兒女的愛有多種表達,在這裡,詩人將慈母的形象定格在“手中線”三個字上,說明這個母親正在做衣服,母親為什麼這麼著急做衣服,因為兒子明天就要出外遠行了,在古代,兒女的衣服一般都是由母親縫製的,很少能夠買到現成的衣服,所以,詩人稱之為“遊子身上衣”。這句詩的表面上看雖然很簡單,但是,大家反覆吟詠,就會感覺到一種難以言表的溫暖與牽掛。兒女總會長大,但是,你走得再遠,一顆偉大的母愛之心總是牽掛著你,不管何時何地,這種牽掛總是剪不斷,理還亂。如果把遠行的兒女比喻為風箏,那麼,母親手中的線,不正連著天邊的兒女嗎?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我們再看下面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一句描寫的非常細膩,本來衣服縫製的很結實了,足夠厚,足夠溫暖了,但是,母親卻總是停不下來,一直縫到兒女遠行的那一刻,其實,這不是縫的衣服,縫得是心情,縫的是牽掛,縫得是祝福,是母親將自己的心縫到兒女的身上。為什麼會這樣,詩人接講,“意恐遲遲歸”,怕兒女不能按時歸來,將來衣服破了,不暖和了,那怎麼辦呢?一邊不能自控的“密密縫”,一邊放不下的“遲遲歸”,讀來讓人動情。

接下來,作者寫出了本詩的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古時,人們將春天劃分為三個階段: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即是指太陽的光輝。三春暉,即是指春天燦爛的陽光,這裡代指慈母之恩情。全句的意思是,母親對兒女的愛,就如同太陽將溫暖送給萬物,是何等之浩大,而兒女給父母的回報,是何等之微不足道,這就如同一顆小草想來回報太陽的光輝一樣,怎麼可能呢?所以,這一句也就成為中國人表達母愛難以為報的最通俗的表達。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讀了這首詩,我本人也想了很久,社會發展的到今天,我們穿得衣服絕大多數都是商場裡面買的,但是,母親並沒有因為不做衣服了,而減少了她們對子女的愛,只是愛的方式,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我們每一個子女,對父母的回報又有多少呢?現在社會流動性很大,大多數子女都不在父母身邊生活,即使生活在一個城市,也很難朝夕相處,而便捷的通訊方式,又讓我們不再特別重視與父母的面對面的相處,然而,父母面對漂泊在外的子女,從來不會提出額外的要求,他們理解了我們,但是,我們理解了他們多少呢?其實,人越上年紀,就越容易孤獨,越上歲數,就容易思念親人,他們內心的。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老母親歲數大了,兒女們都不再身邊,兒女問她需要什麼,她總說沒有什麼需要的,也確實,因為她有退休金,生活上沒有問題,也有地方住,兒女們就把老母親的話當成了真,認為母親生活的確實很好,除了過年回家呆幾天,其餘時間很少回去,因為電話裡母親總是無所求,時間長了,大家覺得打電話也沒有什麼聊得,慢慢地電話也少了。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這位老母親有文化,有寫日記的習慣,結果,後來的日記總是一句話:今天沒事。寫著寫著,老人家不寫了,只寫了一句:既然沒事,我就先死了吧。於是,上吊自殺了。我寧願相信這只是一個編造的故事,但是,卻也提醒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工作忙不是理由,生活不易不是理由,通訊方便不是理由,沒有什麼理由能夠讓我們不去陪他們。陪他們做做飯,買買菜,說說話,甚至說,你就在母親面前坐著,幹著你自己的事,母親依然是幸福的,她們老了,她們什麼都放下了,唯有放不下的,是我們兒女的身影,看見我們,就是她們最大的幸福。

這兩年,我就有一個體會,經常無意中接到母親的電話,我原來總是問一句,有事嗎?母親在那邊說,沒有事,隨便聊兩句,就把電話掛了。其實,我們後來懂了,她是想我了,她能有什麼事啊?只不過是想聽聽我的聲音,知道我平安,對她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到了這個年齡,我才慢慢地體會到,當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不在了,天就塌了一半。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不就是幸福的活著嗎?我們的幸福在哪裡,不就是母親的幸福嗎?一代代的母親倖福了,這個世界就是最幸福的,最圓滿的,還有比這更偉大的事業嗎?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沒有母親,就沒有偉大的詩人和英雄,而偉大詩人和英雄最偉大的事業,就是讓天下的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古詩詞鑑賞:品味詩情畫意,開啟智慧人生——《遊子吟》

文章節選於《清泉讀古詩詞——小學篇》

課程亮點:

1、囊括了教育部規定的75首古詩文;

2、解讀方式淺顯易懂、幽默深刻引人入勝;

3、把健康陽光的價值觀植入到靈魂深處;

博士、教授、文化學者,《百家講壇》當紅主講人。

回覆“古詩詞”獲取課程全套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