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降價千元,救銷量還是打響價格戰?

蘋果降價千元,救銷量還是打響價格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華強北渠道商收到了美國方面的調價信息,iPhone XR、iPhone8、iPhone 8 Plus、iPhone X以及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等產品均開始降價。其中,華強北的遠望數碼城批發市場的iPhone新機出現不同程度的全線下跌。

蘋果降價千元,救銷量還是打響價格戰?

看到蘋果降價消息,小編立馬去蘋果官網和京東看最新售價,雖說降了450元,但財華社小編離買部最新款iPhone XS手機還差五六千。

蘋果——走出智能機的神話

報道稱,iPhone XR 64GB批發價下跌450元,目前價格5250元;iPhone X 64GB批發價下跌100元,目前價格5630元;iPhone 8 64GB批發價下跌420元,其中3款目前價格3880元;iPhone 8 Plus 64GB批發價下跌450元,其中兩款目前價格4800元。iPhone XS 64GB(金色版),渠道價已經跌破8000元,報7610元;iPhone XS Max 64GB渠道價紛紛跌破9000元,金色版報8520元,256GB版本已經跌破萬元,金色版報9385元;最高售價的512G金色版,目前渠道價為11100元,而京東和天貓更是降價千元.

蘋果降價千元,救銷量還是打響價格戰?

蘋果降價千元,救銷量還是打響價格戰?

一直以來蘋果手機被認為智能手機行業標杆,蘋果系列產品似乎成為國內社會的一個潮流,無奈隨著智能產品不斷洗牌,蘋果價格持續走高,蘋果也從神壇跌落,無論是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是手機銷量均呈下滑的趨勢。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銷量排行中,穩居市場前五的均是國產機,市場份額加總超過78%。他們分別是vivo、OPPO、華為、榮耀和小米,蘋果排在小米之後,其份額已經低於10%。

從銷量增幅上看,2018年第三季度上述6款品牌手機中,vivo銷量同比增長2%;OPPO銷量同比下降11%;華為與榮耀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4%;小米同比大跌15%;蘋果則大跌17%,毫無懸念蘋果跌幅最大。

從近四年iPhone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表現來看,2015為7100萬部,2016是5900萬部,2017年是4900萬部,2018(預估)將為4700萬部。其中2015年蘋果推出的iPhone 6S在中國和中國香港地區創下的7100萬部手機銷量至今已經成為不可超越的神話。

渠道降價缺少誠意?

對於中國市場份額的下降,庫克也很無奈,畢竟鼎盛時期中國地區的銷售額相當於蘋果在全球銷售額的22%(截止2014年12月27日),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iPhone銷售市場。

近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該公司沒有想到新興市場的增長會大幅放緩,尤其是在中國。《紐約時報》等媒體也紛紛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導致中國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很明顯,庫克將蘋果在中國地區銷量的下降甩鍋給「中國人買不起蘋果」。

當蘋果在中國地區銷量持續下滑的同時另一家美國知名運動品牌——耐克,在中國的銷量卻飆升30%以上。同樣是美國品牌,同樣分屬於各自領域的前列,為什麼會差別這麼大?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指出,中國經濟增速確實正在放緩,但這並不明顯影響電子產品的消費。耐克憑藉其產品競爭力贏得了中國市場,相反蘋果沒有革命性的突破,只能在市場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

此外,從蘋果每次推出新款手機的功能上來看,這些功能只是對老款機型的微小改進。顯然,消費者對於蘋果手機創新乏力感到有些審美疲勞了,對新款iPhone的期待熱情沒有以往高漲。

那本次渠道降價真的能挽救中國市場嗎?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本次宣佈降價只是渠道價格,並不能代表終端售價,財華社發現蘋果的中國官網仍是原價沒有變;而蘋果公司方面也並未做任何回應。顯然,這並不是一次有誠意的降價讓利挽救中國市場的表現,而對於越來越理性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在自己消費範圍內更傾向於價格只有蘋果一半的華為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