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能源是人類生存及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原動力。新疆作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源大量使用,這使得新疆的單位GDP能耗及碳排放過高,導致新疆產生能源危機和溫室變暖等的問題。可以說,新疆傳統能源的大量消費是造成較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第二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經濟發展貢獻較大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是高量碳排產業之一。新疆建築業以前是一個發展比較緩慢的行業,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西部大開發中新疆建築業越來越發著重要作用。

隨著“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西部出入境通道建設”等大型工程的實施,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公共事業改革,都將加大固定資產的投入,這為新疆建築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但伴隨而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越來越高,2016年新疆的建築碳排放量達到了3262萬噸,在標準排名整理的《2018中國各省(市)民用建築碳排放排行榜》中位於第18名。

建築業倒數第8

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新疆建築碳排放量相比其他省份並不算高,但新疆的建築業發展較慢,相對於新疆省自身建築業產值來看,新疆的建築業碳排放量並不低。

2016年,新疆的建築業產值在全國位於倒數第8的位置,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49.92億元,增長9.6%。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15億元,增長2.1%。

2016年,新疆房地產開發投資923.40億元,下降7.6%,其中,住宅投資518.83億元,下降14.1%。房屋施工面積11530.59萬平方米,增長0.6%;房屋竣工面積1695.91萬平方米,增長5.4%。商品房銷售面積1828.22萬平方米,增長0.2%;商品房銷售額846.84億元,下降0.3%。

建築業的發展,住房面積的擴展,都需要施工建設來完成,而施工的過程中建材的消耗大量建材真是二氧化碳的來源之一。作為新疆建材工業主導產品——水泥,其工業總產值佔全區建材工業總產值的35%以上,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但同時水泥也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最大元兇之一。

全球每年的碳排放中,有5%是在製造水泥的過程中貢獻的。以最常用見的硅酸鹽水泥為例,這種用石灰石加粘土在窯爐裡煅燒出來的水泥,每生產一噸成品,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接近一噸(約940千克)。

2016年新疆水泥產量4233萬噸,排名全國第二十位,水泥產能利用率42%,排名全國最末位,是全國水泥過剩最嚴重的地區。水泥利用率低,產量過剩嚴重,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在隨之增加。

供暖面積3.61億平方米

建築業的碳排放量來源於建築耗能,而建築能耗有兩種定義方法:廣義建築能耗是指從建築材料製造、建築施工,一直到建築使用的全過程能耗。狹義的建築能耗,即建築的運行能耗,就是人們日常用能,如採暖、空調、照明、炊事、洗衣等的能耗,他是建築能耗中的主導部分。

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隨著經濟收入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築消費的重點將從“硬件(裝修和耐用的消費品)”消費轉向“軟件(功能和環境品質)”消費,因此保障室內空氣品質所需的能耗(空調、通風、採暖、熱水供應)將會迅速上升。《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8)》表示,建築碳排放量與人口和人均GDP成正比例關係。

2016年末新疆常住總人口2398.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59.47萬人,鄉村人口1238.61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8.35%。

2016年新疆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427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4.65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新疆雖然“地廣人稀”,但人口也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所以建築業硬件和軟件耗能不斷增加,碳排量也就隨之增長。

此外,冬季供暖和電力也是影響建築碳排量的重要原因。《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8)》表示,北方採暖地區省市的城鎮居建單位面積碳排放強度平均是52.4千克,是非採暖區域平均值的4倍,另外,每平米產值每增加1000元,電力碳排放約增加11.5kg二氧化碳。

新疆地處西北高寒地區,遠離海洋,深居內陸,絕大部分地區冬季長達半年,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

冬季供暖是城鄉居民的基本需求,新疆城鎮集中供暖熱源點多以大、中型燃煤鍋爐為主,採用熱電聯產以及地熱、太陽能等新能源、新技術方式供暖極少,雖然新疆的人口不多,但新疆的供暖面積並不小。

2016年,新疆的供暖面積為36050萬平方米,供暖面積大,燃煤供暖勢必會產生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時,2016年,新疆全區全社會用電量達179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無形中加大了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危害。

深入推廣綠色建築

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為了建築業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新疆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十二五”期間,全區新增城鎮節能建築面積1.5億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築1.125億平方米,經過核算,相當於節省了約237.05萬噸標準煤;公共建築3750萬平方米,經核算相當於節省63.75萬噸標準煤。

截至2016年年底,新疆建成綠色生態城區1個、綠色建築項目(小區)44個,共建設1571萬平方米綠色建築。2016年全年新建綠色建築361.23萬平方米,佔新建建築比例的14.45%。

另外,在燃煤取暖上也加大力度改變供暖方式。2016年實施重點用煤企業冬季限產、拆並1072臺燃煤小鍋爐、新增“電採暖”供暖面積92萬平方米等措施,使2016年全市原煤消耗總量較2015年下降170萬噸。

來自新疆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區推廣綠色建築面積超過1971萬平方米,其中烏魯木齊市推廣綠色建築面積累計1359.1萬平方米;全區累計39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建築面積達713.2萬平方米。

在烏魯木齊,幸福路上的“幸福堡”是當地著名的綠建工程,與傳統非節能建築相比,節能率可達90%以上。這是個什麼概念?打個比方,目前烏魯木齊市非節能建築一個採暖季每平方米平均消耗15立方米天然氣,而在“幸福堡”,這一能耗僅為1.5立方米天然氣。

人們對住房的需求正在從“有房”向“優房”轉變,高品質住宅追求綠色生態、節能環保。近年來,新疆深入推廣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建築,建設科技研發與推廣應用成效顯著。根據烏魯木齊市發佈的《全面推進綠色建築發展實施方案》,今後烏魯木齊市新建民用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新疆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能源基地,而新疆以綠洲經濟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環境容量小,重視環境問題,從而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這就要求在利用能源發展經濟時更應注意節能減排,減少對環境的負影響,發展低碳經濟是保障新疆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新疆建築業產值倒數第8,建築碳排全國第18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