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其实商场就像战场,无论你是士兵还是将军,总是会有人受伤,要不然就是直接被淘汰,曾经是中国首富的李河君,而他只在首富的位子上坐了几十天。这个时间真的是够短了,然后他的巨额财富一夜之间就损失了数千亿元,一个从巨大的喜悦到巨大的悲伤的过程。现在却是又有一个相同的事情出现了,浙江女首富现在正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以前的风光现在已然不在,新光集团创始人周晓光曾是中国十大女富豪之一。她也是浙江省最富有的女性,被誉为激励女性企业家的代表。但是呢只是以前的风光无限,她创立了星光集团,而她的创业故事也被改编成电视剧。该公司总资产接近800亿元人民币,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它就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掉了下来。如今,新光集团负债累累,而且生活也是举步艰难。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其实说起周晓光,她也算是一位传奇女性,她1962年出生于浙江,小时候其实也是生活很困难,生活很艰苦。而且家里有许多兄弟姐妹。作为一个姐姐,她只能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放弃学习。因此,她在16岁时辍学回家务农。但是当她看到她周围的人都出去工作时,她的内心并不像一直生活早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她不想一直待在农村务农,于是她向她的妈妈要了20元钱来开始她的旅程。从那时起,她独自一人扛着沉重的货物走遍了中国近一半的地方,也在这段艰辛的旅途中了解了中国珠宝市场。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后来,嫁给丈夫后,她在义乌第一代商品市场买了一个摊位,开始销售珠宝。她发现珠宝市场是如此有利可图,她可以开始珠宝生意。因此,1995年,她开始投资建立一家珠宝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公司拥有近800名员工,被称为“新光珠宝公司”。就这样到了1998年,她的公司成为珠宝行业的老大企业,投放市场的产品将被其他企业模仿和生产。此时,周晓光却想把新光打造成施华洛世奇那样的品牌。

后来发现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财富。因此,她向多元化发展,收购了浙江万厦,而且还开始了房地产业的跨界。2016年,万厦房产和新光建材城借壳方圆支承,旗下房地产业务开始挂牌上市。然而虽然多元化的发展使她达到了顶峰,但同时却也带来了危机。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而现在,网上报道的不再是周晓光是浙江女首富,而是关于30亿元债务违约的一系列事件的报道,就这样到9月25日,周晓光的传奇事业被毁于一旦。她的成功破灭了,这一天在中国债券市场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二”。以新光控股为发行主体的“15新光01”和“17新光CP001”债券到期后未能将债券回收资金转入指定银行账户,导致本息违约约30亿元。周晓光遇到了另一个麻烦,同时也被最高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直到2018年的时候,该公司就负债累累了,但面对这种情况,新光发行了7.1亿元短期融资债券,偿还了“17新光控CP001”的本金和利息。据债券受托人统计,截至今年3月22日,新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在并购范围内未能偿还的金融机构债券余额已超过122亿元。未然而还没有偿还的到期债券余额达到了103.1亿元。面对公司的债务无法偿还,周晓光也无力应对。许多诉讼和仲裁案件都没有得到新光集团的解决。真的是难上加难。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周晓光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远大的抱负,但他在跨行业的步伐太大,不专注于主营业务。当市场状况良好时,一旦出现低迷,问题就会立即暴露出来,”当地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当时是这么说的。谈到新光其实刚开始也找到过我们,他是想企业之前来筹措资金,因为它也是一个上市公司,它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不看好新光的发展前途,而且不做好自己的主业却总是经营不擅长的东西,这肯定是不行的,其实,主业经营不专注也并不是只有新光集团,在义乌并不鲜见。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原因不难看出,企业的问题都是由于对金钱的诱惑缺乏抵抗力,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直不断的扩张盲目领域,过于草率,总是有问题。据公开资料显示,她的集团下设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六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板块非常大。然而,她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疯狂扩张之后会带来债务的急剧膨胀。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政府已经多次拯救了包括新光在内的一些企业。然而,自己做的越大,而且摊子越大,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就越大。一旦资金放松的形势发生变化,资本链收紧,流动性就容易出现问题。但对于那些得到政府帮助的公司来说,变得依赖是很容易的。

又一女首富没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钱的女人,今却负债200多亿

而能够生存下来的,必须是那些具有战略意识、从不盲目扩张区域、生活在安全之中、考虑危险的企业。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企业不能施加过多的杠杆,否则财务会崩的很紧,必须得稳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