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理论发展立宗派与打补丁,佛学学习笔记第6天

佛学理论发展立宗派与打补丁,佛学学习笔记第6天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知道佛学的发展通过两条路径,一个是立门派,一个是打补丁,其实不止佛学,其他学说也都是如此。

如果说对于佛学里,无我,轮回这些比较烧脑的问题有争议,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对于简单明确的问题也有争议呢?这里引用一个基督教的问题,耶稣曾说:富人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这句话够简单明了吧,信徒直接抛弃财富,过圣洁生活就是了。早起的基督教徒也确实坚守清贫,但是发展到后来,清贫派要嘛相财富妥协,要嘛逐渐被有钱优势更有影响力的富足派立为异端,富足派说,清贫派逐字解经,死于句下,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清贫派说富足曲解《圣经》的白纸黑字,所谓寓意解经,纯属修正主义异端。

很多小细节都会引发教派的分裂。至于最后到底是哪个派系获胜,要从传播学的观念去理解。下面我们说下关于因果报应,为什么中国和印度走向了不同方向,还有关于女人修行的问题上佛教是如何一层一层打补丁的。

业力和轮回的关系,是佛教的一个经典难题。不过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说业力就是自作自受,又为什么会有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的现象?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不理解六道轮回的概念,而中国没有六道轮回的概念,所有普通老百姓很难理解涅槃境界。

于是就有人发明了“三世因果论”,为什么你看到好人多磨难,是因为他前世造孽,此生还债,他来世会享福。为什么坏人飞黄腾达,是因为他前世早好事,此生享受,但是他来世会因为今生的恶性受尽恶报。用《三世因果经》的话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如果这么想,自己这辈子哪怕吃点苦,多做善事,多积福缘,下辈子享福就好了。

所以《三世因果经》是在中国最流行的经书,看上去他根其他经文一样,其实他完全是中国人的独立创作,他要人向善,而且还要人孝顺父母,但是如果你细想下,如果业力真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么你的所做所谓,都是前世注定的,

但是如果你深入思考下,如果严守缘起论,世间万物都是注定的,无法更改的,人是不可能有自由意志的。但是佛陀是2600年前的人,他并没有在这个核心问题上说清楚,,这也就为后世埋下了隐患。

在《大般涅槃经》里,对这个隐患做了解释,当然还是以佛陀的身份讲的,佛陀把业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定业,一种是不定业。也就是你现在所做的事,有些是能带来确定性的结果,而有些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就给自由意志预留个空间。

佛陀也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智慧的人,一种是愚蠢的人。有智慧的人,就算做个很重的恶业,也能带来较轻的果报;愚蠢的人就算做了很轻的恶业,也会带来较重的果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原因。

佛陀还特别指出,就是因为业力的不确定性,所以佛法修行才有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派为了发展壮大,教义也会随之改变,下面看下关于女人修行问题上,佛教打的补丁。

早先佛教经典里女人低位很低。《瞿昙弥经》还有一本叫《大爱比丘尼经》的内容基本相同,是最早探讨女人修佛的经书。

经文主角是瞿昙弥,他是阿难的母亲,是佛陀的姨妈,但是跟重要的身份是佛陀养母,佛陀曾说他出生7天目前就去世了,是姨妈抚养长大。即使是这样的关系,佛陀也不愿意收下瞿昙弥为弟子,瞿昙弥没办法就去求阿难,阿难去求佛陀,但是佛陀说:如果女人与我们一起修行,那么正法就不能长久,你看那些男人少,女人多的,价也有兴旺的吗?你在看看稻田和麦田,有了杂草就会影响作物生长。

后来佛陀经不住阿难的软磨硬泡,勉强同意收下瞿昙弥修行,佛陀说还提出了八个苛刻的要求,总之女人在僧团中地位中十分底下,即使修行百年的比丘尼也要对刚刚皈依的小和尚跪拜侍奉。而且佛陀也觉得是分委屈,他说正法本来可以传播一千年的,由于女人的加入只能传五百年了。

女人不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佛陀还说,女人不可能修成正果,即使下一级的大梵天,转轮王,帝释天,魔王也不可能修成,这些都是男人的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说法,是男女平等起来。

在中国比较著名的《法华经》,有一个龙女成佛的故事,佛陀的弟子先是对龙女说,女人的身体脏,不能成为法器,又说女人永远休不成佛,也休不成大梵天,转轮王等等。但是佛陀看龙女赤诚,修为高深,就施展法术,把龙女变成男人,马上成佛去了。

只要你对照早期《瞿昙弥经》就会发现,这明显是为女人修行打的补丁,女人不能成佛,就先变成男人修成成佛。

你再看《胜鬘经》,胜鬘夫人直接说,众生平等,都可成佛。

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跬步以至千里,虽然缓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