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

——戴望舒《雨巷》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伴著悠揚的絲竹,朦朧的春雨,走進那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油紙傘下,那惆悵的嘆息,把一種生命的感動,在這梅雨時節展開……

一樣的青磚古道,一樣的薄霧煙雨。移動的白牆伸展了無限的空間,大紅的燈籠點燃了迷濛的雨巷,溼漉漉的油紙傘,毫不吝嗇的流露出浪漫的情感,古典的旗袍舞起了江南的嫣然。

沒有一絲的浮華,沒有一絲的粉飾。這就是戴望舒的雨巷,這就是江南的雨巷,和一把富含愛情的油紙傘。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也許現在的江南已經不再是那個富含詩意的江南,沒有穿著旗袍,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的姑娘。然而,在那深深的巷子裡,我依然想尋找那把最浪漫的油紙傘。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餘杭紙傘已經有230多年的歷史了。做傘,是祖祖輩輩心手相傳下來的工藝。做紙傘的師傅們很辛苦,一把餘杭紙傘市價不過二百多元,師傅們卻要忙活數月。

手工油紙傘的製作過程,前前後後要分削傘骨、繞邊線、裱紙、上柿子水、收傘、曬傘繪畫、裝傘柄、上桐油、釘布頭、纏柄、穿內線等十幾個步驟。所有步驟中最見功力的是削傘骨,因為一把紙傘有短骨和長骨,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開削好,還要再一根根鑽洞,相當耗工。挑選原料也很講究,竹子、傘紙、棉線都要精挑細選,塗料中的天然熟壩子油和柿子水更要依古法調配。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最初的油紙傘只講究實用而非美觀。紙要麼保持樸素的原色,要麼刷成棕紅色,從不作畫。自從有了布傘,製作油紙傘的手工藝人開始琢磨,加上作畫環節來增加油紙傘的觀賞性。傲雪的紅梅、翩飛的蝴蝶、紅樓和三國典故故事,雖然紙傘千年一面孔,但是心靈手巧的手藝人們卻都有自己的審美意趣,用畫筆在傘面上勾勒出詩情畫意。紙傘轉動,桃花紙上圖案變幻,彷彿混淆了時空。

在在杭州的舊日子裡,餘杭紙傘可是有講究的,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油紙傘除了遮雨,也因為繁體字“傘”的字形內有四個人字而被賦予“多子多孫”的含義。另外“油紙”與“有子”諧音,也有多子之意;傘架為竹,寓意節節高升;歷史悠久,高貴典雅;外形為圓,寓美滿團圓;桐油工藝,鎮宅辟邪。

一把刷上桐油的油紙傘,用上三五年不成問題,不會像現在的摺疊傘動不動就罷工。手工藝人們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這門富含愛情的老手藝,能像剪紙、中國結一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世界上最浪漫的老手藝丨古來美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