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的養老服務更有“質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了28條具體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互聯網+養老”行動,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老年教育等6項措施。

銀髮浪潮如期而至,2017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及以上人口達2.4億人,佔總人口的17.3%;65週歲以上老年人口1.58億人,佔總人口的11.4%。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我國積極應對,一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從前,我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有沒有”上,現在要把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好不好”上,養老服務也不例外。以高質量發展眼光審視養老服務,必須實現以下幾個轉變:從單純追求床位數量向提高養老服務質量轉變,從為機構養老的老人提供服務向所有老人服務轉變,從基本保障兜底服務向滿足老人實際需求轉變,從單純的物質供給向物質與精神雙滿足轉變。

高質量發展,讓養老服務更有質量,讓老有所養更有品質。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幾個“結合”。第一,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相結合。隨著身體素質下降,老年群體存在既要養老又要看病的雙重需求,而現實多半是“養不能醫,醫不能養”。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脫節,使得兩者無法實現完美對接。推進醫養深度融合,仍然面臨著政策體系不完善、醫療機構熱情不高、專業照護人員不足、社會力量參與度低等困境,有待不斷取得新突破。

第二,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相結合。機構養老比較規範,服務品質有保障,但“一床難求”也讓老年人頭疼。作為有效補充,社區養老緩解了機構養老床位不足問題,彌補了家庭養老只靠子女、支援單一之缺陷,又滿足了老年人留在家中養老的願望,成為較為理想的養老模式。近年來,廣州大力推進社區養老機構建設,今年將重點推進不少於30間60張床位左右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當然,社區養老推進還會碰到新情況、新問題,別的不說,僅就社區養老機構選址就存在利益協調、意見統一等難題。

第三,標準化與專業化相結合。隨著養老機構日益增多、養老體系日益龐大,服務標準不夠健全、服務質量不夠專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養老服務邁向標準化、專業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廣州在養老機構標準化、專業化建設中,規劃出臺標準體系,涵蓋了醫療、護理、康復、飲食等方面,實現了養老服務全過程標準化、專業化管理。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相應地,養老標準也要不斷細化、優化,才能跟得上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第四,物質供給與精神贍養相結合。養老當然需要錢,但並不是給錢就叫養老。把老人供養起來,讓他們衣食無憂,只是相對較低層次的養老,達不到高質量的要求。老年人也像年輕人一樣,有著不同等級、多個方面的需求,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精神滿足也要跟上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開設老年大學,讓老年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文化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開展集體活動,滿足老年人與他人交往的需要;搭建展示平臺,讓老年人有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條件,讓老年人有發揮餘熱的可能。

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讓老有所養更有品質,這是目標也是動力,引導著、激勵著全社會為之付出努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練洪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