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最美彝鄉建設點亮一盞燈 ——記“雲南省師德標兵”寧蒗城關一小教師楊學發

为最美彝乡建设点亮一盏灯 ——记“云南省师德标兵”宁蒗城关一小教师杨学发

點擊上方“寧蒗宣傳”關注我們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建設涼山地區最美彝鄉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紮實學識

有仁愛之心

這就是好老師!

為鑄雲嶺師魂,育時代新人,雲南開展2018年雲南省師德標兵評選活動。經組織專家綜合評審,全省教育戰線47名同志被評為“雲南省師德標兵”。寧蒗縣城關一小教師楊學發位列其中。

用責任心為小涼山新課改點亮一盞燈

为最美彝乡建设点亮一盏灯 ——记“云南省师德标兵”宁蒗城关一小教师杨学发

2000年,帶著青春的青澀與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忠誠,楊學發來到了母校——寧蒗縣戰河鄉中心完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他的教書生涯已有18個年頭。

初為人師,步入講臺,全國就掀起了實施新課改的高潮。貧困民族聚集區小涼山也不甘落後,也走進了新課程改革。作為一名新課程的實施者,楊學發認真學習課改精神,不斷梳理知識網絡,摒棄那些教學上的陳規陋習,重新用時代的眼光去看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吸納最新教改的信息,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教學。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每到學年末統測時,所教班級學生成績也常在戰河鄉名列前茅,所任班級的學生還不只是在知識技能考試方面成績優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成長。在實施新課程的幾年中,教學業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也領會到了許多課改的內涵。還常把自己擁有的經驗、教育理念和別的教師一起分享。

2004年9月,為積極響應寧蒗縣教師到薄弱學校進行教學交流的政策,楊學發主動來到了非常貧困的蟬戰河鄉,雖然蟬戰河鄉地處偏遠,孩子們只會講彝語,信息閉塞,校舍簡陋,師資不足,經濟落後,但這些困難絲毫沒有阻撓他前進的步伐,擔任起五年級語文、數學教學兼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雙語教學,同時不忘把自己教學新課程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公開課,講座的形式在全鄉推廣和交流。

用愛心在童心裡點亮一盞燈

为最美彝乡建设点亮一盏灯 ——记“云南省师德标兵”宁蒗城关一小教师杨学发

教學交流時間滿後,因為教學成績優異,楊學發調入了寧蒗縣城關第一小學。因為熱愛教師這個職業,不怕付出,楊學發一直把奉獻作為自己不變的準則。在教育學生過程裡,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我行為的最高準則。對於後進生,建檔立卡戶學生、留守兒童、熱心對待這些學生,本著從不放下,也絕不能放下一個的原則,耐心說服,從不訓斥,堅持循循誘導,再加上勤於輔導學生學習,把後進生原先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幫忙學生克服困難,減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能夠簡單學習,樂於學習。有一名男生,學習很差,經常打架鬧事,家長經常打罵他。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厭學情緒。楊學發多次找他談心,為他補習功課,並通過家訪做家長的工作,這個學生最後變了,不僅僅逐漸改掉了壞習氣,還經常做好事,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對待特殊的學生,要不灰心,要給出極大的耐心,平時認真觀察這些學生的言行,把握他們的心理,建立師生友誼,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楊學發說道。

用善良為生活點亮一盞燈

为最美彝乡建设点亮一盏灯 ——记“云南省师德标兵”宁蒗城关一小教师杨学发

同事對楊學發的評價是:善良,樂於助人。學校保安有一次意外受傷,是楊學發揹著他去醫院,學生拉肚子脫水也是他親自送去醫院,也許善良真的會傳染,18年教學生涯楊學發已是桃李滿園,面對同樣辛苦的同事,楊學發一次次讓出進職稱的名額,同他一起參加工作的大部分教師職稱已經是副高級,而他仍然還是小學二級教師。幾年來,他專心探索新時期的德育工作,始終認為:“德育是智育的基礎和歸宿。”讓德育教育滲透學生的心田,讓他們擁有健康體格的同時擁有健全的人格。

楊學發說,他只是小涼山教師隊伍裡的平凡的一員,“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始終是他的座右銘。愛無價,情永恆,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建設“最美彝鄉”,在小涼山上有一群人在默默的跋涉耕耘、辛苦地探索追求,努力著用優良的素質和教育智慧展現小涼山教師的風采。

記者:王華

承辦:寧蒗縣委宣傳部

終審:李學忠 監審:李聯鴻

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也歡迎您向我們提出寶貴意見建議。新聞線索或來稿請發QQ郵箱:

2467571908 54450226

为最美彝乡建设点亮一盏灯 ——记“云南省师德标兵”宁蒗城关一小教师杨学发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