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箱船時代的挑戰,揚子江船業承建25艘萬箱船背後故事

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

万箱船时代的挑战,扬子江船业承建25艘万箱船背后故事

2011年6月,揚子江船業與西斯班簽訂了25艘萬箱船建造訂單。2018年5月25日,揚子江船業交付該系列最後一艘萬箱船“達飛 金奈”號。

國際金融危機後,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在船市寒冬中有著清晰的市場定位,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在細分化市場中做優、做強,挑戰並打破韓國在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市場的壟斷地位、批量建造萬箱船便是最好的實踐。2011年,揚子江承接、建造25艘萬箱船,不僅為企業帶來訂單和品牌效應,更帶來經濟效益。整個項目歷時近7年,揚子江船業攻克了萬箱船建造的重重難關,為我國集裝箱船大型化作出了積極貢獻。2018年,25艘10000TEU集裝箱船全部完工交付,揚子江船業交出了“一單不丟、一船不棄”的滿意答卷。時至今日,在該船的承接、設計、建造背後仍有很多故事。4月15日,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中,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分享了10000TEU集裝箱船接單、設計、建造的幕後花絮

收到橄欖枝 敢於吃“螃蟹”

“2010年,一直在韓國訂造大型集裝箱船的加拿大船東主動找到我們,諮詢是否可以開發出優於韓國10000TEU的集裝箱船,試圖與韓國PK。而且,訂造數量很大,大約

25艘,我們聽了後非常振奮。”任元林表示,船東在拋出橄欖枝的同時,也提出了苛刻的條件:一是船價要低於韓國,造價在1億美元;二是該船的所有性能指標要滿足船東的個性化需求,且要優於韓國的同型船。

事實上,2010年前,中國建造的最大集裝箱船是4000TEU,中國到美國主流航線的集裝箱船也以4000TEU為主。但是,隨著韓國8000TEU、10000TEU集裝箱船的開發,促使中國到美國航線的單箱運價降低了50%,從而引發了全球集裝箱船的更新潮。當時,韓國一艘10000TEU集裝箱船訂價為1.3億美元,市場上還無人與之叫板。

對於揚子江船業而言,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但也面臨諸多挑戰。“我們找到了中國最好的船舶設計研究院——中船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想聯合他們共同研發建造,並與加拿大西斯班集團三方簽署聯合開發協議,知識產權三方共享。”任元林表示,這期間,船東提供了很多參考資料,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動萬箱船的研發設計。同時,在主機選擇上,揚子江船業堅持採用國產發動機。隨後,在工業信息化部領導的極力推薦下,由中船集團所屬滬東重機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研製,並首次採用新型國產大功率低速柴油機,為今後大功率低速機開發奠定了基礎。至此,船東答應下單7+18艘萬箱船,最終造價9980萬美元。在此基礎上,船東又提出苛刻條件,每艘船保留750萬美金,經過雙方談判協商最終以500萬美元作為保證金,用於船舶運營一年後出現質量等問題的擔保。

2011年,揚子江船業與加拿大西斯班集團簽訂25艘10000TEU集裝箱船訂單,總金額近25億美元,這一“超級大單”一時轟動業內。

万箱船时代的挑战,扬子江船业承建25艘万箱船背后故事

首張圖紙不認可 啃下“硬骨頭”

2012年,經過多方合作,當項目研發人員興奮地拿出新一代萬箱船的設計圖紙後,然而,船東卻不予認可。

船東不認可的重要因素是船型設計的自重比韓國重10%,而且油耗指標未達到預期要求。”任元林說,當時,一些設計人員認為,這已經達到了設計極限。不過,大家並未就此放棄。經過反覆討論,找到主要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船舶設計保險係數富裕量太大。韓國的保險係數在50%,而該船在60%~70%之間;二是鋼板原材料,日韓的鋼材採用英制,鋼板精確到小數點,而我國採用工制,都是偶數,17.5毫米的鋼板標準我國基本是18毫米;三是舾裝係數較大。中國國標還是參照解放初期從蘇聯引進的標準,船舶建造後又大又重又厚。對此,揚子江船業與708所一起攻堅克難,一是按照船東要降低保險係數;二是到鋼廠加價定製鋼板;此外,參照日本標準提高舾裝係數。如此一來,3000噸的船舶自重便被消化掉了。而且,首次嘗試超大型船舶的生產設計,揚子江採取了4E設計理念,在船型、內部結構、汙水處理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造升級,其裝載能力、能效、運載效率相對國際已建成類似船舶都有了提升。

“前8艘船造出來後,我們感到非常自豪。其中,第四艘船開工後,不僅後面的訂單生效,而且,船東還追加了訂單。”任元林說,經過近三年努力,萬箱船首制船出海試航,各項指標均圓滿達到要求,船東也非常認可。這時候,韓國船企跳出來主動降價,將價格從1.3億美元降低到1億美元。船東隨之要求揚子江船業將船價進一步降低到9000萬美元。“但是,隨著批量建造不斷跟進,建造質量不斷提升,效率逐步提高,我們掌握了主動權和話語權後,重新談判,船價漲到9300萬美元。”任元林說。

“這型船的效益非常好,國際金融危機後,揚子江船業正是依靠批量建造以10000TEU集裝箱船為代表的系列船,使企業在市場‘盈利難’的形勢下依然保持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任元林表示,與目前世界上已經運營和正在建造的萬箱級船型相比,新一代萬箱船承載總箱位增加10%,油耗降低20%,排放指標降低20%,運營效率提高30%,更符合綠色減排的特點,其航速、油耗、裝載量、經濟性能等各項性能指標在全球競爭中擁有話語權。

創新不止步 細分市場“佔鰲頭”

萬箱級集裝箱船的設計生產,不僅讓揚子江船業贏得了市場,走出了寒冬,同時使其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但是,揚子江船業對萬箱船的研發、製造並未就此止步。之後,通過在10000TEU集裝箱船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揚子江船業在大型集裝箱船領域又開發出了更大更具競爭力的優勢船型。2015年9月16日,新加坡太平船務主動向該公司訂造了12艘11800TUE集裝箱船。這批船已於今年3月份在揚子江船業全部完工、交付,順利收官。此後,在11800TEU集裝箱船的基礎上,揚子江船業又進一步優化船型,不斷提升效率,效益,陽明海運又向其訂造了5艘12600TUE集裝箱船。

集裝箱船創品牌,散貨船走批量。”任元林說,揚子江船業把集裝箱船生產作為公司品牌,志在中國和世界的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確立揚子江船業的份額和地位。今後,揚子江船業還將把清潔能源船作為發展方向,在逆境中不斷變革、不斷創新。

當前,隨著集裝箱船不斷大型化,業界不少企業也在不斷升級研發1.4萬TUE、1.6萬TEU乃至2萬TUE集裝箱船。今後,揚子江船業仍將以萬箱船為品牌,建造更大、更先進的船型,搶佔全球造船業高端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