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4月16日晚間,*ST因美(002570)發佈最新公告稱,公司股票自4月18日起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由“*ST因美”變更為“貝因美”,此舉意味著貝因美成功“摘帽”。公告還顯示,貝因美於4月17日停牌一天,今天(4月18日)開市起復牌。

但是,“歧路”貝因美被撤銷退市風險後,就能迎來曙光了嗎?仔細看看,未來的挑戰可能還不少。

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深交所撤銷貝因美退市風險警示

2019年3月28日,貝因美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議案》。於是,2019年3月29日,貝因美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並且最終獲得了審核通過。

根據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2018年《審計報告》,*ST因美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4.9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111.36萬元。因*ST因美2018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期末淨資產均為正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且不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其他需要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據瞭解,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連續為負值的,深交所有權對其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而*ST因美2016年度、2017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為負值,因此其股票於2018年4月27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因美”。

為了甩掉“*ST”,貝因美都做了什麼?

實際上,貝因美為了摘掉“*ST”的帽子,從2017年開始就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出售29套房產、與經銷商簽署目標銷售金額為36.8億元的承銷大單,出售全資子公司杭州貝因美豆逗兒童營養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

此外,還有辭去上市公司職務7年的創始人謝宏宣佈迴歸,聘任惠氏北區前總經理張穎擔任營銷方面負責人、菲仕蘭中國前首席銷售官包秀飛出任貝因美總經理、引入國資背景戰略合作者長城國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聘請游泳健將孫楊出任品牌代言人、將持有的達潤工廠51%資產,作價1.2億澳元轉讓給恆天然SPV公司,同時終止與恆天然方面簽訂的“達潤協議”等。

經過多方努力,貝因美2018年的業績算是有了起色,到去年第三季度,終於實現扭虧。此次“摘帽”,在業內看來也是意料之中。

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貝因美雖實現扭虧,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但滿血復活之後,貝因美還面臨著不少挑戰。

仔細閱讀貝因美2018年年報可以發現,貝因美雖然實現了扭虧,但其主營業務增長依然乏力。

根據年報顯示,貝因美旗下奶粉類、米粉類和其他類產品分別貢獻收入約23.26億、0.56億、1.09億元,佔比分別為94%、2%和4%。佔比達到94%的奶粉類顯然是貝因美主營業務,但奶粉業務相比2017年卻下降了7.42%。貝因美能夠實現盈利,更多是依靠其他業務。

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對於自身存在的問題,貝因美是一清二楚的。貝因美總經理包秀飛在4月9日舉行的2018年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2018年扭虧為盈後,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提升品牌力,贏得“90後”、“95後”消費者的喜愛。不過,鑑於營收連續五年下滑,貝因美還需要考慮如何實現營收的持續增長以徹底擺脫虧損。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現在“95後”對於新零售模式十分熟悉,通過新零售的方式爭奪“90後”市場是可行的。但如今進口奶粉已經成為市場主流,貝因美主營業務奶粉的競爭力並不算強,怎樣實現最優投入產出比,將是一個挑戰。


今天覆牌!貝因美撤銷退市風險,滿血復活之後還要面對哪些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