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引文:儘管新氧科技的財務數據、運營模式、行業發展前景等方面看起來都很不錯,但是,平臺所存在的三大隱憂,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互聯網醫美服務平臺第一股”很有可能花落一家中國公司。

近日,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向美國證交會提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為SY)。不過,目前新氧科技暫未透露發行數量、發行價格區間等相關信息(此前有消息稱新氧科技擬募資約3億美元,但未得到官方證實)。

根據新氧科技披露的數據,公司近3年的財務數據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其總營收從2016年的0.49億元飆升至2018年的6.17億元;2018年實現逾5500萬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速高達220%;2016-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8.68%、82.62%、85.08%。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新氧科技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靚麗的財務數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益於醫美服務行業的高速增長。據有關機構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3.6%;預計到2023年行業規模將增至3600億元,2018-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4.2%。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二是新氧科技在細分行業已經構築了自己的“護城河”。新氧科技創始人兼CEO金星曾介紹,新氧科技打造了“社交+內容+電商”的“新氧模式”。其業務覆蓋中國300餘個城市,吸引包括醫院、門診部和診所在內的近4000家認證醫美機構和近6000家消費醫療機構入駐。

根據新氧科技的宣傳,“新氧模式”一方面以精準用戶為敲門磚,吸引整形醫院、整形醫生等資源入駐,降低獲客成本;另一方面向醫美消費者提供諮詢、在線預約等服務,提升醫美產業透明度,使客戶及消費者均能從中獲益。

儘管新氧科技的財務數據和運營模式、行業發展前景等方面看起來都很不錯,但是,新氧科技平臺所存在的三大隱憂,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第一個隱憂是:新氧科技曾涉多起生命權、健康權、肖像權糾紛,李小璐、黃渤、黃奕都曾將其訴至法庭。作為中間對接平臺的新氧科技,到底是否盡到了相應的審核義務和告知義務?如果沒有,又應該承擔多大份額的責任?又該如何消除與曾有醫療糾紛的“莆田系”整容醫院合作的隱患?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第二個隱憂是:曾有媒體報道新氧科技花費大量資金刷單引流。如果這個屬實的話,那麼新氧科技現在公佈的財務數據就相應會存在問題。到底刷沒刷單?如果刷了,最終刷了多少?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第三個隱憂是:儘管新氧科技在細分行業確實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但是,這個“護城河”還遠未到牢不可破的境地。

更何況,中國醫療美容服務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市場。

在招股書中,新氧科技表示,未來將積極主動地部署人工智能及其他創新技術,持續增強品牌認知度及拓寬用戶獲取渠道,拓展至其他消費醫療領域並觸達新的用戶群體。

雖然新氧科技可以將其他中小競爭者遠遠地甩在身後,但是,能否應對阿里健康等大平臺的競爭?這依然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鑑於此,我們認為,作為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新氧科技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企業。尤其是如果能按照計劃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在資本的進一步加持之下,新氧科技必將獲得更大更快的發展。

但要再次強調的是,新氧科技若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夯實自己的“護城河”,還需重點解決好上述“三大隱憂”。否則,“木桶效應”帶來的可是殘酷的現實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新氧科技擬赴美IPO:三大隱憂需引起高度警惕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雪球、一點等傳播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