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苦慧大師閉關封禪,方丈玄苦大師,卻不知有《九陽真經》

小說:苦慧大師閉關封禪,方丈玄苦大師,卻不知有《九陽真經》

何足道和陽頂天在都蘭小鎮停歇了一晚,次日一大早趕奔西域少林。那西域少林坐落在都蘭小鎮西北的一個山坳裡。

西域少林寺不大,佔地不過十多畝地,周圍遍佈奇花異草,蒼松圓柏。雖無少林寺宏大雄偉,遠遠望去卻也是寶相莊嚴。

何足道帶著陽頂天來到少林寺近前,此時寺門已經大開,但是並無多少香客前來禮佛,想必這裡是藏傳佛教之地,藏人信中土佛教的並不多。

寺門兩側站著兩個穿黃衫的僧人,何足道走到左側的小和尚近前,雙手合十道:小師傅,敢問貴寺方丈玄苦大師可在寺內。

那小和尚還以佛禮道:施主從何而來,不知找我寺方丈所謂何事?

何足道微微一笑道:我從崑崙山而來,還請小師傅通報一下,就說崑崙三聖何足道求見玄苦大師。

小和尚讓他稍候片刻,轉身進得寺廟,不大一會,就聽寺廟內,噹噹,響起鐘鳴之聲,只震得群山皆應。

但見方才的小和尚跑了出來,身後跟出來四位僧人,領頭的一位黃袍罩著紅色袈裟,何足道一看正是方丈玄苦大師。後邊跟著的三位,何足道瞅著眼熟,卻不敢認。

何足道見玄苦大師親自相迎,趕忙走了上去雙手合十:多年不見,玄苦大師一項可好!

玄苦大師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何施主突然前來小寺,老衲深感榮幸,還請兩位施主寺內一敘。

何足道剛要答話,只見玄苦大師身後跳出一個灰袍和尚,單掌忽得向何足道胸前拍來,口中高聲喊道:何大俠,幾年不見,認不得我三人了嗎?

何足道趕忙運內力伸左掌接住那和尚得掌風,雙掌相交,兩個人都是身形一晃。

何足道原來是客,方才手下已經留了情面。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和尚,居然是當年和他在少林寺外比武的衛天望。

何足道詫然道:原來是你們三位老兄!不想幾年不見,三位大俠已然正式遁入空門,看來還是我佛慈悲!

潘天耕哈哈大笑道:好老弟好生健忘,我們兄弟三人本就是玄苦大師的俗家弟子,此番皈依我佛,也算是了了我們兄弟三人的夙願。

原來這西域少林在當地香火併不旺,整個寺廟之內只有二十多個出家人。潘天耕、方天勞和衛天望從中州少林回來之後,向師傅玄苦大師正式提出落髮出家,不再做俗家弟子。

三人的法號,正好是天耕、天勞和天望。

玄苦大師將何足道和陽頂天接入寺內,在方丈室品茶敘舊。雙方互相寒暄一番,何足道說明此行來意,要拜見苦慧大師。

玄苦大師看了看陽頂天道:何施主,敝寺苦慧大師的確安在,只是他年事已高,已經閉關封禪已久,只怕不能接見二位。

何足道品了一口茶道:玄苦大師,當年我來貴寺禮佛,終沒能見苦慧大師一面,時到近日,內心還是深感遺憾。

他看了一眼陽頂天道:這位陽兄弟,原本是郭靖大俠和黃蓉女俠得獨子,郭大俠義薄雲天,精忠報國。襄陽城一戰,夫妻雙雙為國捐軀。如今郭大俠之子,深受天龍門所迫,所受內傷非習得《九陽真經》內功心法才解。還望大師看在郭大俠為國為民的份上,多多通融。

玄苦大師聞聽陽頂天乃郭靖之子,不覺沉思片刻道:既是郭大俠後人,貧僧當可面呈苦慧大師。只是何施主所說的《九陽真經》,我自師從苦慧大師以來,並未聽師傅提起過,想必不過是強身健體的皮相之道。

何足道聞聽,方丈玄苦答應可以引見苦慧大師,不覺站起身形,衝著玄苦大師深施一禮:大師慈悲,何某在此謝過!

玄苦大師打了個佛號,讓他們稍後,自己轉身進入了少林寺後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