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零售物種選址看“地段論”崩塌

“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李嘉誠的“地段論”一直以來在商界中被奉為圭臬。

從新零售物種選址看“地段論”崩塌

好地段意味著便利的交通、源源不斷的客流和高消費潛力,過去,好地段幾乎就等於“搖錢樹”。20世紀90年代左右,初入華的外資零售搶盡好地段,品牌首店無不在繁華商圈,肯德基第一家店在北京前門大街西側,星巴克開在北京國貿一期,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大賣場在那時包攬了一二線城市黃金區位。前期進入中國的零售餐飲企業享受了地段優勢,客源不斷。

但一切在悄然改變。位於上海人潮湧動的南京西路的太古匯上,梅隴鎮、中信泰富、818廣場人氣寥寥,服務員甚至比顧客還多,南京東路人民廣場的起點,世茂百聯、雅居樂、第一百貨全部處於停業或整改狀態。一時間,“地段論”似乎崩塌了。與此同時,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新零售做出“反常識”的選擇,盒馬鮮生、瑞幸咖啡、蘇寧小店等並未按照“地段論”來佈局,接下的物業在傳統零售人士看來不那麼優質,一年拓的門店數量多達4000餘家。

迅猛擴張的新零售不按常理出牌,有其自洽的選址邏輯。盒馬創始人侯毅表示,只要選址區域有住戶就行。“盒馬可以配送到家裡去,顧客也可以把盒馬當作附近的體驗場所,盒馬本身不需要人流,它反過來還可以帶動一些客流量給商場、購物中心。”可以看出,在新零售企業的選址過程中,把配送範圍當作重要參數。

新零售企業配送訂單的地位如此之高,背後重要的原因是互聯網的普及。國內互聯網用戶已達到9億左右,移動支付完成教育,網上訂餐、購物成為新的消費習慣。網購訂單成為到店消費的重要補充,佔比甚至超過到店消費訂單。在此背景下,作為後來者的新零售雖然錯失了傳統意義上的黃金地段,但反而享受到後發優勢。其門店的輻射半徑不再只是店門前來來往往的人,附近3公里範圍內的居民都是目標受眾。此外,線上渠道還產生了廣告效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查看附近門店,線上消費後有可能轉化成線下用戶,以人找店的形式貢獻門店客流,提升坪效。

互聯網的發展成熟是影響拓店策略一方面,供應鏈體系的完善是另一方面。以咖啡為例,飲品溫度、口感香味、配送效率及成本控制等,無一不是需要攻克的難題。但隨著數字化管理應用到用戶、商品、流程和管理中,大幅提高了零售的效率,提高了門店及物流的營運效率,“最後一公里”物流逐漸成熟,各個配送環節的問題得以有效。瑞幸咖啡藉此紅利,以外賣咖啡為切入點爭奪市場,外送訂單平均配送時間壓縮至16分43秒。初戰告捷,僅創立一年的瑞幸成為中國規模第二大的咖啡品牌。

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認為,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是信息時代的“新基礎設施”,改變了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不同的價值創造方式改變選址決策,“地段論”也成為過去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