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單相思的蘋果!見證“技術控”華為讓海外害怕的實力

 01.蘋果的困境華為能解?

昨天,外媒的一則消息透露,華為有意將自己研發的5G芯片獨家出售給蘋果公司,但隨後華為公關方面作出回應表示對此不予置評,華為芯片業務內部人員緊接著表示“單相思可不行”。

蘋果的態度尚不明確,但是華為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基本上否認了這種可能性。之所以外媒會如此猜測,與5G市場蘋果遇到的困境和華為的鋒芒畢露息息相關。

蘋果在5G市場的缺席、各大電商平臺上的持續降價、蘋果的戰略領域比例調整等,無一不顯示了蘋果遇到的問題——沒有可用的5G基帶芯片。

芯片是手機中負責運算和存儲功能最重要的器件,蘋果原先的芯片供應來自於高通,如今因為專利問題而翻臉打起官司,現供應商英特爾5G基帶進度又嚴重滯後,自己組建自家科研團隊進行研發,一兩年之內也無法實現,這種艱難的困境讓蘋果可能在未來兩年內都缺席5G市場。

全球主要有四大基帶公司:高通、聯發科、三星、英特爾,華為也憑藉巴龍系列芯片加入這一行列。除去高通、英特爾,聯發科的技術性能不符合蘋果要求,三星又以“產能不足”拒絕了蘋果,外媒這才會將目光投向符合蘋果技術要求的華為5G芯片,然而同為競爭對手的華為表示這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02.國內唯一一家能自產芯片的手機企業

目前,國內手機企業大多數使用的都是高通生產的芯片,由於我們沒有自主研發的芯片,所以高通可謂是壟斷性的存在,這也就導致了即使高通芯片再貴,基於高通芯片的高性能和專利保護是國內手機廠商不得不選擇它。

拒絕單相思的蘋果!見證“技術控”華為讓海外害怕的實力


華為卻始終沒有放下這個心結,在年的時候任正非就表示,華為要研發終端操作系統,不是說並不準備用或是反對別人用國外高端芯片,而是一旦他們不賣給自己了,自己好有一個準備,自己研發的產品即使質量差點,但是起碼能拿出來用。

如今一代手機巨頭蘋果在與高通翻臉之後,就陷入了這樣一種僵局,當沒有自主研發的5G芯片作為保障時,供應商和競爭對手都是冷眼相待,蘋果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03.不是誰都有能力自主研發芯片

除了華為,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現今都沒有自主研發的手機芯片。以蘋果為例,蘋果目前正在在進行5G芯片的自主研發,到成型發佈大概需要一兩年的時間,起步晚、技術難度大導致蘋果在其他廠商紛紛瓜分5G市場之時自己卻連進場的資格都沒有。

如今在市面上能夠留存下來的國內手機廠商,它們不是不清楚過度依賴芯片廠商到底存在多大的隱患,作為國外高端芯片的買主,他們不得不花大價錢購買,然而這些錢跟自主研發芯片要花的錢和投入的技術時間相比,足以讓他們望而止步。

難且貴,是自主研發芯片最大的兩個難點,高通成功掌握領先技術,所以它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國內手機廠商一旦要自主研發芯片,就意味著在將成果擺在世人面前之前就要不停地往裡面砸錢砸技術砸時間。

所以華為的成功,不僅是有著早於行業其他競爭對手的遠見,更在於它有實力有決心踏出這一步,背後是雄厚的技術支持與巨大的資金投入在不停地運作。

04.“技術控”華為

從深圳一家小小的銷售代理公司,到如今營收高達近9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排名第72位,華為立志要成為的是“技術控”華為。

這一志向最好的體現就是在2018年以1015億元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微軟、蘋果、英特爾排名全球第四,其中5G技術和自研芯片佔據相當比例,更為驚人的是華為的5G技術從12年前無線電產品開始時就在準備了。

華為成為一個“技術控”最早可追溯到90年代初,那時的華為就堅持要將每年銷售額的10%用於研發,其他方面可以省,研發投入這方面絕對不能省,那時候的華為已經意識到了“技術控”的無限前景。

到2012年,華為7萬人研發隊伍人數佔員工總數將近一半的比例。在去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發布的全球5G標準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中,華為以1970個專利成功奪冠,第二名諾基亞比華為整整少了499個專利。

要說華為憑什麼在今天能夠受到全民吹捧、全球矚目,那就是在科技行業,技術才是硬道理,有備方能無患。

05.只想投資未來的華為

在今年3月底舉行的2019中國深IT領袖峰會上,當被問到華為不上市的原因時,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表示,華為沒有上市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要投資未來,上市公司為了財報好看需要對近期利潤進行把控,而華為重視的是有著強大基礎的遠期投入。

華為的決策體系一分為二,一個是以技術為主導的理想決策體系,一個是以客戶需求為主導的現實決策體系,在做出決策時,兩方經過討論互相妥協讓步,最後達成共識。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決策由於某種傾向性而出現大型失誤,對技術和市場投入同等的重視。

厚待技術性人才也是華為的一大特色,員工100%持股,通過股份將員工與企業捆綁起來,員工的每一份努力決定了企業的每一份利潤,是華為打好的如意算盤,如今看來這種算盤非常成功。

華為如今的風光,在很大程度上是藉助了5G的東風,讓我們看到了“技術控”華為背後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實力,但5G仍然處於一個初期緩慢發展的水平,基礎設施與公眾認知尚在建設之中,國人對華為的期待或許被放大,但是華為未來可期。

從不標榜自己要做什麼,要做出什麼成果。直到產品面世的那一刻,華為才站出來告訴我們它做到了什麼地步,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這樣有實力的華為,讓外國害怕的民族品牌華為,又如何不讓中國人期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