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決定了建築的耐火等級?只需要一個成語就可以輕鬆get!

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回覆“666”,持續更新分享19年消防課程資料,參與我們的學習討論,讓我們一起互相勉勵備考一消,每天進步一點點,現在就開始!!!

是誰決定了建築的耐火等級?只需要一個成語就可以輕鬆get!

耐火等級是衡量建築物耐火程度的分級標準。規定建築物的耐火等級是建築設計防火技術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對於不同類型、性質的建築物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級要求,可做到既有利於消防安全,又有利於節約基本建設投資。那麼是誰決定了建築耐火等級的高低呢?

建築耐火等級是由組成建築物的牆、柱、樓板、屋頂承重構件和吊頂等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決定的。

所以答案就來了:是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那麼下面咱們需要研究

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是什麼?


燃燒性能~~

建築構件的燃燒性能分為不燃性、難燃性和可燃性3類。

1)不燃性

用不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統稱為不燃性構件。不燃燒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鋼材、混凝土、磚、石、砌塊、石膏板等。



2)難燃性

凡用難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或用燃燒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燒性材料做保護層的構件統稱為難燃性構件。難燃燒性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炭化,當火源移走後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瀝青混凝土、經阻燃處理後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條抹灰牆等。



3)可燃性

凡用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統稱為可燃性構件。燃燒性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後仍繼續燃燒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竹子、刨花板、保麗板、塑料等。




耐火極限

耐火極限的定義來了解一下:

耐火極限: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建築構件、配件或結構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至失去承載能力、完整性或隔熱性時止所用時間,用小時表示。

細說:

簡單理解就是耐火時間的長短,但是對於不同的構件判定標準是不同的:對於不同類型的建築構件,耐火極限的判斷標準也不一樣,

比如非承重牆體,其耐火極限測定主要考察該牆體在試驗條件下的完整性能和隔熱性能;而柱的耐火極限測定則主要考察其在試驗條件下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能。因此,對於不同的建築結構或構、配件,耐火極限的判定標準和所代表的含義也不完全一致,詳見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構件耐火試驗方法》系列GB/T 9978.1~GB/T 9978.9。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還得說清楚三個概念:

隔熱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建築構件當某一面受火時,在一定時間內背火面溫度不超過規定極限值的能力。

腦洞圖片助力:隔熱性沒了,熱死了



完整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建築構件當某一面受火時,在一定時間內阻止火焰和熱氣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現火焰的能力。



承載能力:承重構件承受規定的試驗荷載,其變形的大小和速率均未超過標準規定極限值的能力。

承載能力沒了,就徹底倒了。



關鍵性結論

以上概念理解以後再來兩個結論,每年考試必考!

  • 如果試件的“承載能力”已不符合要求,則將自動認為試件的“隔熱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 如果試件的“完整性”已不符合要求,則將自動認為試件的“隔熱性”不符合要求。

以上結論其實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