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字賣得如何?當下書法人生存狀態面面觀

當下書法人一旦聚到一起,總免不了要互相打聽一番,問字賣得如何?收入怎樣?日子過得是否舒心等等。這是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人與人之間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就像在以前那種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一樣,人與人見面,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吃了麼?”甚至有時候還鬧出笑話。如今書法人之間的這種相互打聽,倒不至於使對方有多尷尬,但卻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書法人對個人收入的看重。

問字賣得如何?當下書法人生存狀態面面觀


明 張瑞圖 扇面

其實,君子不恥談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畢竟金錢收入是每個人的基本物質生活保障,本無可厚非。專門靠書法生存,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比較困難的,相比之下,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單位和有一定事業基礎者則活得比較滋潤,甚至可以說,這些人並不主要靠書法收入養活自己。

問字賣得如何?當下書法人生存狀態面面觀

清 傅山 草書臨閣 絹本 174.5×5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認為,當下書法人的生活狀態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官員書法家。官員從事書法,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真的喜歡、熱愛書法。公務之餘,練習書法,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文化修養,這屬於非常正當的個人愛好。古代官員,書法本身就是出仕的硬槓槓,明代書家文徵明就是最好的例子:多次參加當朝會考,因書法不濟而名落孫山;後發奮學書,不僅順利通過,還成為一代大家。現在書法已經不作為官的硬性要求,但擅長書法者,並不乏其人。有的傳統功夫了得,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認可,往往他們還不怎麼賣字,僅是自娛自樂而已。一種是投機分子,即本身並無深厚的傳統功夫,或信筆塗鴉,或普通票友的水平,但看到書法帶來名利雙收的好處,於是利用自身資源,經過一番特殊運作,從此開列潤格,大肆兜售作品。這種情形不過是權力尋租的結果,絕非是其作品本身價值幾何。

問字賣得如何?當下書法人生存狀態面面觀

張瑞圖 《草書後赤壁賦》冊 28.9×19.1cm×8

紙本 天啟六年(1626)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二是高校的專家教授。這類人從事書法,多出於自身的工作需要,大多是美術學院或藝術系的教師,也不乏其他專業的從業人員。這些人有身份有地位,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他們出書辦展覽,出售自己的作品,舉辦自己的培訓班,不僅為自身增加許多光環,而且可以帶來非常豐厚的經濟收入。

三是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有領導幹部,也有各方面的專家,大部分是普通職員。他們從事書法,沒有多少後顧之憂,而且通過書法方面的特長,或者得到單位領導的賞識提拔,或者得到單位同事的讚賞青睞,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還可以出售自己的作品。

四是普通中小學教師。這類人從事書法,大多也是出於工作的需要,或者為了教好學生,或者為了自身愛好,一開始都是出於很樸素的想法。隨著功力的加深,名氣的增大,也偶爾辦展覽,出作品集,出售一些自己的作品,有的還舉辦自己的書法培訓班。


五是個體經營戶。這類人雖然沒有公家單位,但大多有自己不同規模的商業經營,從事書法,一方面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定社會榮譽和人脈資源,還可以據此增加更多收入。但幹個體戶者,都會承擔相應的社會風險。善於經營的,會越來越好。不善於經營的,有時就會非常困難。

六是自由職業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身就在體制之外者,一種是下崗職工和普通農民。他們從事書法,大多純粹出於自身愛好。對書法尤其痴迷者,甚至除了會書法之外,別無所長。自身功夫好,又勤奮刻苦且社會交際能力較強者,通過一番艱苦打拼,也能“魚躍龍門”。他們或者舉辦書法培訓班,或者開辦字畫店,將自己的作品和知識轉化為經濟收入,這其中不乏佼佼者。也有一定名氣和社會活動能力者,既不辦班,也不開畫廊,但通過走南闖北,在社會上闖蕩,也能達到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

其實,書法原本作為一種文化修為,並不普遍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手段。而且就古代來講,沒有所謂職業書家。古代的書家,大多都是朝廷官員,享受朝廷俸祿,賣不賣字都無所謂。即便是當代有穩定經濟收入的人士,也是同理。但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在出現了所謂的職業書法家的情況之下,書法便越來越成為了一種賺錢的手段。甚至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和必然現象。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當下能夠有數量龐大的書法作品在社會上流通,這充分說明,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後,有了文化消費需求,這無疑是好的方面。

我覺得,除那些腐敗官員以書法的名義搞權力尋租外,其他正常出售作品的行為都無可厚非。只不過社會存在“馬太效應”:越是佔據高端位置的書法界人士,越有機會獲得和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反之,越是社會地位低下者,就越是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眷顧。底層弱勢群體書法人士,依靠書法本身改變自身命運並非毫無可能,但相比之下要付出更多,所擔的風險更大。家庭條件一般的年輕人把自己的人生“賭注”完全押在書法上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種情況下成功的幾率微乎其微。即便非常愛好書法,也要力求使自己具備其他賴以謀生的技能,不至於使自己的一生無著無落。更何況,從哲學的角度來講,越是天天想著依靠書法賺錢的人,偏偏賺不到錢,而且也搞不好書法。越是隻把書法當做提升自身文化修養的途徑,越能心無旁騖地搞好書法,待功力名氣達到一定程度,則反而該有的就都有了。

問字賣得如何?當下書法人生存狀態面面觀

明 王鐸 臨唐太宗帖 250×49cm絹本 遼寧省博物館

近年來,黨和國家開始加大對新文藝群體(含自由職業者)藝術家的關懷和扶持力度,這充分表明政府對體制外藝術人才的重視,這是值得欣慰的。但無論如何,作為書法人自己,始終都要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正確面對現實,正確面對書法。生活條件困難者,要調整心態,多方設法,為自己謀求出路,以便更好地去實現自己的書法之夢。生活條件優越者,更要儘量看淡名利,將主要精力用在錘鍊藝術上。惟其如此,書法也好,生活也罷,才能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