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漲勢受阻,2019年糧價路在何方?

新大風歌


實話實說,2019年,我國的四大糧食作物中除了玉米的上漲之路比較順利以外,其餘幾大糧食作物的上漲道路充滿了崎嶇。
簡單說就是,2019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會上漲,但是其他糧食作物要想上漲非常困難!但是,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來彌補因為糧價保持低位而對農民種植收益造成的損失,以此來促進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收儲制度改革成果,決定我國糧食價格走勢
現在正值春耕之際,大家別指望我國糧食價格出現上漲了,尤其是稻穀、小麥和大豆。為什麼這樣說?這是由於我國正在實施的“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所決定的。
早些時候,國家先是連續第二年調整小麥託市收購政策,讓今年的最低收購價格標準比去年再度降低0.03元每斤,隨後宣佈今年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和去年保持不變。意味著這兩大口糧作物在2019年的上漲之路幾乎被“封死”
展望未來,在我國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境下,國家逐步取消政策性因素對糧食價格的影響,改為由市場供需來決定糧食價格,將會成為我國今後糧食市場價格的常態。

2019年,玉米上漲,稻麥難漲
依據產量來看,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排名前四的作物應該分別是玉米、稻穀、小麥和大豆。
但是從今年我國的糧食供給以及市場走勢來看,除了玉米的市場價格或許有比較明顯的上漲以外,其他三大糧作物,甚至包括兩大口糧作物的市場價格不但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反而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的走低。
而諸如小麥、稻穀這兩大口糧作物的收儲制度改革在今年則剛剛進入“攻堅期”,暫未取得明顯的成效,供需關係也未發生顯著的改善,所以,這兩大口糧作物在今年的現貨價格表現並不會特別的突出,肯定不會如大家預期中的那樣出現上漲,反而會因為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而出現走低。
今年我國將會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其中的重要舉措就是對主要糧食作物品種進行收儲制度改革,根據行業預測數據:2019年我國四大糧食作物(玉米、稻穀、小麥和大豆)中,除了玉米的市場價格會比去年好一些,其餘三大糧食作物的上漲之路充滿了坎坷,甚至還存在繼續走低的風險。

說句不好聽的話,別指望2019年我國的幾大糧食作物的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了。今年,除了玉米由於在收儲制度改革過程中已經取得顯著成果,供需關係得到了明顯改善,現貨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而其他幾大糧食作物,要想在今年有一個好賣價的話,只能從改善種植結構入手了,比如說,改種普通品種為優質品種,否則,別無他法。


糧油市場報


糧價受阻基本上每年都是必然的趨勢,從零幾年一直到現在我們的農資成本一直在提高,然而我們的糧食價格卻是分文不動,有的時候甚至你會發現還不如十幾年前的價格高,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

原因分析

1.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必然的因素,我們國內的玉米,高粱,小麥基本上每年的生產產量都非常高。在每年年底的時候,還有幾百萬噸的庫存,尤其是我們的玉米。雖說玉米今年是去庫存的最後一年,但是我們玉米的價格卻並沒有上漲多少。


2.進口因素:我們國內的糧食價格上不去,很大一部分就和進口因素有關。尤其是大豆的進口,基本上有91%左右的大豆基本都是進口的,我們每年需要1.1億噸大豆,其中進口的就有9000多萬噸,而國產的大豆不足兩千萬噸,另外,我們的高粱不斷進口,玉米在不斷的進口。國外的糧食價格比較低,因此它們一直在衝擊著國內的市場。

3.畜牧產業低迷:畜牧產業是非常低迷的,尤其是這兩年,隨著環境的整治越來越嚴格。很多養豬的企業紛紛的倒閉,尤其是一些散養戶退出了養殖業,小型的養殖戶不讓養殖。因為我們知道,畜牧業和農業是不分家的,尤其是玉米,每年有一半兒以上的玉米都是用在了飼料業上,可是隨著畜牧產業的低迷,我們的糧食價格也很難上去。


出路在哪裡

出路在哪裡我們一直在探尋,好像並沒有找到答案。迷迷糊糊地種著地,一年好的收成情況下有幾百塊錢,如果收成不好的話,就有可能賠錢了。可是究竟出路在哪裡呢?沒有一個萬全之策可以解決天下所有老百姓的問題,只有部分的人可以找到出路。或許農業和電商結合起來,或許我們可以種植一些特殊的經濟作物,但這隻能是部分的出路,並不是全部老百姓的出路。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曹操倒黴於蔣幹,赤壁火殃船連船。今年麥收入囤看,幾囤空虛幾囤滿??沒糧就得挨飢餓,十天無飯人成何?今天為何‘彩禮貴,點點金玉幾人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