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培養人 只選合適的人來用

學習和進步確實是自己的事,一個底子優良的人不需要你監督,只要提供良好的環境,一定的壓力,比如他身邊全是積極向上的人,老闆給出合理的獎懲,他自己會學習進步。

老闆不培養人 只選合適的人來用

但是有很多員工,確實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牽著不走攆著倒退的,我們是做企業的,不是學前班,如果一個人連努力都不知道,我認為這是他父母和啟蒙老師的責任,不應該由我們來承擔。

培養一個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是超級累的,付出的代價可能遠超過他貢獻的價值,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到了十八歲(甚至十六歲)就“定型”了,再無改變的可能。

從心理學上說,人的基本性格形成是在三歲之前,所以除非時間倒流,否則我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心裡要有“可造”和“不可造”的概念,遇到後者,哄著騙著鉗制著讓他出一把力,但不要抱有讓他學習進步的希望。也就是不要培養他。

老闆不培養人 只選合適的人來用

做老闆,不計小節,抓大放小非常重要。抓大放小意味著決斷力,是一種取捨,所以也可以說果斷迅速的放棄一些東西。比如說培養員工這事,如果是我,我就會非常迅速放棄這種想法,雖然這事看起來是可行的,而採取挖牆角的方式會增加我們的用人成本。但如果你站在全局和長遠上來看:退一萬步,假設我們花一年時間把他們培養起來,而我們的利潤和待遇卻沒有跟上(顯然跟不上,我們的精力都放在他們身上去了,而不是做業務,賺錢上去了)一轉眼他們就會被人挖走,我們就為人作了嫁衣,難道我們是來做慈善的麼?當你看到一年以後,看到幾年以後,你的企業整體盈利水平會發生什麼變化(因為這些人不頂用,所以不太樂觀),你知道了事情會怎麼發展,你當然也就能決定現在該怎麼辦。所以牛逼的企業家都是站在未來看現在的人。站在未來看現在,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倘若你糾結於如何把人培養好,你顯然就會忽略培養好了又怎樣?你能看多遠就能走多遠,因為你看到什麼,就會把精力投入到什麼上。所以如果你看得太近,看得太窄太具體,贏得一場戰役,反而會輸掉整個戰爭。 做企業要分清核心團隊和普通員工,你提拔任用的得是你的人,也就是核心團隊,他們和你是生死與共的。而其他被監督管理的是普通員工,屬於可以被替換的一部分。

老闆不培養人 只選合適的人來用

類似部隊,提幹的就是自己人了,可以長期留下來任職;其他的就是炮灰。人為的製造等級差距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環.要按照人人平等的夢想,這企業沒法管理。因為人與人的利益立場是不同的,不是誰都會自覺自願的工作。其實大多數員工會把自己和企業看成是對立的,就因為你拿得多他拿得少(他們絲毫不考慮你的投資風險和機會成本),總認為自己多偷懶才是賺了。這種前提下,你得培養你自己的人,親信,這些人組成了企業基本的骨架,也就是企業結構的雛形。

創業的過程中,你就可以向這個方向去建立你的企業結構,實踐這種用人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