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包裝”以假亂真 開網店大肆銷售假貨 盱眙偵破一起涉案金額超億元製售假名牌運動鞋案

一家小廠生產的運動鞋,經過貼牌“包裝”後,放到某知名電商的品牌專營店,搖身一變成為知名品牌運動鞋,賣出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很多喜歡網購的消費者因此被騙。近日,江蘇省盱眙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涉案金額超億元,跨省摧毀售假窩點5個,抓獲團伙成員11名。

一雙假名牌鞋牽出製假售假大案

2018年6月,居民丁某到盱眙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報警,稱其在某知名電商網站上的“超點童鞋專營店”購買了一雙899元的品牌運動鞋,到手後感覺鞋子與正品不一樣,除從外表看針線不齊、做工粗糙外,拿在手裡感覺輕飄飄的,懷疑買到了假貨。他與商家多次協商溝通要求退貨未果,於是報案。

“我們委託該品牌公司對受害人購買的運動鞋進行鑑定,確認是假貨。對這家網店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研判,發現該網店是2018年1月註冊的,是某知名運動品牌授權的專營店,但它的售後評論區卻多次出現假貨、質量差等留言內容。”辦案民警介紹,根據判斷,丁某買到假鞋不是一起簡單的個案。

盱眙縣公安局高度重視,迅速抽調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確立以“打大、打深、打源頭”為目標的偵查策略。民警隨即對該店主身份展開全面調查,發現店主為福建寧德人李某,其除了經營“超點童鞋”外,還經營過多家網店,而這些網店都是官方授權可以銷售多家知名國際品牌鞋服的專營店。經過研判,民警發現這些網店均存在售假行為。

順藤摸瓜摧毀制供售“一條龍”產業鏈

通過對“超點童鞋”店展開深度研判,辦案民警鎖定了另外4名涉案人員身份,李某的合夥人黃某浮出水面。經查,從2017年起,該團伙銷往全國各地的假冒名牌運動鞋以某國際品牌為主,數量巨大,初步評估涉案金額上千萬元。

經過周密安排,2019年1月中旬,專案組適時開展收網行動,在福建莆田、廣東廣州相繼抓獲以李某為首的銷售團伙成員5人,現場扣押作案電腦12臺、手機30餘部、網店註冊資料4份、網店公章10餘枚。

銷售團伙抓住了,那麼這些鞋究竟是從哪來的呢?專案組決定順藤摸瓜挖出生產源頭。通過對資金流向和涉案人員的活動軌跡進行研判,並赴福建進行實地偵查,專案組成功鎖定該網店上線供貨商為莆田人鄭某,而鄭某又是從其上線宋某手中拿貨。宋某則受僱於莆田一家名為“王子鞋業”的製鞋廠,專門為該鞋廠聯繫銷售“業務”。他做事謹慎,只限於向固定客戶和熟人供貨,其用於交易的銀行卡不實名登記,發貨時通過物流不見面交付。

至此,“王子鞋業”進入警方視線。辦案民警迅速圍繞該鞋廠展開調查,發現製鞋廠的製鞋流程相當詭異。他們將整個製鞋工藝流程進行分解,鞋面、鞋底、打標識等步驟流程分在3個點完成,再後續合成加工。每筆生意,鞋廠都是根據訂單數量生產,在銷售旺季時會多生產,或根據去年同期的生產量生產,基本不留存貨,倉庫也會不定期更換。

在收集固定好所有證據後,專案組果斷出擊,一舉搗毀與本案相關聯的製假、售假窩點4個,抓獲涉案嫌疑人6名,查扣某品牌假運動鞋500餘雙。經查,該團伙已累計生產假冒名牌運動鞋涉案金額上億元。

為賣假貨高價買下品牌專營店

據李某交代,他從2015年5月開始接觸電商銷售行業,先是給黃某打工。隨著他在這行學得多了、懂得門道多了,投入的資金也多了,逐漸就與黃某從僱傭關係變成了合作伙伴。起初,兩人是在幾家知名電商平臺大量購買他人網店進行經營,也是專門售賣假鞋。後來由於網購平臺內部巡查機制越來越嚴格,一旦發現店鋪有售假行為就立即查封。為了避免被封店,他們有些店鋪甚至只上架一個或幾個商品。

為了確保售假行為更隱蔽和更長遠,2017年5月,李某與黃某想到了購買官方授權的品牌專營店,讓售假披上合法的“外衣”。這樣一來,有了這層官方認可的“保護罩”,網購平臺內部巡查時就不容易被發現。同時,買家也會更加相信品牌專營店的信譽,從而放心購買。運營時間長了,銷售量大了,他們賺的錢自然也就更多。

兩人商定後,隨即從網上尋找網店交易平臺,花費20萬元購買了一家品牌專營店。為確保手下的網店員工安全可靠,李某將自己的弟弟李某某等3名親戚拉進售假團伙,從事進貨、客服和售後等工作。他和黃某則主要負責選購網店、聯繫貨源、刷單推廣、資金往來等。

因為每家網店的品牌授權都有一定的期限,到期以後,由於李某等人無法再次得到該品牌公司的銷售授權,就只能再從網上購買相似的品牌網店。截至案發,他們已經購買“超點童鞋”等10家品牌專營店,售賣各類假冒品牌運動鞋8萬餘雙,銷售額達3000餘萬元,非法獲利800餘萬元。

貼牌“包裝”以假亂真 開網店大肆銷售假貨 盱眙偵破一起涉案金額超億元製售假名牌運動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