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企業給員工交五險,都是按最低比例繳納?

草上飛1990


答:有些企業給員工繳納的五險基數,不一定是按照員工實際工資,可能比實際工資低。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幾方面的原因:

1省錢。企業為每個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等五險的時候,除了員工需要自己繳納的以外,企業要繳納的要按一定比例繳納企業部分,正常情況應該在員工工資的30%左右。這個對效益不好的企業來說,算是一個負擔了。所以很多企業為了省這部分錢,就按最低基數,或者說比員工實際所得工資少的基數來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那繳納基數與實際工資之差的30%就是企業省下來的,成為了企業利潤。

2員工要求。現在很多企業用工量大,很多農民工或者外地年齡大的員工,不想繳納養老保險等,所以他們寧願要求公司直接把五險等折算成工資發給他們。也有些年輕的員工總覺得離退休還遠,也不想太多的繳納養老保險。

3這是違反《社會保險法》的。如果被舉報,或者被社保局查出,會進行處罰。而為了杜絕此類現象,國家已經出臺了由稅務部門來徵收養老等五險。所以,建議企業還是按實際工資給員工足額繳納養老保險。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最後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無憂精英網


職場中,確實存在著不良企業按最低基數(以下簡稱“下限”)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

唉!都是利益惹的禍!

1、我們先來算算經濟帳:

假設在帝都工作的某名員工,他上一年度平均每月的工資是10000元,如果按照相關規定,他本年度內需按10000元為基數繳納五險一金。那麼,其中的五險企業及勞動者各需承擔多少呢?

企業每月需為他承擔養老保險2000元,員工個人800元;

企業每月需為他承擔醫療保險1000元,員工個人203元;

企業每月需為他承擔失業保險100元,員工個人20元;

企業每月需為他承擔生育保險80元,員工個人0元;

企業每月需為他承擔工傷保險100元,員工個人0元;

以上,可以看到,按實數繳納企業需承擔五險費用為3280元,勞動者需承擔1043元。


而如果按下限為他繳納的,則企業每月只需承擔1316元,勞動者個人需承擔388元。

兩者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以兩者的差異是:企業減少了費用3280-1316=1964元;

勞動者個人少支出了655元。

清楚了麼?企業每月少花了近2000元,降低了成本;勞動者每個月多收入了655元(未計個稅),增強了市場上薪資的競爭力。但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損害的是國家的利益,也損害了勞動者的長遠利益。

2、如果做為一名勞動者,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呢?首先,根據北京市高院與人力社保部門的會議紀要精神顯示,對於未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行為可以由勞動爭議仲裁部門受理,而對於社保基數不足的行為,仲裁部門是不受理的,而是由社保稽核部門負責,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僅以帝都為例,其它地區可參照處理。


老王觀職場


問題:為什麼很多企業給員工交五險,都是按最低比例繳納?

差錢唄,都是利益惹的禍。題主問的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單位參保人的繳費標準問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參保單位分兩種,企業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按最低比例繳納社保的事通常都發生在非國企單位,尤其是民營企業中,外企及合資企業的情況好很多。民營企業是重災區。其中有些低收入員工,就應該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是合法的。但很多員工的實際收入是超過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了的,企業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是違法的,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相關關規定。企業是知法犯法,明知故犯。這是為什麼呢?

1、單位的社保繳費負擔知幾何?

大家都知道,單位參保人的社保費用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的,單位交大頭兒,個人交小頭兒。所以單位每月都需要為社保支出一大筆統籌費用。社保五險各地繳費標準不同,剔除收入不在社保上下限範圍內的,或很高或很低的收入者,單位要繳納的統籌部分的費用是多少呢?一般參考值為員工每月稅前薪酬的33%左右。其中養老保險20%左右,醫療保險10%左右,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合計3%左右。總之這真的是一筆不少的錢,意味著月收入10000元的員工,單位每月要掏3300元為其繳納社保。單位體制不同,承受能力不同。

2、為什麼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可以按時足額繳納社保?

因為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有公家的錢做後盾,不差錢,所以一般都會按時足額繳納社保的,將來養老金待遇也高。員工稅前薪酬的33%不是問題,再多一些也沒問題。因此單位另外還會為他們繳納補充養老保險和公積金,還會再增加員工稅前薪酬的20%左右的支出,其他福利待遇也有保障。他們沒有必要按最低標準加納社保,沒有這樣做的動機。

3、為什麼大多數非國企尤其是民營企業按最低標準為員工繳納社保?

因為他們沒有所謂公家的錢做後盾,也沒有一分錢的財政補貼,需要單位真金白銀地往外掏錢才行,費用高,負擔重。經濟大環境又不好,生意不好做,甚至賺不到這些錢。利益使然,問題和對策就來了。大多數單位並沒有把員工的實際收入作為繳費基數,或按最低標準或打折交社保,還有一些單位根本不給員工交社保。如果老老實實地按員工的實際薪酬繳費,社保負擔就比較沉重,而按最低標準交際不同了,省太多了,但這樣做是違法的。

試問,3000元的33%,和6000元的33%,和10000元的33%,和20000元的33%的差額差多少?這還只是一個月的差額,一年呢,五年呢?例如,一個員工明明月薪是20000元,卻按5000元的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單位一個月自己少可以節省5000元左右,一年就可以節省60000元。

4、並非所有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的情況都違法

(1)低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對低收入者來說,如果員工的月收入低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通常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60%或40%,各地標準不統一),按規定就要按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繳納社保費用。比如員工的月薪是2000元,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是3000元,那麼就要按3000元這一繳費基數的繳費標準計算要繳納的社保費用。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高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同理,對高收入者來說,如果員工的月收入高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通常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300%),按規定就要按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繳納社保費用。比如員工的月薪是30000元,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是20000元,那麼就要按20000元這一繳費基數的繳費標準計算要繳納的社保費用。

(3)普通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月收入介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的普通收入者,應該按實際收入作為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最低標準或打折標準繳納社保,才是違法的,才屬於我們要探討的範圍。

5、並非所有按最低標準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都是因負擔不起而為之

同樣是按最低標準給員工繳納社保,老闆這樣做的動機或原因不盡相同。有的企業經營利潤低,經營艱難,負擔不起,按最低標準交,可以理解,但如果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則不能原諒。辦不起公司別辦,要有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心;有的單位效益不錯,老闆利慾薰心,剝奪員工的合法權益,真的很可恨;有的是機會主義分子,看監管嚴格不嚴格而定。監管不嚴,看別家這樣做,自己也這樣做。這種油滑和中庸,老闆人品也好不哪兒去。

好在明年1月1日起,各地社保費用將一律統一改由稅務徵收,屆時監管力度大大加強,情況會有所好轉。另外個稅起徵點也提高了,明年大部分人的個稅會降低,也算一個平衡機制。另一方面,國家近年來也在想辦法逐步降低社保繳費費率,減輕企業負擔。綜合看來,依法參保情況不斷向好。

6、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危害幾何?

很遺憾,有些人尤其是低收入者,對單位不給自己交社保,或按最低標準給自己交社保比較麻木,不以為然,甚至還希望如此,其實是目光短淺者所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依法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雖然現在個人每月到手的收入會多些,能緩解當下的困難,但無論從當下或近期綜合利益,還是從長遠角度看,最終傷害的還是你自己的根本利益。

具體講,不繳社保,近期看,外埠戶籍人員,在大城市工作不交社保,還可能會影響到你購房、購車、孩子上學,看病報銷,領取失業金,享受工傷待遇,貸款等權益,不容小覷。

不繳社保遠期看,老了就無法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病了,尤其是大病重病,因病致貧,治不起,不敢治,只能等死,老無所養(養老金),並無所醫(醫療保險),情何以堪?

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意味著退休後,拿到的是最低標準的養老金,影響養老質量。現在的難和老來難無法相比,到時幹不動了,一身病,甚至無法自理,沒有養老金和醫保待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之奈何?

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按時足額為你繳納社保,是利益所致,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為,會傷害到你的根本利益,包括短、中、長期利益。請予以足夠的重視。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社保勞動監察大隊、社保稽核、仲裁、法院、區政府等都是對接部門。為更快兌現群益,建議先禮後兵。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很多企業為啥給員工交五險按最低比例繳納?原因很簡單,節約人工成本!再直白點,省錢!

五險對企業來說,負擔真得是很重很重。

我在企業裡做人力資源工作,看到每月公司員工工資條、企業承擔的五險一金數額以及員工個人承擔部分,真的是心疼。心疼企業的壓力,心疼員工的不容易。

咱們先來算筆賬,以北京為例:

如果一個員工月薪為10000元,按照10000元的基數繳納五險,企業每月需要承擔3090元,個人承擔1023元(這部分每月從員工工資里扣除)。

如果按照2017年北京市五險最低基數來為這位月薪10000元的員工繳納,企業每月需要承擔1123.5元,個人承擔348.2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月薪10000元,按照實際基數和最低基數繳納,企業每月要多負擔3090-1123.5=1966.5。員工個人也要多扣除掉1023-348.2=674.8。

企業多負擔的1966元是繳納給社保了,進入了社保的統籌賬戶裡,員工在短期內根本沒有實實在在的享受到,而且員工多扣除的養老保險部分也進入社保統籌個人賬戶裡,只有等到退休時才能取出來。

所以在實踐中,有很多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會主動要求公司能不能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會保險,這樣每月拿到手的工資能多一些。

一些員工流動性強的服務行業崗位,比如保安、餐廳服務員,甚至要求公司能不能不為自己繳納社會保險,把這部分錢折成現金髮給自己。當然企業如果這麼做肯定是違法的,少繳五險如果被社保機構稽核到可以補繳,但不繳五險的話就是大問題了。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歸根到底是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降低開支,增加利益。目前許多中小公司都在採取這種手段。

每個月繳納的五險一金企業和個人分別承擔一部分,假如在帝都,月薪10000,按實際繳納,企業需承擔五險費用為3280元,勞動者需承擔1043元;然而如果按最低比例繳納,業每月只需承擔1316元。

針對企業按最低額度繳納,許多人觀點不一。

有的人希望實打實到手的工資能更多,認為企業按照最低額度繳納,自己每個月被扣的五險一金變少,到手的錢更多,是好事,如果企業足額繳納,反而會被扣更多錢,到手工資變少。但是,其實從長遠看,企業這種按最低繳納的手段,損害的是你未來拿養老金的權益。

隨著新的個稅政策及社保繳納要求出臺,從2019年1月起,個人的社保就會由稅務部門開始徵收,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嚴格按照,本人的工資基數來繳納相應的社保費用,中小企業也不能再按最低額度繳納五險一金的方式節約成本。

點贊和關注前程無憂,收穫職場乾貨趣聞,陪你走過求職路!


祝你前程無憂


1、對於企業來說,省錢;

2、對於個人來說,能多拿點錢裝兜裡;

3、務工人員流動性大,繳納都是斷斷續續的(寧可多拿點到手裡);

4、很多務工人員,回老家之後,都不知道社保怎麼處理(白繳納了幾年);

5、社保政策是啥,誰給務工人員普及了;

6、換工作社保斷了怎麼辦,換個省份工作社保又怎麼辦(太多人都不知道);

7、外來務工的我,肯定也覺得少交甚至不交嗎,我不是多拿點到手裡嘛(實在);

總結:有制度問題,也有現實問題,還有地域問題,諸多因素影響吧。


拿鐵川力


為什麼很多企業給員工交五險,都是按最低比例繳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59257514629267981,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4e09\\u3001\\u516c\\u53f8\\u4e0d\\u7ed9\\u4ea4\\u793e\\u4fdd\\u8bc1\\u600e\\u4e48\\u529e.mp4\

天笑講職場


企業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給職工繳納保險呢?

只有職工的上年度月均應發工資,等於或者低於最低繳費基數時才可以。

職工的應發工資,要按照上年度12個月內,企業發給職工的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勞動報酬總和,除以12個月的平均值為計算標準。

最高上限不得超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

但是為什麼企業都願意以最低繳費基數給職工交納社保呢?

當然是節省用工的成本。青島市去年最低繳費基數2946的條件下,每月企業養一個職工要繳納1200元左右五險,還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職工感覺到,發到手的才是他的待遇。所以對五險,沒有感覺。

於是,企業為了堵住職工的嘴,就跟職工說,我給你們長漲待遇。

如果本來按照百分之百基數繳納社保的話,需要每月繳納1800元左右。

這樣企業給職工漲了300元待遇,職工也就不吵鬧了。

不過,企業不按繳費標準繳納保險,吃虧的還是職工自己。

我們退休後養老金的高低跟繳費基數也直接相關。

另外,我們醫療保險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也與我們的繳費基數相關。

勞動者如果維權不方便,可以在離職後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企業沒有按基數繳費的。投訴電話是12333。

當然,大型企業還好,中小企業也不容易,建議最好是協商解決的好,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嗎。


暖心人社


2018年公司給職工繳納五險,都是按照最低比例繳納,主要考慮的是節省經濟成本;

每年各公司都要上報公司的繳費基數,所有職工的繳費基數總和就是公司的繳費基數,然後去繳納社會保險,所以為了降低經濟成本,所以給員工繳納最低的比例;

大家有所不知五險中的工傷保險0.5%,生育保險0.8%,都是公司全額繳納,個人不需要繳納就可以享受相應福利待遇;

接下來我們通過數據去具體分析一下這中間的經濟成本問題;

我們假設這個公司的繳費基數為5000元,公司繳納養老保險比例為20%,100%和60%檔位繳費如下:

  1. 公司月繳費為5000*100%*20%=1000元;
  2. 公司月繳費為5000*60%*20%=600元;

從養老保險一項就可以節約400元,可想而知,給職工繳納五險的時候,選擇最低檔位,而不是選擇相對更高的檔位;

其實有很多單位給員工繳納的五險檔位也是比較高的,我知道的幾位朋友事是業單位的繳納檔位更高一些,所以也不能以偏概全,只能說是普遍現象;

雖然每年公司給我們繳納的都是最低檔養老保險,但是影響我們退休金多少的主要因素就是繳費基數和檔位,如果相同繳費基數的話,不同繳費繳費檔位,領取退休金是不同的;

曾經就有這麼一位網友跟我抱怨說,他和他的朋友,工資都差不多,就是他們單位繳費檔位高,最後每個月能多領取300元左右,所以大家在入職的時候一定問清楚各種福利待遇;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大家有關於繳納五險的問題,歡迎在下面評論留言;


天天聊社保


樓主你好,國家規定只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那麼就要為他依法繳納五險。這個五險指的就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這五個險種是國家法定的。是必須繳納的

所以說企業在不違背國家法定規定的前提下。為了節約企業的成本和用工成本。所以說,將這個員工的。五險交最低檔次!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不違規國家的法律規定。

其實企業初衷的目的,就是降低企業的成本和用工成本。當然,員工作為受益方,確確實實這個利益上受到一定的損害。但是作為勞方沒有資格向資方去提出異議。所以大多數企業的員工也就默默認可這個事情

按常理來講,你拿多少工資就應該按照多少基數來交。但是往往有時候企業為了節約自己的成本只能按最低基數去交,這個員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