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導讀:

要想人生成大器,須陪迅哥去看戲。

人生得意須盡歡,最惹人愛平橋村。

各位小夥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社戲》的情節之謎。

很久很久以前,《社戲》一文就一直屹立在語文之巔而不倒。

熟讀文章,小夥伴們都有一個疑問:

社戲好難看,小迅哥卻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好神奇,好驚訝,有木有?

鐵頭老生連個斤斗也不翻,我最喜歡的蛇精條老虎也看不見,就連喝杯豆漿都沒有人賣,迅哥,你還敢說,那夜真是好戲?

當然,原因嘛,我們下節課來說。這節課,我們先來聊聊《社戲》的情節之迷。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文章的題目是《社戲》,但作者似乎先打埋伏,並沒有一上場就來表演社戲,而是講述外祖母家平橋村的狀況, 講述“我”與村裡的小夥伴一起釣蝦、 放牛的情景。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接著轉入寫“我” 盼望看社戲, 可是偏不湊巧,喲呵,—— 沒船。“我” 一下陷人失望情緒之中, 這是情節波瀾之“伏”。但接下來雙喜提議小夥伴們自己夜間開船, 大家附議, 似乎柳暗花明, 這是情節波瀾之 “起”。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可是外祖母和母親不同意, 又是情節波瀾之 “伏”。 最後經小夥伴集體爭取,還是成行出發了, 於是“社戲” 故事才正式展開。 這又是情節波瀾之 “起”。

沒想到真看到 “社戲” 了, 由於各種原因又不甚滿意,於是敗興而返, 這又是情節波瀾之 “伏”。 後來在水路上, 小夥伴們 “偷” 羅漢豆煮了吃, 則又是情節波瀾之 “起”, 也是全篇情節的高潮所在。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到了第二天, 六一公公跟不同的人談論“偷” 羅漢豆的情節, 是高潮之後的餘波。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總之, 開篇鋪敘, 情節較緩, 後來才直敘而下地展開情節, 到最後 補述餘事, 可以說起伏跌宕, 引人人勝。

教材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情節之謎

結語: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文章安排材料時是有取捨的。

在平橋村的樂事:釣蝦放牛免念“秩秩斯干”,作者五一不是略寫,甚至於寫看社戲,作者的著墨也並不多。

相反,作者把寫作重點放在“偷豆”——“吃豆”這一環節,由此可見,作者覺得社戲難忘,真的並不是因為社戲本身,而是那晚上偷豆吃感覺太爽太刺激,才會讓人記憶猶新。

當然,除此之外,看社戲之前的波折,也是讓人難忘。

先是交待沒有船,“小夥伴們都去看社戲了”,我一個人在家難過得茶飯不思(“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接著是母親的乾著急,外祖母喋喋不休的罵,小夥伴們看戲回來還聚攏來拉仇恨,結果,“只有我不開口”。對看戲的期待和急切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雙喜大悟,說可以做八叔的船,一下子豁然開朗。真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卻不料,外祖母和母親卻不幹了——你這不是要急死人嘛。

她們認為,同伴小,不放心。

關鍵時刻,大救星雙喜再次站了起來打包票,我才得以去看社戲。

這樣看來,文章構思著實巧妙,“去不去”,就這樣三個字,作者都寫得那麼精巧。

因為波折,才值得期待。

因為波折,才更讓人記憶猶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