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養老院,不再是“孤寡老人”的聚集地,而是一種快樂自由的新養老方式。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只是看個綜藝,卻莫名其妙被種草了養老院。事情的起因是《我們的師父》這檔綜藝最近開播,四個青年明星去老藝術家牛犇的住所,拜他為師。結果,觀眾的關注點集體跑偏——牛犇老師住的老年公寓有點牛啊。

設備完善的老年公寓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他雖然獨居於此,但擁有一個容得下四五個人做客的寬敞客廳+飯廳。臥室也不小,還是張雙人床。整體環境窗明几淨,看起來很適宜居住。光是這獨居的條件,就讓很多每月花三四千租一間臥室的北漂青年流下羨慕的淚水。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除此之外,這所老年公寓其他方面的條件也讓屏幕外的年輕人感到謎之嚮往。老人們一起吃飯的飯堂長這樣↓↓↓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每天供應的菜種類豐富,營養搭配均衡,還會為過生日的老人們準備長壽麵。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除了飲食,娛樂設施也很好。跑步機之類的健身器材、乒乓球、檯球、練平衡等運動道具應有盡有。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沒事可以和朋友們運動一下,或者寫寫毛筆字,參加合唱團唱唱歌。都是同齡人,串串門聊聊天,不會覺得孤獨,每天都很開心。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在聊天中,其他年輕人也表達了對養老院的偏見。年輕明星也提出疑問:您在家裡的條件一樣很好,也可以請保姆照料生活,為什麼會覺得在這裡更舒服呢?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但牛犇解釋說,就拿請保姆來說,你很難保證對方一年到頭都專注為你提供服務,但在老年公寓,各種需求隨時都能被滿足。一言以蔽之,雖然花的錢不少,但換來的是各個方面更為專業的管理和服務。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引發熱議的養老方式

對於現在婚戀觀、生活觀都有很大變化的年輕人來說,對以後養老生活的想象更是一個自由自在的烏托邦。由於養老院每一處設施都是為老人精心設計,像洗手間裡借力的欄杆,稜角打磨圓滑的傢俱……居住體驗比真實的家更好。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這讓本身蠢蠢欲動打算在養老院安度晚年的我更加嚮往,大概90後心中最棒的養老生活就是這樣吧,和老姐妹在一起說說笑笑,中午與老伴精心準備一頓飯,晚上撿起自己一直想做但年輕時總沒有時間的興趣愛好,想想就美滋滋。

現階段其實養老方式大致分為幾種。第一種和子女一起生活。子女上班工作,老人幫忙帶帶孩子。第二種自己獨自生活,子女有錢的話,會為老人僱上一個保姆。就像蘇大強一樣。第三種,就是養老院養老。其實三種有一個共同點,而這也是現今最現實的問題:金錢和陪伴在很多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得到兩全。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其實年輕的子女也很無奈,因為工作、為了生活、有自己的小家,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在老人身邊。而陪伴,恰恰是老人最需要的。房子再大,也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倒不如到和一群同齡人聚集在一起。有共同話題,有共同愛好,有人說話,生活上還可以互幫互助。每天開開心心,總比一個人在家悶聲待著要強。

好好努力,才有選擇權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而到了最後,最關鍵的一點來了。俗話說的好:一分價錢一分貨。我們經常會看到環境髒亂差的養老院,看到毆打、虐待老人的養老院。你想要得到好的服務,住的安心、舒心,你就得付出等價值的金錢。

在網友的評論中得知,牛犇老師住的這家老年公寓在上海,一套買下來180萬左右,50年產權。另外他們每年的年費大概3到7萬左右。這樣的價格在上海,其實已經不算高了。但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壓力。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更別說北京某些五星級豪華養老社區。坐落在生態區,依山傍水,被綠植包圍,住宿都是五星級配置,豐富多樣的娛樂生活設施,還配有私人管家,甚至在園內還有醫院。

高配置背後就是高價格,當你手裡有錢了,無論是住在自己家裡請保姆,還是約好幾個朋友,找個環境、空氣優良的小城合住,亦或者是選擇養老中心,你都可以。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但沒錢,你會處處受限,甚至沒有選擇權。所以啊,我們還要回歸現實。趁著現在還年輕,好好工作好好賺錢,這樣老了才可以住最好的養老院。

和一群俏老頭老太天天喝喝下午茶,打打麻將,寫寫書法,唱唱歌,手癢了還能一起五黑打把遊戲!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許才是真正的愜意吧!才叫真正的“安度晚年”吧?

這樣的養老院,80、90後都想去吧!

養老院不再是苟延殘喘的地方,而是展開新生活,精彩地活出一生的後半場。像山中幸子所說,“就是想讓來到這裡的每一個老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

不再為其他人而活,開始為自己而活——才是最適合老人的養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