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靖海(所)建城於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 歷經13年建成。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 重修,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再修。靖海鎮所在地形如倒鼎、中央突起、四周較低。城高一丈四 尺,城垣長五百零一丈。東西南北四城門由十字 形街道貫通。城門均有甕城及城樓。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靖海古城有東西南北四城門,四城門上各嵌石刻牌匾: “表海勝概”(東), “靖海安瀾”(西), “化洽趨虞”(南), “萊鑰永固”(北)。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北門的“萊鑰永固”,用的是宋萊國公寇準的典故。原指北門的鎖與鑰匙,後也泛指北方軍事重地。寇準守北疆,敵未敢進犯,有北門管鑰之稱。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四個城門中,現存只有東門及北門有完整的甕城。北門的甕城上空綠蔭覆蓋,綠葉青翠,根鬚垂揚。夏去冬來,晴天雨天,這裡可以避風檔雨,是當地人納涼消暑的好去處。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聽說由政府撥款維修的靖海古城已經完工了。假日回趟老家,順便參觀一下修繕好的古城。一看確實是修了,修得很新,很整齊。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修建的原因,原來長在城牆上的榕樹給修剪了許多。大樹修成小樹,小樹修成樹樁。但仔細看,則有點不明白。大樹剪成小樹,不出三幾年,又會是大樹。小樹剪成樹樁,但春季還沒有過去,樹樁已經吐新芽,不出幾年,定又會是頂天立“牆”。為什麼呢,如果榕樹對城牆有影響,何不在修繕時一塊斬“樹”除根。如果沒有影響,又為什麼要對這些樹木“大卸八塊”,斬樹也要工值吧!樹無罪,附城其罪。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城牆的確是修了,一看就是新修的,如果沒有舊的城牆對對比,可以說是新建的吧。新修的城牆,黃泥抹牆作垛,原大石的縫邊,黃的泥與黒的、還有點滄桑感的基石交織,讓人看了有點莫名其妙。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靖海古城記載著近500年的歷史。建築作為凝固的藝術,承載著大量而豐富的歷史信息,通過對各古城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藝術、政治等等各方面歷史問題得到詳盡的研究。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不知道靖海古城這次修繕所用的材料是什麼。城牆表面好象是抹了一種黃泥土。就如農村建房子時,因為資金不足先用一層黃泥抹牆暫時用之的感覺。

在揭陽,帶你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古代城牆!


歷史文物如同一部歷史書籍,要能讀出各個時代的歷史痕跡。400多年前的靖海古城是不是就是這樣呢?或許是吧。五百年後就清楚了。

—THE END—

來源惠來影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