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背靠大別山,緊鄰南灣河,何強的農家樂因優美的環境和地道的信陽味道而深受歡迎,每天都有上百客人前來吃飯。然而,3年前,何強還在粉塵瀰漫的採石場裡勞作。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何強是河南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的村民,高中畢業後便跟著父親到江西、江蘇、湖北等地去採石,後來當上了包工頭。

“在山上採石破壞環境,好多地方都禁止了,尤其是近幾年採石場越來越少,我們經常換地方。採石場工作環境差,粉塵汙染嚴重,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就想著乾點別的。”何強說。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裡羅城村地理位置優越,靠山而建,茶園遍佈,小河穿梭其中,又有“紅軍醫院”“紅軍井”“紅軍墓”等紅色遺蹟,有著開發鄉村旅遊的良好基礎。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2013年起,當地政府便開始將裡羅城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莊進行開發,建紅色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逐漸地,城裡人開始來這裡旅遊,昔日偏僻的小山村熱鬧起來。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2016年底,回家過年的何強看到村裡旅遊搞得很興旺,決定回鄉發展。2017年年初,何強徹底放棄了採石生意,將自家的老宅拆掉,在旁邊租了一些地,蓋起一個有11個房間的小院子,取名“裡羅莊園”。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每年三月底和四月,這裡金黃的油菜花層層綻放,白牆黑瓦的房屋錯落有致,茶樹發出了嫩綠的新芽。在藍天的映襯下,大別山連綿起伏的山峰顯得格外美麗。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現在每年能掙20多萬元,雖然沒有采石掙得多,但我覺得這才是我的事業,我要把它好好經營下去。”何強說。

目前,裡羅城村有提供餐飲或住宿的農家樂19家。村第一書記林新亮說,發展鄉村旅遊不僅使村裡脫了貧,還吸引了近百名中青年人才回鄉創業,為鄉村振興奠定了人才基礎。


新華社聚焦商城:綠色經濟助推大別山區鄉村振興


“裡羅城村在沒有進行旅遊開發之前,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村裡很少見年輕人。現在村裡搞農家樂的、當廚師的、開車接送遊客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林新亮說。

去年,深圳一家公司與商城縣政府達成合作,成立大別明珠旅遊開發公司,整合裡羅城村及其周邊共6個村莊建設田園旅遊綜合體。目前已流轉土地1500多畝,主要用於種植油菜;租賃民房40多戶,主要用於開發民宿。有22戶村民入股,每月可享受保底分紅。

以這個項目為突破口,商城縣正在利用生態資源和紅色文化開展全域旅遊。目前,全縣已開發旅遊專業村20個,發展農家樂300餘家,旅遊從業人員1萬餘人,幫助當地群眾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記者瞭解,現在,商城周邊的新縣、光山,還有湖北的麻城、安徽的金寨等都在積極開發綠色和紅色資源,開展鄉村旅遊,並且打破省域限制,組建“大別山旅遊合作區”,開發串聯起整個大別山區,帶動大別山鄉村振興、百姓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