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嵐鎮幹巖嶺寨子:遷出窮窩 新“添”地

湘西網4月18日訊(吳代清)“有女莫嫁幹巖嶺,半夜起來摸水桶,出門進屋難爬坡,窮苦麼時是盡頭。”曾流傳在幹巖嶺寨子的民謠,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真實寫照。

幹巖嶺是瀘溪縣達嵐鎮龍溪口村一個因偏僻、落後,村民用水資源匱乏而得名的寨子。

該寨百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先後修建磚、木住房43棟,曾居住51戶、320多人。近年來,該寨在當地政府關懷下雖通了水泥公路,但受自然條件制約,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走的艱難而緩慢。

2016年來,當地政府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易地扶貧搬遷,該寨羅耀進等6戶建檔立卡戶先後搬離該寨,高高興興地入住進該縣浦市、白沙修建的安置房;2017年下半年,該寨黃生餘等42戶均享受每戶5萬元政策性補助實施整體搬遷,分別在該鎮場上、白沙、吉首等地自建或購買商品房安居。目前,該寨僅剩下黃生方等3戶、13人不在搬遷政策範圍內仍留居故鄉。至2018年下半年,該寨先後搬遷出48戶、300多人。

去冬今春來,該鎮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該組拆除舊房、危房40棟,拆後的房屋基地均採用挖機作業進行復墾,後經人工整理成旱地。3月下旬,順利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實地驗收,驗收復墾面積為15.8畝,該寨農戶獲得一筆房屋拆舊費用和30多萬元的復墾補助資金。

眼下,該寨復墾後的旱地成了該村菸農的‘搶手貨’,菸農們正在復墾後的土地上整地、開箱、蓋膜種植烤煙。該寨村民在黨的惠民政策指引下不僅遷出窮窩,還新添加土地,一舉多得,在致富路上慢慢奔走起來,實在值得慶賀。

(湘西網-團結報)

(吳代清)

(楊思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