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徐愛軍夫妻倆“風雨同舟”的創業之路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聶建武 程一桐)

四月芳菲,春光爛漫。新縣箭廠河鄉花寶地沿路邊,和帆拉鍊扶貧車間內機器轟鳴,50餘臺機器正有序運轉著,一旁加工好的拉鍊半成品有序的排列著。徐愛軍拿著剛從生產線上完工的拉鍊半成品和技術白小蘭交流著,微笑的臉龐上寫滿了堅毅與自信。

徐愛軍,38歲,和帆拉鍊扶貧車間廠長,個頭不高、身材消瘦。他和妻子不但返鄉創業成功,更是帶動周圍群眾發家致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返鄉創業典型。

新县:徐爱军夫妻俩“风雨同舟”的创业之路

說到自己的創業歷程時,徐愛軍哈哈一笑,給記者翻看了手機裡的一些老照片,照片裡有曾經失落的時光,也有第一次領到獎金時的喜悅,一張張照片如同“時光記錄本”,見證著著他們一路走來的艱辛。

新县:徐爱军夫妻俩“风雨同舟”的创业之路

22年前,新縣箭廠河鄉徐愛軍家一貧如洗。三間經久失修的土坯房破爛不堪,一家五口中,哥哥姐姐很早就放棄學業在家務農,父母年邁,整個家就靠每月200元生活費艱難度日,這一切徐愛軍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1998年,17歲的徐愛軍剛剛高中畢業,作為家裡最小的兒子,他知道自己能勉強讀完高中已是不易,為了減少家裡開支,徐愛軍決定放棄學業,掙錢養家。

他是幸運的。也就在這一年,新縣迎來了一次外出務工熱潮,他帶著家人湊的182元車費,踏上了浙江義烏務工的求生之路。

沒技術、沒知識,初來乍到的徐愛軍什麼都做。掃地、打雜、搬機器,髒活、累活他都沒有一句怨言,拼著這股子“蠻勁兒”他在浙江省義烏市鑫宏拉鍊廠站穩了腳跟。

新县:徐爱军夫妻俩“风雨同舟”的创业之路

從打雜小工到技術員,徐愛軍走了十年。這十年是徐愛軍最苦的十年,也是積累人脈和創業奠基的十年。

2001年,徐愛軍在鑫宏拉鍊廠認識了現在的妻子謝金英。謝金英,安徽人,縫合技術工,和徐愛軍同齡。4年的戀愛長跑,他們終於在2005年牽手婚姻,女兒、兒子的先後降生,讓徐愛軍夫妻倆幹活更賣命了,學技術、跑業務、陪客戶有時候一天只能顧得上吃一頓飯,為了跑下一筆訂單醉倒在路邊也是經常的事情,妻子謝金英看著丈夫這麼拼命,心疼不已,多少次哭著勸慰丈夫不要累壞了身子,日子才剛開始,路還長,每當這時候徐愛軍總是堅定的對妻子說自己一定要闖出一片天,決不讓妻兒再受苦。

時光如梭,兩個孩子漸漸長大,孩子不能落戶、上學沒人照顧這都成了他們外出闖蕩的難題。“家庭和事業一個都不能落下!”權衡良久,夫妻倆決心回家創業。2015年春,他們辭去了浙江的工作,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回家之路。

回家後的日子是安逸的,孩子落了戶還就近上了學,但徐愛軍一天也沒有閒著,一直琢磨著自己的創業夢。新縣是個山區交通不便,縣城離家遠,場地租金又貴,並不適合開辦大型製造工廠,徐愛軍進退兩難。“村裡土地租金便宜,為何不在咱村裡創業,別忘了我也是技術工,還能照顧家呢。”妻子謝金英的一席話掃平了徐愛軍的躊躇。

2015年11月,徐愛軍夫妻倆以每年一萬元的價格租下新縣箭廠河鄉糧管所廢棄的倉庫,拿出全部積蓄置機器、搞裝修並註冊成立和帆拉鍊有限公司,在十幾臺拉鍊製造機器隆隆轟鳴聲中,夫妻倆興辦的和帆拉鍊廠正式開張了。

既當老闆老闆又是工人,小小和帆拉鍊加工作坊在徐愛軍夫妻倆的經營下有聲有色。一天天過去,拉鍊廠的業務也在不斷壯大,加工作坊已經不能滿足訂單的需要,設備不足、資金不濟、人員不夠,這再次讓徐愛軍犯了難。

都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6年底,箭廠河鄉扶貧辦工作人員主動找到徐愛軍,商議建立“和帆拉鍊扶貧車間”,政府引導貧困戶以到戶增收的形式入股和帆拉鍊廠,拉鍊廠按季度給貧困群眾分紅。這不但解決了拉鍊廠資金短缺的難題,更能帶動周邊的貧困群眾發家致富,互惠共贏的舉措讓夫妻倆拍手稱讚。

2017年,在鄉黨委政府溝通協調下,徐愛軍將自己老房子推倒建廠,投資200萬元建成1200平米的標準廠房,新購置機械設備40餘臺,吸納周圍15名貧困群眾參與生產,經過兩個月的建設,“箭廠河鄉和帆拉鍊扶貧車間”在鄉親們的翹首期盼中開工生產。

設備有了,場地也有了,人才成了公司發展的關鍵。從浙江請來的技術員,張口2萬元月薪讓夫妻倆咋舌。

“咱不能在技術上受制於人!”為做大生產,建立自己的人才隊伍,夫妻倆辦起了“生產技術培訓班”,並從重慶招聘了2名專業技師,指導周邊村裡幾十戶貧困群眾織袋、成型、縫合工藝。

“幹體力活不是長久之計,重要的還是要扶智,教會貧困戶技術,讓他們靠技術掙錢。”謝金英的一席話讓丈夫徐愛軍記憶猶新。在夫妻倆的耐心指導下,和帆拉鍊廠培養出自己的技術員7名,手工藝人員20餘名。

“我在廠裡是手藝工,一個月能拿2000多元。”技術員鄭金鳳是第一批招進廠裡的工人師傅,也是徐愛軍一手帶出來的技術工,說起“和帆拉鍊廠”的經濟效益,她很是自豪。

二十多年的外出打拼,不但讓徐愛軍夫妻倆積累了成熟的拉鍊加工經驗,也攢下了不少大客戶,現在夫妻倆自己建廠銷售自然水到渠成,生產的產品不但江蘇、江西地區熱賣,周邊縣區更是供不應求。

兩年來,和帆拉鍊扶貧車間不但帶動了11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還實現了產值新突破,利潤成階梯式增長。2017年,公司產值達200萬元,純利潤接近60萬元,2018年,年產值達300萬元以上,利潤突破百萬大關。

今年,公司正在朝著年銷售400萬目標穩步前進。“創業帶動就業,讓鄉親們學到手藝,致富增收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高興。”說起返鄉創業最大的收穫,夫妻倆異口同聲的說。

—6365159,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