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提供給實體書店一個良好的運營空間?

穀雨之晨4


現在純粹做個書店,是很難賺錢的,因為考慮到書籍的客單價及房租、人員成本基本難以看到盈利的空間。所以,當某一個單一業務難以支撐起店面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綜合業務的發展,但綜合業務也需要考慮到多個業務彼此的聯繫和關聯性,我列舉幾個可以關聯的業務:

1、圖書銷售:這是書店的主營業務,可以把利潤空間較高的書籍和暢銷書擺放在一起;

2、圖書分享讀書會:這是一個增加用戶粘性的辦法,可以通過微信群的方式定時在群裡分享新書的活動,找一些比較不錯的語句分享到群裡,也可以開設線下讀書會,邀請大家到店分享;

3、咖啡及茶飲:這是補充業務,很多人不喜歡家裡讀書的環境,很喜歡到書店裡看書,這樣點一點茶飲是常見的事情;

4、圖書借閱業務:大家知道,現在圖書漲價很厲害。對於很多人來說,買書的成本越來越貴,有些圖書看完就放在那裡了,如果針對周邊提供圖書借閱業務也是不錯的選擇。

5、周邊業務:

1)現在很多機構都需要和書店這樣的終端合作,把自己的業務接入進入,像充電寶租賃就是非常典型的業務,一方面滿足書店用戶的需要,另一方面獲得分成;

2)喜歡讀書的群體,一般都有文藝情懷,可以增加文藝衍生品作為周邊業務補充收入。

以上業務,都可以打包成為會員業務,提供會員卡業務,給一些折扣,同時會員業務也是書店收入的一部分。

當然,迴歸到書店內部環境,也有一些策略需要輔助:

1、分區:溝通區與專注區分開,因為讀書希望安靜,溝通事情的人會有聲音,兩者分開是不錯的人性設計;

2、桌椅:建議多增加長條桌,桌椅的設計儘量簡單,沙發的數量可以減少。我一直覺得星巴克的桌椅設施真的很吸引我,安靜在一個角落可以待一個下午,戴上耳機認真處理點事情,效率也很高。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留聲之地


很多人都夢想能開一家書店或者咖啡館吧,現在實體書店盈利難已經是共識,一方面受互聯網的衝擊,想買的圖書只需要點開APP下單即可,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實體書店都會和咖啡館,花店等產業融合,實體書店是否有其他賺錢的路徑呢?

第一,定期舉辦沙龍。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其實很多都是文藝愛好者,退休之後有大量的時間,有一部分人經常會組織一些詩會,讀者交流會,抓住這部分人群,能給書店增添一些活力。

第二,學生借閱。實體書的價格越來越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繪本借閱館,少兒閱讀書齋,這些針對中小學學生借書的店面在書籍的體量上完全沒有辦法和一家書店相比,可以趁中小學放學時在學校門口和周邊發發借閱廣告,效果一定很好。

第三,現在很多高中生和一些考研考公務員的學員都希望有一個安靜的地方學習,書店是自習的一個好去處,每天可以定時開放自習室,具體的費用可以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定,自習室目前是教育行業一個剛需“產品”,書店的氛圍是得天獨厚的條件。

第四,咖啡。這個是結合最密切的了,很多成功的書店都是這麼做,我就不再贅述。

第五,書友會。很多企業和事業單位都會定期組織員工讀書,專門開闢一個空間,除了書友會還可以定期做一些活動,比如家庭教育宣講之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