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倒閉潮,迎來久違融資,共享充電寶或迎來重大洗牌

經歷倒閉潮,迎來久違融資,共享充電寶或迎來重大洗牌

共享經濟是近些年最火熱的領域,首先是共享單車在這一時期引爆了整個市場,緊接著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相繼出現,其中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隨著鉅額投資的進入,一時間爭鬥也變得白熱化起來。但去年以來,共享經濟開始遭遇巨大挫折,共享經濟在商業變現方面的潛力受到廣泛質疑。在共享充電寶經歷了倒閉潮後,近日傳出消息,怪獸充電寶完成了3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而該行業最近一輪融資是2018年3月的數億元B+輪融資。可以看出,在資本寒冬仍未過去的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將迎來大考,面臨最後的洗牌。

經歷倒閉潮,迎來久違融資,共享充電寶或迎來重大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則融資消息曝光之前,先傳出來的是怪獸充電的商業計劃書(簡稱BP)。據有關媒體報道,從這份融資BP來看,怪獸充電在半年前就已經啟動融資項目,但這期間一直沒有投資人接盤。根據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知情投資人說法,如今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融資都很困難,由於燒錢速度太快,業務發展速度緩慢,許多投資人都已經失去耐心。那究其根本,在共享充電寶市場發展過程中,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

當我們在談共享充電寶市場市場時,我們在談什麼?共享充電寶品牌小電的創始人唐永波說,在中國的創業環境裡,競爭壁壘只有三塊,政策、技術和資金。在共享充電寶領域,普通的創業者很難獲得政策上的壁壘,因此只剩下技術和資金。但在這個領域,技術壁壘也並不高。那麼就只剩下最快也是容易見效的方法——燒錢。因此在共享充電寶市場初期,“增長快、死亡快”是該行業最大的特徵。在2017年春夏之交的40天內,共享充電寶行業拿到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額約為12億元,這個融資數額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行業火熱程度可見一,

但燒錢的模式為以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經歷倒閉潮,迎來久違融資,共享充電寶或迎來重大洗牌

資本的狂熱進場敲響“百電大戰”,創業者滿懷希望成為下一個獨角獸。但隨之而來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且逐漸演化為惡性競爭,直接搬設備、摳走電池、剪數據線的行為時有發生,“有的都打到了派出所”。當時早期入場者已經佔據了大部分優質場景,後入局者不甘落後,想要快速成為頭部,就意味著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後來者砸入更高的資金擠走原場景的入駐公司,尤其是連鎖店等大型優質場景,以實現快速地攻城略地,但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據瞭解,當時行業裡最高的點位進場費已達8位數,價格為1800萬元的一家連鎖酒吧,但核算下來,有些商家要賺到90%的分成,其餘的設備成本、運維成本都是企業出。因此盈利成了接下來最大的難題。

有人強調過共享充電寶的成本優勢,充電寶本身設備成本很低,運維成本也並不算高,每次充電價格是1元/小時,盈利模式清晰,基本上兩三個月就可以回本。但有些企業並沒有撐到這一時期,就已經倒閉。從共享經濟史來看,但凡一味地擴張,最後都會出現一種情況,資金斷裂。

經歷倒閉潮,迎來久違融資,共享充電寶或迎來重大洗牌

目前看來,今年的資本市場也不太好,但其實這也是一個迴歸理性的過程,現在只是市場的第一階段,這個行業的核心在於消費者形成習慣。目前,頭部企業之間的明爭暗鬥早已白熱化——在供應鏈資源上,怪獸充電佔據優勢,其背靠小米充電寶生產商紫米科技,投資方是高瓴資本、順為資本、小米科技等多家機構。而其他企業仍在尋求新的融資,但目前資本市場依舊沒有回暖的跡象,無錢可燒的共享充電寶行業,今年倒下的企業必然只多不少。未來整個行業只有走向規範化的競爭和整合,才能真正破除如今的融資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