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

123青山綠水690


最近關於七八十年代學歷與當下學歷進行比較的討論具有很高的熱度,畢竟在七八十年代的學歷與當下同等學歷水平的人,在當今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以及在職場上的發展前途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其實在78年能初中畢業,應該在縣級以下水平中算是學歷比較高的,而且那時想要上初中必須參加初中入學考試,有不少人考好幾年都沒能進入初中學習,能進入初中的學生也算是學生群體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農村學生群體中,這種現象更為普遍。不顧即使考入初中後,也有不少學生因為家庭貧困的原因,最終沒能在上完初中的課程,導致自己提前輟學。

如果當時能初中畢業,相信在當時的求職市場上,可以得到比較不錯的職業,甚至可以超過如今的專科、普通本科學生的就業質量。現在很多黨政事業單位中,不少在78年左右畢業的工作人員,他們參加工作時的學歷有不少也僅僅只是初中畢業而已,在78年能順利從初中校園中畢業,就算是學生群體中的優秀代表,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也有不錯的發展。

當然,也有不少初中畢業生,甚至高中畢業生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也與家庭人際關係實力、個人能力等有很大的關係,但這畢竟只是個例而已,不能否定當時初中、高中學歷的重要作用,在那個時代能擁有初中、高中學歷,即使到企業中求職,也基本不用到車間工作,而是直接到辦公室,從事文字、財務等工作。

如果非要將78年的初中學歷與現在的學歷相比,可能那時的初中學歷知識廣度與深度甚至都不如六年級或者初一的水平,這也與當時的社會教育背景有很大的關係。七八十年代的教育實力與當下的教育深度與廣度是不同的,將不同時代的學歷水平進行比較,顯然是沒有可比性,也可以說沒有任何意義的。


東愛雨小公


78年的教育水平跟現在的教育水平完全不能相比,所以也就不存在著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如果真的要比,那我下面說的話可能就要得罪人了。78年的初中畢業生可能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生吧。

那個時候小學只有五年,初中只有兩年,初中畢業也才13歲。在校的學習期限比現在的要少兩年,論起基礎比肯定沒有現在的紮實。說起全面發展,當年的初中生更是不能比,除了學習課本上的東西,學校開設的科目以外就沒別的了。

現在的小學生都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78年的初中生應該還是處於學習ABC26個字母的階段吧,更不要說學音標講英文了。而且那個時候一個學校裡都沒有幾個英語老師,要麼英語課就直接不上。

在那個年代,吃飽才是最重要的,關於讀書學習很多人都還處於一個茫然的狀態,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讀書出來能幹嘛。更多的人想的是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掙錢,為家裡面分擔重擔,那個時候的人窮怕了,苦怕了,只有填飽肚子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讀書都是次要的,只有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不為每天吃什麼而擔心的人才有心思讀書。

並且那個時候說是上課,但其實更多的時候都是參加勞動或者處於一個放養的狀態。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每週五天,一節課四十分鐘的學習時間。開會,勞動,聽演講佔據了學生和老師們的大部分時間,哪裡還有時間學習?

再說說那個時候的老師真的有當老師的能力和資質嗎,真的可以教書育人嗎?恐怕大多數都是不行的,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本來就很缺乏,所以就導致了學校的老師根本就不夠用。老師從哪裡來就不得而知了,老師的能力怎麼樣不說也知道了。

在這樣的年代,這樣的環境下,當時的初中生真的也就相當於現在小學生的水平了。不過值得敬佩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還保持著一顆上進的心,進入高中,升入大學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


大三老學長


我也是七八年初中畢業的,當時都一樣小學五年,初中二年。初中畢業考入本鎮高中學習兩年於八零年高中畢業。主時高中學習主要課程是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歷史.地理。英語難學,因為初中沒有學過。那時最注重的是"數理化",當時有句口語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當時對教理化的重視。恰恰我數理化不行,當時高考是不分科的,高中畢業在家自謀生路。藉此向八零屆安康市石泉縣池河中學畢業的所有在各行各業的老同學問好。畢業將近四十年,祝所有同學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王開斌794


我是79年初中畢業的,生在農村,要說當時的初中畢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水平,那真是無法可比,不知其他地區或城市是咋樣,反正我們當時情況是這樣:學制是小學5年,初、高中是各2年,我們老師是代理老師(連民辦都算不上,都是些幹部子女初中畢業、高中畢業走關係做的老師,反正沒一個是正式老師)我們初一和初二兩個班級就4個代理老師,共4個學期,從初一開始就學英語了,4個學期共1一一4冊,連第1冊都沒學完,請向諸位我的文化相當於現在的幾年級?再次說明: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初、高中生任教,沒一個是真正的是老師。


異鄉他客7


我父親的單位有一位退休的領導,經常來看望我父親。他原本是支部書記。他就是普高畢業,是1980年初期不久畢業的。這位領導很有才華,很擅長文學創作,在各種大小報刊上發表了無數作品。他還參加了地方市志的編纂工作。別小看高中畢業生,那個年代高中畢業生就是大知識分子了。據他說,他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全班50個人,就錄取1個人。而他被錄取了。也就是說,在他的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人都只有機會念到小學。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50年代有一個高小畢業生自願到農村工作,結果被樹立為“知識分子下鄉”的典型,毛主席還親自接見了她。高小畢業,在那個年代,已經算知識分子了。那麼初中畢業,已經算相當可以了,相當於今天的中等知識分子。

而這位領導,不但唸完了50取1的初中,還繼續唸了高中。高中生在60~80年代,絕對算是上等知識分子。中專和高中差不多層次,中專生出來都可以評工程師。現在沒有本科學歷,不可能評工程師。

當然,他畢竟是過去的高中生,很多知識都落後了,今天大學生知道的,他未必知道。但是,如果要比素質和學習能力,他肯定佔優。那年代,至少100個人才能出一個高中生,他的能力屬於“百裡挑一”。而現在由於大規模擴招,大學生的平均質量沒有以前的高。


懷疑探索者


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說實話,依據當年的教材和學制來看,78年的初中畢業生也就等同於今天的小學畢業生,甚至可以說78年初中畢業生的知識面遠沒有今天小學畢業生的廣泛全面。也許有人會不高興,說78年的初中畢業生已經算知識分子了,各處招工招幹都很吃香,但那是有時代背景的。

我76年上小學,只有語文數學兩樣課本,每門課都上幾篇就插一節“毛主席語錄”,不會振臂喊口號就不是好學生,隔三差五的舉行大遊行,給各生產隊義務勞動。

我小學期間不知道有文言文古詩詞一說,只記得二年級吧上過一篇批鬥“孔老二”的文章,第一覺得那插圖裡的人穿的衣服古怪,又寬又長,頭上還頂著個啥玩意弄不明白;第二疑問為啥只批“孔老二”,不批“孔老大”、“孔老三”,而且滿街牆上刷的標語為“批林批孔,反擊右傾翻案風”,所以在老師的教導下,不知“孔老二”為何許人,但必不是好人。現在想來我們老師也未必知道“孔老二”是誰。

文革時期學制短,小學五年,初中高中各兩年,我們鄉村的教師大都老點的初小畢業,十五六歲教書,年輕點的初中生,老師的水平不高,當年我們寫作文偶爾說麻雀在樹上嘰嘰喳喳開會,狗兒好像對我笑之類的會被老師當眾罵個狗血噴頭,同學們嘲笑多日,作文一般都格式化,開頭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某人很累不休息,某同學思想覺悟高,結尾氣壯山河的發誓賭咒,做又紅又專的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之類。

我二哥81年高中畢業,他的書一直存著,84年我初三時因學校缺教材而沒有領到物理書,我翻出他高二的物理課本課後看,薄薄的一本兒,簡單電路圖和磁場圖而已,真沒有我初三的複雜深奧。

時代在變遷,知識永無止境,科學越來越發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思維方式也不斷改變,從當年的讀書無用論,崇拜“白卷英雄”到今天的知識改變命運,學歷優先,教育成為每個家庭的首要大事和最主要的投資形式。

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拿前人的學歷和今天的學歷做比較。


王扶翠


我是78年畢業的初中生。在農村那時沒有學前班,8歲直上一年級。學費一毛錢,一年級上冊第一課是毛主席萬歲。小學五年語文算術為主,每週有一節音樂課,一節毛筆書法課,那時沒有計算機算盤是必須學的。小學得會讀信寫信,每週有半天下地勞動,德智體全面發展。初中二年語文數學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為主,沒有外語。農村人家庭都困難,天熱了赤腳光背去上學,沒有錢買紙和筆,五分錢一張的灰色包紮紙訂成本寫作業。放學就得去地裡拔草拾柴火,和現在無法比,現在的教育資源條件好,學的東西多,父母都識字,俺小時老人都不認字,真的沒法比較。有時候說給孩子聽如果俺上學有現在的條件,俺們那撥人肯吃苦也能考上大學。


用戶與時俱進2682


哎!別討論了,那時國家傷了原氣還沒緩過來那,不過比我們72屆可好多了。我們那時候,造反,看黑幫,拖磚坯,挖防空洞,寫大字報,夏鋤勞動,住工廠勞動,跟工廠工人一同上白班,夜班。每天拿著紅寶書,木頭槍,工宣隊帶著我們天天喊造反有理!打倒這個打倒那個。這麼多年過去了,工宣隊那個女的用桌子腿,大巴掌煽所謂的黑幫,我們正,副校長的情景瀝瀝在目。大家想想,校長都那樣了,學生能啥樣?可恨的十年那,耗去了我們小學及中學!剝奪了我們美好的時光!!!


阿珠379


哪年不盡然。由於文化大革命,致六六屆,六七屆,六八屆三年的當時的初,高中學生一次畢業,一個面向,全部下放農村,農場,支邊。其中只有六六屆畢業生少讀一期,還可算是名副其實的初,高中畢業生。因為過去上小學就實行留級制,甚至競有不愛學習貪玩的學生一連讀了三年小學一年紀才升二年紀。更有七歲入門讀小學,讀到十六歲,小學還沒畢業只能綴學進於辦工廠打工。至於六七屆,六八屆就更少讀了一至兩年書,更要打拆扣,我認為過去的教育制度好,教師敬業,不走後門,一視同仁,全憑學習成績衡量人,幹部真的是人民公樸,共產黨不貪腐,是模範,是先鋒,雖然窮點,苦點,但精神抖摟,心情愉悅,人和人之間盛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社會風氣慰然成風,


天馬5742


是位別是他78年好吧,應該定在67開較為恰當,自文革開始後,停課鬧革命,大串聯已擾亂了正常的學制和學習,67至78年正值十年文革時期,與67市前的教學質量不可同日而語,我一位同姓叔子,(輩長年不長)文革時期讀小學 ,老師叫寫作文,此公照抄報紙,連新華社某年某日電也照抄不誤,一時淪為笑談,是見一斑,本人五歲半入學,小學六年,六二年入初中,期為三年,六五年八離中,念約一年餘,大潮來也,因家父為國軍少校,有頭腦或稍有遠見吧,令吾回家務農,也不參與串聯,至此與學無關聯,今六十有九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