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嘉興一帶第三種婚姻方式-兩頭?

桐鄉蕭霍姿


如何看待嘉興一帶第三種婚姻方式-兩頭?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啥叫“兩頭”?其次,民間為什麼會興起“兩頭”現象?其三,“兩頭”對男女雙方都有哪些好處?最後,“兩頭”式婚姻會不會在未來大行其道?

1、啥叫“兩頭”式婚姻?

其實,所謂“兩頭”式婚姻就是男女雙方,既不是男方娶了女方過門,也不是女方招了男方為上門女婿。男女雙方家裡都預留了小夫妻的住所和生活空間,小夫妻可以在男女雙方家裡輪換居住。也可以自己買房子居住,但是生養的孩子如果是2個就隨男女雙方姓氏各一個,也各隨男女雙方父母撫養。這樣,男女雙方父母都得到贍養,而雙方家庭也各自可以傳宗接代了。

2、民間為什麼會興起“兩頭”現象?

其實,民間之所以會興起兩頭現象。是因為,我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而,作為獨生子女父母,他們需要兒女贍養,而且,需要傳宗接代。而,女兒嫁出去,一般生的孩子隨父姓,這就讓傳宗接代落空。再加上,女孩子嫁出去,將來回來贍養父母往往得不到夫家支持。所以,才發展出“兩頭”式婚姻。

3、“兩頭”對男女雙方都有哪些好處?

兩頭”式婚姻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一方面不用男方支出龐大數目的彩禮錢,減輕了男方的家庭負擔。另一方面,女方雖然結了婚,但沒有離開家庭,作為父母指望女兒贍養得到了滿足。男方也娶了兒媳婦,當然也會在男方家裡居住,男方父母也有了指靠。生的孩子各隨兩家姓氏和歸各家撫養,這樣雙方家庭都能夠傳宗接代,無疑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4、“兩頭”式婚姻會不會在未來大行其道?

實際上,不光是嘉興,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但,這樣的情況會不會衝擊我們傳統的婚姻習慣,被越來越多人效仿呢?小編相信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為,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相當龐大,但國人傳統思維和習慣還是根深蒂固。比如說,傳宗接代思想。還有一個就是雙方老人的贍養問題。如果不能在大眾模式下得到解決,那麼民間的新思維和解決方式將會鋪展開來。


聚焦三農熱點說


我老婆海寧人,知道這事。如果女方家條件比男方家好,這時小夫妻關係受女方家長影響比較大。如果女方不依仗經濟力量反而比較隨和,則小夫妻壓力較小,大家小家容易平安相處。但如依仗經濟比較強勢,則關係容易緊張。至於小夫妻能否過下去,則決定於小夫妻的女方。如女方能考慮男方感受,並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態度,則夫妻關係存,如一味順從父母,則夫妻關係亡。因為真正兩頭是很難的,由於三方住地距離以及其它原因,兩頭是不可能平衡的。特別是與一方家長同住,另一方肯定少顧到的,這時不同住這方如不大度,關係就準處。另如同住女方家,男方家更要大度,中國人習慣住女家叫上門,對男方壓力挺大,雙方都要小心,大度,否則小夫妻關係真是難處理。


ChenJL1162262106


我本人就是嘉興人。 而且我也是文中說所的兩頭。 先說說這個現象的起源,當年政府為了解決人口過多資源不夠分配的情況。提出了計劃生育這個政策。當時8幾年開始,政策是城鎮戶口不管男女只能生一胎,農村如果生了女兒還可以再生一胎,如果是兒子那就到此為止。加上這邊計劃生育執行比較嚴格,我們村裡跟我一樣大的有2個孩子的家庭很少。加上這邊當時生活水平也低下,生孩子的慾望不高。還有很多隻生了一個女兒的人家也沒再要孩子。 可想而知等到這批小孩長大了以後,出現了以前沒有的情況。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歷來都是男婚女嫁。但是現在情況有所不同,獨生女嫁了之後家裡就剩下2個老人。你讓他們老年之後如何依靠。你會說不是還有女兒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古就有這個說法。這就出現了現在所說的情況。 然後就興起了兩頭住的風俗。其實就是不娶不嫁,男女雙方家裡都會準備結婚的房間以供居住。然後只有獨生女的一方一般會要求二胎跟女方姓(其實還有一個政策在全面二孩之前就有就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然後彩禮什麼都不送,陪嫁也沒有,自己的親戚自己宴請。 總而言之就是就是在傳統意識上面覺得女兒嫁出去就靠不住了,現在用這種方式覺得也沒嫁出去,家裡的姓氏也沒有斷絕。 變成了兩個大家併成了一個小家,如果不生二胎就是421家庭。 當然你會說獨生女可以招上門女婿,都是獨生子誰來上門你家有皇位繼承嗎。獨生子想討老婆,但是獨生女也不願離開父母。 所以2頭也是無奈的選擇不是辦法的辦法


衣諾芊金羽絨服


我是海寧人,我也是兩頭的,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我們嘉興地區嚴格執行了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大家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就生了這一個孩子,先不說嫁不嫁娶不娶了,養四個老人是必然選擇,我們沒有別的出路,既然男女平等的,那還有什麼重男輕女的思想,說實話我的親戚朋友中重男思想少於重女思想,大都覺得女孩適合養老,老了穿新的吃香的,女兒貼心,至於孩子姓氏問題,我父母都認為孩子都應該跟爸爸姓的,所以我家孩子跟我老公姓的,現在為了搶孩子姓鬧矛盾的我周邊聽過來不多,20年前是比較多的,現在不太會了,我們都認為孩子父母決定自己孩子的姓氏,隔代的爺爺奶奶沒資格


家有小棉


嘉興很常見啊,不止嘉興就所有獨生女而言,自己家就一個女兒,父母生病住院?女兒女婿會不管?嘉興各縣市包括農村的獨生子女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有養老金的,農村戶口沒有養老金的,每月也有其他養老補貼的。我們家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我爸還沒到年齡退休,其他三個都領退休金了,也在工作,還有房租可以收。主要的不是經濟壓力,只是以後如果老人病了,沒人照顧是真的,沒人輪流看護,這就是現實。


ヾヾヾ顧


我自己本身是兩頭的,從女方來說,如果將來我的女兒結婚一定不同意兩頭,因為弊端大於利端,因為肯兩頭的男方家庭條件是不好的,好的是不願意的,彩禮沒有,房子裝修都是女方出,男方買車自己開,然後是生兩個孩子,本身說好一家一個,男方要第一個,結果第一胎女孩,公婆心理不平衡,生二胎又鬧矛盾。姓是一戶一家,兩個孩子全是女方老人幫忙帶,住女方家,因為兩個孩子的壓力,岳父岳母還貼補開銷。反而男方父母不用出錢不用出力,簡直比嫁女兒還要好,因為不用給嫁妝,建議女孩子不要兩頭。利端就是不用和公婆住在一起,減少矛盾發生,除此之外,別無優點。


歡小貓


這種還有專屬叫法“兩頭”???好吧,第一次聽說,我是江蘇南通的,已婚四年,娶的。結婚四年,有三年零三百六十天住老婆家的(和岳父母合住的)這個有沒有什麼專屬叫法???我覺得很搞笑啊。難道“男婚女嫁”這個詞要改成“男不算婚,女不算嫁”?婚姻是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結合”,而新婚的夫婦則是“橋樑”。我們這代的獨生子,不管是娶還是入贅,你都要負擔四位甚至八位老人(雙方的爺爺奶奶)這是責任和義務,難道你“不算嫁也不算娶”就可以不負擔或者少負擔?如果這麼做只是為了不來往彩禮,那他們以後肯定會因為其他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我始終認為只要真有感情在,其他真的不是問題,彩禮,去哪家過年什麼的都是藉口。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啊。

  1. 先說彩禮,一般男方出的禮金,女方不會全拿的,會退一部分的(就比如我,四年前,我們這的彩禮一般是18w8左右,我家出了22w8,然後退回來12w8,就拿了10w,然後拿這10w置辦嫁妝,剩下的全給我老婆了)這種男方一般跟當地的平均水平差不多就行了,畢竟女方家也要“面子”,但如果男方家實在經濟條件差,女方也不必去苛責啊,你是嫁女兒不是賣女兒,何必為了這些傷了和氣,那你要真這麼在意,直接退婚 啊,還沒結就為這種事情鬧的不開心,以後但凡除了家庭矛盾,這些陳年往事都有可能被翻出來,何必呢???(這時候“橋樑”就要做雙方的工作啊)


  2. 再說去哪家過年,孩子跟誰姓。錢都不是事了,這些還能是什麼事呢?可以今年去我家,明年去你家,或者乾脆接來一起過啊。(還是比如我,平時不管是我爸媽還是岳父岳母過生日,大家一起啊,誰生日一起去誰家吃飯或者一起下館子啊。“兩頭”了難道生日之類的還各過各的?)至於孩子的姓,不管跟男方姓還是女方姓,都是你們兩家人的寶,難道跟女方姓了就不是男方的種?跟男方姓了難道女方以後的家產就直接給外人?這種要麼是矯情要麼“橋樑”擔不起橋樑的責任。

總之,家庭是講感情的地方,感情到位了,什麼事不能溝通,不能商量,不能彼此體諒?沒有感情,沒有溝通商量,沒有體諒,就算結了婚又能怎樣?真的“相敬如賓”不是很可悲嗎?所以,與其攪盡腦袋去想什麼幾頭幾頭的,不如根據自己婚姻面對的實際問題,坦白,溝通來的幸福。

想靜靜的皮卡丘


這種情況,在嘉興還是不多見的,都是有婚房才結婚,這種2家住的情況,我沒有見到過,可以住婆家,住孃家的還是沒有過。

婚姻風俗習慣還是傳承下來的,在嘉興一帶,沒有什麼彩禮,一般男方買房,女方家電,汽車,當然也有女方嫁到男方,和婆婆一起生活。

我覺得還會兩面一起住的,比較少,當然生2個孩子,一個和父親,一個跟母親姓,還是比較多的,只要商量好了,也沒有問題,畢竟嘉興人比較開明的。


清請情感


所以從根源上走起,找對象直接不找獨生女不就好了,雖然現在大部分獨生女,但是你們自己也可以選擇。不過一般願意兩頭的大部分是因為男方條件一般,或者女方長得特別好看或者條件特別好。只有小部分是兩邊都不錯的。這只是為了保障雙方父母老有所依的一種權衡的辦法。說到買房了搬出去住,這個顯然也是不可能得。現在小年輕帶兩個孩子,誰有這個精力?都懶


默唸星空下的話語


其實這種比較新穎的婚戀習俗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兩家各自不嫁不娶,但又能組成一個和和美美的新家庭,最後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男方姓,一個隨女方姓。

既實現了兒女雙全的好事,又能給兩頭延續香火,互不侵擾也不互施壓力,也是新時代應該被更多地區學習效仿的楷模,這種婚俗的最大好處在於,完美避開了考驗人性。

一個日本作家曾說,這世上最無法直視的東西有兩樣,一樣是太陽,一樣是人心。你以為結婚成家,自己能拿彩禮不虧孃家人,然後嫁進有房有車的男方家裡就幸福無憂了?

不要太天真,指不定你公婆早就覺得吃虧,婚後對你百般不滿各種挑刺呢!生不出兒子、不會做家事、對婆家不夠盡孝……到時你做什麼都成了罪過,所以女人其實是婚姻中最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婚前看似收彩禮要房車,風光嫁人的背後也必然得擔得起代價,更何況前期投資成本越大的南方家庭,婚後對女方的各種要求和刁難也會升級,之前跟你素不相識的家庭,能白白為你傾盡家財讓你佔盡便宜?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所以婚姻講求雙方平等互利更加重要,誰也別佔誰的便宜,生兩個孩子一家隨一個也很公平,孃家婆家兩頭走動也能減少衝突。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矛盾,無非就是合作不公平,一方心裡有芥蒂。婚姻雖然複雜,但也逃不出這個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只要能在不考驗人性的前提下,明白婚姻的本質不過就是讓兩家都高興,那什麼形式就都不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