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物】華北抗日聯軍冀東第一支隊司令員王平陸

點擊方誌河北關注我們

瞭解河北省情

華北抗日聯軍冀東第一支隊司令員王平陸

【河北人物】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
【河北人物】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

王平陸

【河北人物】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

王平陸(1902—1938.1.8),原名高永祥,遷西縣上梨樹峪(原屬遷安縣)人。早年曾在中東鐵路做工,因有機會和蘇聯人接觸,從中瞭解到不少有關十月革命的情況,同時閱讀了大量書籍,懂得了翻身求解放的道理。“九一八事變”後,辭職還鄉,利用走親訪友等機會進行革命宣傳,在家鄉人民當中產生了較大影響。1932年2月,經張仲三、高存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化名王平陸。

1933年6月,中共京東特委軍事特派員、京東禦侮救亡總會主任兼軍事部長李運昌來到遷安,組織發動農民暴動。王平陸當選為中共遷安縣委委員,積極協助李運昌組織、訓練游擊隊,他家成為特委和具委組織暴動的秘密據點。1934年1月23日夜,150餘名暴動隊員集合在上梨樹峪村,宣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京東遊擊隊”,舉行暴動,打出鑲有“鐮刀、錘子”的紅旗,並提出:“抗捐抗稅抗債抗團費”“奪取土豪地主反革命武裝”等口號。暴動隊伍很快發展到400餘人。但由於反動勢力過於強大,京東遊擊隊在青山口被敵擊潰。暴動失敗後,他輾轉於灤河南、黑窪等地,收攏失散的隊員。不久,根據中共京東特委的指示,重新組建遷安縣委,由他任京東特委委員兼遷安縣委書記。他一面在遷安宣傳發動群眾,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一面到樂亭、灤縣、豐潤、遵化、興隆等地聯絡,推動工作,努力為武裝抗日積蓄力量。他還受特委派遣,到冀熱邊農民抗日武裝孫永勤部開展工作,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策略,對孫永勤將“民眾軍”改編為“抗日救國軍”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935年,他擔任中共冀熱邊特委書記後,與閻達開、魏春波、李子光、韓東征等一道,經過艱苦努力,逐步恢復了灤河南北黨的基層支部,溝通了冀熱邊各縣之間的組織聯繫。華北人民武裝自衛會成立後,他又兼任冀東分會常委職務,廣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貫徹“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1937年10月,李運昌回到冀東任冀熱邊特委書記,王平陸改任特委軍事部長,堅決貫徹執行黨在冀熱邊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方針,奔走各地,爭取上層人物和民團武裝,擴大抗日組織,舉辦抗日遊擊隊幹部訓練班。同年12月,他參加了冀熱邊特委在灤縣多餘屯召開的冀東10縣人民抗日代表會議。會上,他堅決擁護會議決定,接受了率先組織隊伍,在遷(安)、遵(化)一帶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的任務。會後,立即調集黨員和抗日自衛會骨幹30餘人創建了“華北抗日聯軍冀東第一支隊”,任司令員。支隊集合後,12月30日,開至遷(安)遵(化)交界的茅山諸樂寺,收繳了兩名團丁的槍支,又連夜出擊,包圍了一所偽團局,將30多名團丁全部繳械。之後,支隊連夜返回遷安上梨樹峪村,經研究,確定了攻打清河沿日本侵略軍關卡的目標。1938年1月7日,戰鬥打響後,他一馬當先,衝在前面,不幸身負重傷,次日壯烈犧牲,年僅36歲。

【河北人物】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