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第一碑!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

——————江蘇書協——————

西安碑林第一碑:

唐玄宗隸書《石臺孝經碑》

李隆基(685-762),唐朝皇帝,712年9月8日至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諡“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玄宗在位後期爆發安史之亂,從此唐朝國勢走向衰落。

西安碑林第一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

《書小史》中稱李隆基“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好圖書,工八分章草,豐偉英特。”多才多藝,善音律,又能詩,工隸書、行書,玄宗書法與太宗齊名。其書法豐厚腴美,給人行行淳厚之感,在唐代書法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唐竇臮《述書賦》雲:“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吐風,筆為海而吞鯨。” 黃山谷稱:“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之風”。《古今法書苑》雲:“唐明皇工八分章草,豐茂英特。”

西安碑林第一碑!

傳世的碑刻有《紀泰山銘》、《慶唐觀紀聖銘》、《石臺孝經》,楷書有《賜虞正道勅》,行書有《蓋州刺史張敬忠勅書》與墨跡《鶺鴒頌》等。

西安碑林第一碑!

《石臺孝經》刻於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解並書寫。李亨篆額。高620釐米,共4面,每面寬120釐米。書法工整,字跡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塊黑色細石合成,方額、蓋石、頂上等均做了非常藝術化的處理,碑下有三層石臺階,故稱《石臺孝經》。

西安碑林第一碑!

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央的石臺孝經碑雕鑿於唐玄宗開元年間,留下了兩位帝王的四種字體,記錄了唐時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為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千古愛情佳話拉開了序幕。

西安碑林第一碑!

“人們通常稱石臺孝經碑為西安碑林第一碑。這不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於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經》;唐玄宗以隸書抄寫;由唐肅宗題寫碑額。”石臺孝經碑造型極富特色,稱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氣派的一方頂天立地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

公元713年,臨淄王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黃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言難順”之諱,以確保帝位,他宣佈以“孝”治天下。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並於第二年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

西安碑林第一碑!

據說當年,唐玄宗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致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份。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西安碑林第一碑!西安碑林第一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西安碑林第一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西安碑林第一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西安碑林第一碑!
西安碑林第一碑!西安碑林第一碑!

李隆基隸書《石臺孝經》拓本

天寶四年(745)刻,現藏西安碑林。

版權說明:本平臺以傳播書法知識為宗旨,圖文源自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

往期精彩

,同樣不容錯過!

  1. 書法是每個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2. 中國1000年前的狀元文,秒殺當今世界所有雞湯!

  3. 臨帖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4. 窮養富養,最貴不過教養!

  5. 蘇東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6.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電子作品集,107件作品震撼來襲!

  7. 書法即修養,修養即人生

  8. 為什麼藝術教育無法被替代?

  9. 最好的生活:杯中有茶,口袋有錢,手中有書

  10. 60個漢字,洞穿中國文化,道出人生智慧!

  11. 24節氣茶單,夠用一整年,趕快收藏!

  12. 書法100問,初學者必看!

  13. 別再歐式、美式了,這才是中國人專屬的奢華!

  14. 新版1-12年級必背古詩文209篇(附音頻)趕緊收藏吧!

  15. 中國最全的老家規,這就是教養!

  16.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

  17. 書法,如何寫出味道?

  18. 最適合在書房靜聽的20首經典曲子

  19. 《蘭亭序》單字示範動態圖,宜教宜學!

  20. 國學常識150題(含答案),趕快收藏學習吧。

江蘇書協

打造專業書法微雜誌

歡迎轉載轉發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