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北京时间今天零点50分左右,80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遇了大火。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事情发生在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并在随后几个小时继续燃烧。

那个标志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火中倒塌,屋顶焚毁了2/3。

目前火情已经得到控制,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转移和保护里面的珍贵文物。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是法国最早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曾经的巴黎圣母院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孩子去过巴黎圣母院,有的则通过读雨果的小说认识了巴黎圣母院。不管如何,今天,我们一起纪念她。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建筑奇迹与欧洲历史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巴黎的四大地标之一。对巴黎人来说,建造教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荣耀上帝,也是建造生活本身。巴黎圣母院就是法国人精神的象征。巴黎圣母院几乎见证了整个法兰西的历史。

而对于初到法国的人,不参观巴黎圣母院,就不能算真正地到过法国,因为巴黎圣母院寄托了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说是法国人的灵魂都丝毫不为过。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除了雨果的同名文学作品之外,还因为它是哥特式教堂的鼻祖。什么是哥特式教堂呢?我们先来看看教堂模型:它是一个十字架结构,十字交叉的下方就是圣坛所在。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始建于1163年,建造完成于13世纪,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整座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

在13世纪这个伟大的主教堂时代,法国是欧洲最富有的、最重要的国家,起源于法国的哥特式主教堂建筑样式很快沿着商路传遍西欧,被德国和英国争相模仿运用,成了法国人心中的骄傲。

十字架交叉的上方竖着一座又尖又细的塔,这就是哥特式教堂很明显的一个标志:人们希望通过那高耸入云的尖塔来拉近和上帝的距离。

在十字架主体教堂的四周,有非常多弯弯的横条,叫飞扶壁,这也是哥特式教堂所独有的。

整个巴黎圣母院几乎没有墙体,都是靠这些飞扶壁和肋拱承重,所以结构很轻盈,教堂主体可以造得很高,内部也非常有空间感。

巴黎圣母院有左右两个钟楼,其中左边那个开放给游客的,虽然400多级螺旋台阶会让人爬到腿软,但顶上的怪兽走廊绝对值得你拼命一把!

这些可爱的小怪兽们,俯视着巴黎。

最有名的下面图片里这只“我要静静”版小怪兽。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其实这些小怪兽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是后来的法国建筑家Viollet-le-Duc整修圣母院的时候奇思妙想加上去的。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让孩子从名著里认识巴黎圣母院

座落于西岱岛上的这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已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经由大文豪雨果的精心渲染,她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建筑物,更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标记和符号。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处处体现了作者所钟情的“美丑”对照信念。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在作家雨果的细腻生动的描画下,犹如一幅壮丽斑斓的巴黎风情画,也仿佛是一副善与恶,美与丑交织的扣人心弦的画卷。

小说中描述的故事主要是围绕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吉卜赛女孩爱斯梅拉达、近卫队队长弗比斯四个主要人物展开的。

美丽与丑陋,善良与卑鄙,人心的险恶,世间百态,纷纷在巴黎圣母院这个大舞台上登台、表演、谢幕,营造了浪漫凄美的舞台效果,演绎了无比精彩的剧情。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白驹过隙,岁月流转,这个悲剧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书中还收罗了法国社会丰富的风俗民情,记录了社会变革和阶层之间的激烈争斗。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窗口,里面都有一个世界。阅读这本小说,你会感受到那风云迭起的历史画卷,由此加深对法国历史的认知和感受。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今日,和孩子一起纪念她

800岁的巴黎圣母院见证过法国的起伏兴衰,她是法国精神的象征,她是法国文化的化身。她经过了法国和欧洲形形色色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但可能从没有人想过的是,在和平年代的2019年的4月15日,巴黎圣母院会在熊熊火焰中折顶。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雨果 《巴黎圣母院》


80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纪念这一艺术瑰宝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带孩子在书籍中认识那个辉煌而美妙的巴黎圣母院吧,相信在修缮后,我们依旧能带着梦,去重新认识这个带着故事与记忆的巴黎圣母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91读好书(ID: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