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隨著華為這個名字近幾年在手機市場上漸漸響亮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了華為手機,華為也從國內走向了國際,剛剛發佈的P30更是讓華為的名字響徹全球。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不過華為最初並不重視終端業務,一般都是主營系統設備,真正讓華為收到刺激,並開始重視終端業務的,正是現在已經沒人用的小靈通。當初UT斯達康由於小靈通業務一時風光無限,並準備進入華為的地盤,捆綁銷售軟交換、光網絡和無線產品,一下引起了華為的警覺。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華為對UT斯達康做了利潤分析,發現小靈通業務竟佔了UT利潤的130%,為了打擊UT的利潤,華為拿出2億做小靈通業務,當初的要求是,不準暴利,也不準虧本,自己養活自己,滾動發展。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由於與運營商長期的合作關係,華為輕而易舉拿下了運營商渠道,華為小靈通手機的市場佔有率就從5%增長到了25%,也是由於華為的參與,小靈通的平均單價由1500元直線下降到了500元左右,擠佔了UT大部分的利潤,使UT走上了下坡路。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2007年,第一代的iPhone面世,華為也嗅到了這其中的商機,從2009-2011年,華為大力推廣千元智能機,這也使得華為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低端機的形象示人。不過低端歸低端,實打實的市場被華為啃了下來。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至此,華為手機給自己的發展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步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使得華為最終打造出了使用自主研發的麒麟980處理器,DXO榜單排行第一,50倍超長變焦的華為P30 Pro,這是華為堅持不懈的努力所換來的最好回報。

15年前,華為的第一部“手機”長這模樣,連SIM卡槽都沒有

希望華為能在今後繼續保持創新的勢頭,實現餘承東提出的“華為全球第一,榮耀國內前二”的遠大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