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


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

憑藉電商業務起家的亞馬遜,或許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中國踢到鐵板。以至於電商業務最受關注的時刻,竟是按下“停止鍵”的時刻。

今日,亞馬遜終於對近日“關閉中國電商業務”的傳聞,做出回應,宣佈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

一時之間,“亞馬遜折戟中國”的說法被不少人所認同,但事實上,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並不等同於亞馬遜全面退出中國,電商業務的中國故事,將由其他業務接棒。

緋聞中的亞馬遜電商業務

對於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的去留,最早可追溯到今年2月。

當時,據《財經》雜誌報道,網易考拉將合併亞馬遜中國的海外購業務。該計劃由網易考拉主動發起並推進,歷時數月,雙方或採取換股方式。亞馬遜中國與網易考拉方面,紛紛表示不予置評。

隨後,4月17日,有自媒體報道稱,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將於本週宣佈退出中國,一些亞馬遜中國員工已開始找工作。不過,Kindle和跨境貿易業務將被保留,其餘業務全部裁撤。亞馬遜中國方面對此並未做出回應,僅客服對外表示,暫不清楚。

今日早些時候,亞馬遜中國的一系列傳聞再度引發中外媒體的關注。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消息報道稱,亞馬遜準備關閉中國電商業務。路透社也報道稱,有中國賣家已經收到亞馬遜通知,從7月18日起將不再運營中國國內市場業務並停止向商戶提供服務;有意繼續從事海外銷售業務的賣家可入駐海外購。

同時,多名知情人士對燃財經表示,亞馬遜中國即將宣佈裁撤中國電商業務,包括亞馬遜國內的自營、第三方賣家、保稅倉業務等,預計在未來的2到3個月之內結束。

而亞馬遜中國的“緋聞”還在繼續,範疇也從裁撤業務轉向了高管。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今日上午11時,亞馬遜中國區召集各部門員工開會,正式宣佈了公司將進行業務調整和裁員的消息。亞馬遜一名高管透露,亞馬遜中國區總裁張文翊將離職。美籍華裔張文翊於2013年5月加入亞馬遜,擔任全球副總裁,2016年4月接任亞馬遜中國新任總裁,全面接管亞馬遜中國的電商業務以及Kindle在華業務。

直到今日下午,亞馬遜中國正式對外宣佈,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才讓近日以來的諸多猜測,得以平息。

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故事還在繼續

但對於亞馬遜中國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的解讀,還在繼續。眾說紛紜之時,“敗走中國”佔據主流。可第三方賣家服務之於亞馬遜中國,僅是業務的一隅,如果從中國電商市場份額的角度來書,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因此而將它視為亞馬遜退出中國的信號,未免過於誇大。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雖優勢不再,但其對電商的佈局給用戶、甚至是給行業都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眾所周知,自2004年亞馬遜入華以來,不斷加大對物流的投入,試圖通過自營產品、自建倉儲來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

之於用戶,是網購的便利性以及服務的親切性;之於行業,其中蘊含的現代化、機械式配備,以及倉庫的管理模式,讓參觀過的人員為之驚訝,此後物流與人性化服務,便成為電商平臺不斷重視的一個環節。

何況,亞馬遜中國從未停下自己擴張的腳步,在電商業務之外,它也在不斷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官方資料顯示,亞馬遜中國目前已大致形成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以亞馬遜海外購和亞馬遜全球開店為中心)、亞馬遜閱讀(涵蓋紙書、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等)、亞馬遜物流運營和亞馬遜雲計算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除物流之外,其他均有成績可展示。

其中,跨境電商可以說是亞馬遜中國的重要目標,甚至多次公開表態跨境電商是其在中國的核心戰略之一。而跨境電商顯然也對得起亞馬遜中國的期待,尤其在“全球開店”方面。公開信息顯示,自2012年進入中國以來,已幫助數十萬中國第三方賣家成功上線亞馬遜全球12個站點。

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

4月10日,亞馬遜全球開店“杭州跨境電商園”正式落地並投入使用,亞馬遜中國方面宣稱將藉此機會,培育一批“亞馬遜全球開店杭州品牌50強”企業。今日,“寧波跨境電商園”也宣佈落地並投入使用。這距離亞馬遜中國此前提出的打造廈門、杭州、寧波三座電商園一事,已經完成了兩個目標。

儘管在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與全球開店的目標略有相同,但目前阿里還在主攻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亞馬遜中國背後也有亞馬遜全球市場作為倚仗,在“全球開店”業務方面,亞馬遜存在一定優勢。

而在跨境電商方面,亞馬遜海外購以及其Prime會員則一直在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海外正品。據亞馬遜中國於今年1月發佈的2018跨境網購消費大數據顯示,亞馬遜海外購2018全年銷售額和訂單量均突破歷史新高,併成為消費者網購高品質海外正品的首選平臺之一。

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

當然,消費者熟悉的Kindle也是亞馬遜中國的另一張王牌,亞馬遜中國方面曾透露,早在2016年年底,Kindle在中國的銷量就已經超過美國總部,中國也因此成為亞馬遜全球最大的Kindle設備銷售市場。以至於小米在不久前推出自己的閱讀器時,其是否能撼動Kindle的王者之位,始終是畫個問號。

這也就使得,亞馬遜中國在宣佈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的同時,還強調,亞馬遜稱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言下之意,便是亞馬遜絕不會放棄講述中國故事。

對於企業來說,斬去優勢不足的業務,及時止損,並聚焦更具潛力的業務,時有發生。亞馬遜也是如此,一直在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發展戰略。

何況,磨刀不誤砍柴工,亞馬遜此前披露的財報也證明了自己在戰略調整上的正確性。財報顯示,2018年,亞馬遜年營收同比增長31%至2328.87億美元,首次超出2000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32%至100.73億美元,首次突破100億美元。

在亞馬遜電商業務退出中國的消息於昨日出現之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亞馬遜股票卻走勢良好,報收於1864.82美元。

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但亞馬遜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

因此,亞馬遜中國宣佈關閉第三方賣家服務,也是為可持續發展而考慮。而說它全面退出中國的人,也可以停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