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在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之中,以蒙古崛起滅金並宋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主角人物郭靖的成長曆程。最初,郭靖的父親郭嘯天被完顏洪烈致使段天德所殺,郭靖為了報父仇遂幫助蒙古攻打金國,但是最後當郭靖得知成吉思汗的最終目的並不僅僅是消滅金國,而是對南宋也有覬覦之心的時候,郭靖則成長為一個力圖保全南宋,抗拒蒙古大軍的大英雄,率領江湖武林人士在襄陽聯合南宋官兵抵禦蒙古的入侵。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可以說,射鵰英雄傳中主人公郭靖的心路歷程有一個從小義(報父仇)到大義(保全國家)的昇華過程。或許很多讀者都不禁想問,在真實的歷史中,當蒙古大軍南下滅宋之時,有沒有出現像郭靖這樣的大英雄呢?其實根據宋史記載,面對蒙古人的進攻,南宋還真有一員名將在襄陽拒守長達六年之久,並對此粉碎蒙古人攻佔襄陽的圖謀,不過南宋這員名將最終的結局和小說中郭靖大為不同,成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根據宋史記載,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蒙古大軍為了消滅南宋,對南宋軍事防禦體系的重鎮襄陽發起了圍攻,當時南宋駐守襄陽城的主將是呂文煥。呂文煥早年就投身在南宋軍隊之中,是一個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將領,他一生的志向就是“屏蔽於東南、馳驅於西北”。意思是不僅要保全南宋江山社稷,而且要用兵於西北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封狼居胥,可以見呂文煥的志向非常遠大,有民族英雄的潛質。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襄陽城城高池深,蒙古人屢次發動攻城戰但均以失敗而告終,只得採取長期圍困的策略,想要將南宋襄陽守軍完全困死,帶糧草耗盡的那一刻,在兵不血刃地南下襄陽城。面對圍城困境,主將呂文煥並沒有喪失鬥爭,他不甘心於坐以待斃,一方面不斷髮信給南宋朝廷,請求派兵救援;另一方面則多次主動出擊進行騷擾,以求打開生門,迫使蒙古大軍撤圍。但是,由於當時南宋朝廷奸臣當道,不僅不派兵救援呂文煥,而且還懷疑他有異志。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最終,在苦苦堅持六年之久之後,隨著襄陽城內物資日益匱乏,呂文煥的信心有所動搖了,他不明白自己要保全的是怎樣一個朝廷。但最終擊垮呂文煥的是,與襄陽互為犄角的樊城的陷落。樊城被蒙古大軍攻佔之後,蒙古實施了殘酷血腥的報復,將樊城全城百姓屠戮殆盡。呂文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悲憤不已。此時,蒙古大軍向襄陽城內的守軍發來了消息,如果不主動獻降而出,那麼樊城就是襄陽的前車之鑑。在這樣的情況下,呂文煥為了保全一城百姓,遂與蒙古大軍達成協議,主動投降了蒙古,成為了一個投降將領。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是誰?或許是這個頗具爭議的南宋名將

有一件事情要說一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虜之後寧死不降,蒙古統治者曾派呂文煥去勸降文天祥。當時,文天祥大罵呂文煥貪生怕死、賣國求榮,是一個奸臣敗類。而呂文煥僅僅說了六個字就轉身離開,這六個字是“襄陽六年不救”。不管怎麼說,呂文煥都是歷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南宋的奸臣,有人說是對得起南宋朝廷。不過從呂文煥堅守襄陽六年的情況來看,與射鵰英雄傳中的主人公郭靖倒有幾分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呂文煥投降了,而大俠郭靖犧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