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

【2019】總第321期

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

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關於多爾袞,當時有親眼看過他的日本人竹內藤右衛門在《韃靼漂流記》中這樣描寫——“《……他是皇帝的叔父,是一位年紀在三十四五歲,身材瘦長,留有美髯,皮膚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銳利的人。他是皇帝下面第一個有地位的人,其他各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有什麼事情都不能隨便參見。趁他上街的時候,我們這些人藉機會參見。街上的行人都得匍匐在地,不許抬頭仰視。 可是對我們,他卻是一個和藹和容易接近的人。他的態度很溫和,在問我們問話時,柔聲細語的。”這段文字,我們可以視為多爾袞的影視的特寫鏡頭,沒有比它更準確、生動、形象地再現多從這個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多爾袞是個大帥哥。只是年紀上,竹內藤右衛門多說了3歲,多爾袞那年其實只有32歲。為什麼多爾袞要被多寫了3歲呢?我想至少有兩個原因,一、他身體不好,二他生得老成。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曾公開說多爾袞“有病無福”雖然帶有詛咒情緒,但足見多爾袞身體不好至少在宮內不是密秘。

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

另外,他有十多個王妃,竟一個子女也沒有,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身體不好,即是豪格說的“有病無福”

關於他的死,官書是這樣說的,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清實錄》說得特別簡略:“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似乎詳細了一些,“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 “十二月初七日,宿喀喇城((古北口外))。是日,皇父攝政王病重歇息。初九日,戊子,戌時,皇父攝政王猝崩。”

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

正史中好像也就是這些,特別缺乏細節。明末清初談遷在他的《北遊錄》裡補充了一個細節,就是騎馬“墜馬而死”補充得完美與否不知,但是卻把想像空間拉大了。堂堂滿洲第一巴圖魯,居然會“墜馬而死”?於是,有人就此繼續“補充”,說是摔傷後,太醫用藥了,然後就死了。結論,是有人害死了他。甚至說兇手就是孝莊、順治母子。中看是中看了一些,但也不過就是三四流偵探小說或清宮戲的水平。沒有來處的歷史細節,一般可以視為虛假信息。

這次塞北狩獵,應該是多爾袞逝世的誘因。從《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看,他是“身體欠安”才出來的,又逢冬天,病情加重,似在情理之中。有人推測是腦溢血,有人推測是得了上一年致他弟弟多鐸以死的天花,似乎也都有理。總得來講,兩種都比太醫奉旨下毒要像點樣子。

在順治七年冬天的時候,多爾袞依然威威赫赫,不會有人敢動他。況且,毒害之說也低估了孝莊、順治的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