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位我認識的前輩曾經跟我說過哲學家周國平的一句經典名言: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這句話蘊含的意義太深刻了。

仔細想來,熟悉的地方真的沒有什麼風景。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天天看到的是同樣的景緻,一切都太熟悉了。即使有再美麗的風景,在他看來也再平凡不過了。住在城市裡的人很羨慕鄉村的美麗和寧靜,在城裡人看來,鄉村有許多城裡想看也看不到得景色,小橋流水人家,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處處都有美麗的風景。而對鄉村的人來說,這些再熟悉莫過了,清風明月,山水草木,自然界在他們漫長的生活裡,早已沒有風景的含義,而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東西了。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住在上海的人,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城隍廟,豫園等風景名勝區對他們來說如數家珍,已經很熟悉了,早已淡化了風景的概念,可每天到這些景點遊覽的人仍趨之若騖,絡繹不絕,因為對別人來說,這些就是很美麗的風景。住在北京的人,我想故宮對他們來說也不算是什麼風景了,所以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人有時候也是很矛盾的。一個人原本生活在一個地方,工作在一個單位很好的,周圍的環境和各方面的關係都不錯,而且還有發展或者深造的機會,可人往往就是對這種按部就班,週而復始,平靜的如一潭死水的生活感到疲憊和倦怠。沒有了挑戰,失去了激情;沒有了競爭,失去了鬥志;沒有了挫折,失去了創新。感覺生活太平淡了,生命太平凡了,自己的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理想得不到實現,才華被湮沒,銳氣被削弱,意志被消磨,所以厭倦了這樣舒服但很空虛的日子。於是想到了離開,想到了遠行,想到了去另一個地方,尋找另一片風景。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不是厄運,不是失業,而是精神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在一個地方,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再激怒你,這時,你就需要去尋找另外的風景了。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不斷在追求高尚,掙脫庸俗,純潔心靈,陶冶情操,淨化靈魂,昇華自己。其實,究其根源,也是因為熟悉的地方已沒有風景了。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