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而属于利用好互联网的公司。”

10月11日,马云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在演讲中发表了上述观点。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此前,马云的“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将是新零售的时代”之观点,已彻底表明了阿里巴巴意欲转型为技术型公司的决心。今天,马云也在不无调侃地表示“中国互联网界,阿里巴巴被认为是技术实力最弱的公司”后,直言“阿里巴巴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成就,我为阿里巴巴拥有2.5万工程师和科学家而骄傲”。

同时,阿里巴巴在今天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将建立承载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实体科研组织——“阿里巴巴达摩院”。

“达摩院”一词为DAMO的音译,其全称为“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探索、冒险、动力和远景研究院)。马云表示,未来阿里巴巴将为达摩院投入1000亿元启动资金。这一数据,甚至可以比肩一部分国立科研机构的投入。如根据中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科学院2017年部门预算》,中科院2017年初部门预算总额为655.76亿元。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达摩院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分别为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实验室以及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最后那个部分,就是把阿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开出来,并邀请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参与解决。

而在科研方向方面,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人机自然交互、网络安全、视觉计算、基础算法、传感器技术、机器学习、芯片技术、嵌入式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将涵盖机器智能、金融科技、智联网等产业领域。

这家由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担任首任院长的科研机构,也在此前组建了星光璀璨的“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包括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Michael I. Jordan,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美国工程院院士、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Henry M. Levy,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凯等多位知名学者。

目前,这家承载着“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式构想的科研机构,已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亚洲达摩院、欧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并在北京、杭州、圣马特奥、新加坡、莫斯科、贝尔维尤等地设立各种研究方向的实验机构。

在演讲中,马云还给达摩院设定了三个原则,分别是达摩院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长、达摩院要服务全世界以及达摩院要面向未来、解决人类的问题。根据马云的设想,“未来阿里巴巴的利润来自技术,而不是规模,未来市场规模不是靠预算,而是靠创新。”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以下为马云演讲内容节选:

跟微软研究院不一样的研究院

我昨天下午跟13位科学家进行了交流。

中国互联网界,阿里巴巴被认为是技术实力最弱的公司。我确实不懂技术,承认不懂技术不丢人,不懂装懂才丢人。

我们内部不允许吹两个牛,第一是技术强大,第二是服务做得好。但是18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停下对技术的投入。

王坚说由于我们的商业做的太好,掩盖了背后的技术。我认同。阿里巴巴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成就。我为阿里巴巴拥有2.5万工程师和科学家而骄傲。

阿里巴巴成立前十年,我不允许内部提成立研究院。因为大部分公司研而不发。我们要做,就跟微软研究院不一样的研究院,做一个阿里巴巴想清楚的研究院。因为前十年我们太艰难,没有资金和精力来做研究院。我们要先活下来。

后来经过很多年的思考,我们准备做这件事,我说就叫达摩院(DAMO),这个名字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已经18岁了,我们的资源和影响力已经到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我们拥有的资源是社会和时代给与的,我们要回馈社会,而不是只想着赚更多钱。阿里巴巴要对世界和未来有担当。

达摩院要带来快乐和利润

我们要什么模式?微软、IBM、贝尔?我也思考和探索了很多。阿里的达摩院,应该解决问题,同时带来快乐和利润。想要成为伟大的企业,就需要解决伟大的问题。阿里巴巴希望跟伟大的实验室学习,但要走出自己的模式。

达摩院要超越Intel、微软、IBM的研究院。

我给达摩院三个原则:第一,达摩院要活的比阿里巴巴长。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艰难。阿里巴巴没了之后,我们要留下一个研究院。另外,我们希望把阿里巴巴的商业留下来,所以建立了湖畔大学;我们希望留下阿里巴巴的责任与担当,所以成立了公益基金会。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第二,达摩院要服务全世界。要解决世界经济未来普惠共享、可持续发展、快乐健康的问题。

第三,达摩院要面向未来,解决人类的问题。

至于资金,达摩院必须具备盈利能力。未来五年,阿里巴巴会对达摩院投入1000亿元作为启动资金,但未来要靠自己挣钱。

未来阿里巴巴的利润来自技术,而不是规模。未来市场规模不是靠预算,而是靠创新。

阿里巴巴有很多争议,似乎无处不在,我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做的。互联网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技术革命,不应该有界限。跨界乐趣无穷。我觉得阿里巴巴的跨界还不错。

要来云栖大会看什么?

有人说阿里巴巴是外资企业,其实我们是利用外资最好的公司,服务于中国市场。我们绝大部分是外资,用了美国、日本的钱服务中国市场,我们也要服务全世界。

我们可能是商业和科技结合的最好的公司。很多学者可能看不起企业家,中国商人可能看不起学者。中国学者和企业家之间的矛盾让人悲哀。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的企业家和商人结合的非常好。我觉得企业家和科学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1、对未来乐观,相信才看见,而不是看见才相信 2、强大的担当,家国情怀 3、创意创新创造。

未来十年,企业家不能跟科学家结合、没有科学意识,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意识,以结果、效率、公平为导向。

很多人来参观阿里巴巴,参观阿里巴巴有什么?一个桌子摆着一个电脑。但是来云栖大会看什么?未来和想象力。

上个世纪讲道路汽车石油,其实讲的是能源。现在讲大数据、云计算,讲的其实是数据。人类正步入一个新的数据时代,计算是生产力,数据是生产资料,互联网是生产关系。

未来的三十年,各行各业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而属于利用好互联网的公司。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大家担心技术会带来失业、贫富差距等担心,我觉得这是空担心,技术革命会对传统行业带来冲击,但是也会带来新的就业,IT时代是28理论,而DT时代是82理论,必须强调可持续、个性化。未来所有的小企业必须是跨国企业。

希望达摩院让技术普惠,让更多人享受技术红利。

人类永远会超过机器

我认为人类永远会超过机器,人类有智慧、机器有智能、动物有本能。人相信菩萨、上帝,机器不相信,这不能产生智慧。过去两三百年,人变成机器,以后机器变成人。

我以前说AlphaGo,so what?发明汽车的时候,人就不要跟汽车比速度。

人工智能或者机器智能,出现之后,制造业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主要来自服务行业。未来三十年会看到一天工作三个小时,一周工作三天,一定会到来。不过届时人类比现在还忙。

汽车未来绝对不是无人驾驶那么简单,一定也是天翻地覆。

马云终于看透了:“未来将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能够被清楚定义的都不是未来,我们对未来所有的想象都是幼稚的。我从来没想到阿里巴巴能做到今天真么大,没想到互联网能这么快的发展。大家要记住,阿里巴巴18年付出的努力,可能是传统企业的50年。

我们最近总讲担心未来。孩子和年轻人并不担心。我们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给孩子和年轻人,相信孩子,相信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于下一次技术革命,如果没有想象、没有担当、没有学习,人类将是悲哀的。

希望未来能诞生更多的达摩院,只有跨出去,敢唱歌、敢做小丑才有未来。

附: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简介

高文: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系统芯片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个国际标准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梅宏:青鸟系统主要创始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之江实验室副理事长

黄如: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纳米尺度新型半导体器件、工艺技术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权威学者

Michael I. Jordan:美国三院院士,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泰斗,两位根目录人物之一,众多知名AI科学家的导师

李凯: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提出分布式存储设计思想

周以真: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任,定义了计算思维;

Henry M. Levy: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用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

Avi Wigderson:以色列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