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問答神州 鳳凰衛視

金立群上集

《問答神州》專訪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問答首箇中國倡議設立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正式開業

2014年10月24日,《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在北京簽署的時候,意向創始成員國只有21個,而且成員全是亞洲國家,以至於有西方媒體調侃亞投行的籌備只是“亞洲國家的自娛自樂”。然而,在英國突然宣佈入圈的18天內,有17個歐洲國家爭相加入亞投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報名結束時,亞投行公佈的意向創始成員國猛增到57個,亞投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生國際多邊機構。金立群說:“亞投行成員國很快要到達100個!”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吳小莉:您覺得英國的加入是不是一個轉折性的舉動?金立群:我認為英國的加入很重要,但是德國、法國並不是因為英國加入再作出決定的。一批想要加入的國家基本上都已經作出了決定,英國宣佈加入只是推動了這些國家儘快宣佈加入的決定。還有一些國家確實是在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加入以後再作出決定的。否則怎麼會到3月31號快凌晨了還有國家要加入呢?我碰到了一個國家的總理,他說我們周邊有個國家加入了,而我們人在哪兒?睡覺去了?從“亞洲國家的自娛自樂”,到歐洲國家爭相入圈

在亞投行籌備之初,國際社會質疑聲不斷。“既然有了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為什麼還需要亞投行?”“中國有沒有能力建設一個國際多邊機構?”,這一類的問題不絕於耳。在將近兩年的籌備期中,被稱為“亞投行推銷員”的金立群遊走於世界各國,積極遊說答疑,最終使不少西方國家放下戒備,選擇入圈。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吳小莉:您2015年去英國見卡梅倫的時候,你怎麼說服他?金立群:首先他問你們為什麼要成立這個機構?一年以前,我送給卡梅倫一部我註釋的英國詩選。這部詩集裡有一首非常有意義的詩叫《Easter 1916》。他這首詩是“all changed,changed utterly,a terrible beauty is born”,這個terrible不是可怕,不是恐怖,而是awesome。就是說一切都變了,徹底地變了,一個令人驚駭的美誕生了。這個世界都在變化, 21世紀是changed utterly。那麼你怎麼理解這個beauty呢?全球化globalization,你也可以說它beauty。有人認為globalization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好處,有人說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但你是不可以改變這個現實的,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存在。同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一些新興的國家興起,它們有更多的發言權,它們要起更多的作用,是不是beauty?那麼這個beauty,對其他的beauties是否會帶來挑戰?有挑戰是很正常的事。可能有些人認為不是有世界銀行、亞行嗎,怎麼又出來一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我就跟他講70年以前世界銀行成立。過了20年,亞行成立了。亞行成立的時候,大家都說,好端端的有個世界銀行,為何還要成立一個亞行呢?亞行成立50年以後,我們再成立一個銀行,有人會說有了世界銀行,有了亞行,為什麼還要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呢?那50年前你為什麼要成立亞行呢?世界的經濟在不斷地擴大,人口在增加,需求在增加,現有的機構不一定能夠完全滿足世界的要求。對於非亞洲國家來說,他們心裡也明白,一個更加發達的亞洲,對歐洲、對非洲、對拉美都是有利的。取消常駐董事會,瘦身“亞投行”

“精幹”是亞投行力圖實現的三大目標之一。金立群曾經多次表示,就像人體會積累很多脂肪肝一樣,國際發展機構也需要瘦身,需要去“健身房”。如今在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當中,負責決策的是一個由成員國選舉產生的常駐董事會。但是近年來,由於在實踐中因為官僚作風濃重、效率低下,常駐董事會屢遭批評。相比之下,亞投行取消了常駐董事會。由12個選區組成的董事會,也不會過多地參與亞投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吳小莉:亞投行借鑑了以前的一些經驗,沒有常駐董事會。這有什麼好處?金立群:“精幹”不僅僅是針對董事會是否常駐,更重要的就是機構本身的工作人員(的精幹)。除了我們看到的那幾個國際多邊機構,世界上所有的企業,董事會都不是常駐的,董事會按慣例是一年開四次會,討論重大的方針政策、業務方向。管理部門是董事會請來的專業人員,如果先讓他們去運作,董事會再去幹預,那就沒有道理了。如果幹預錯了,這是誰的責任,到底是董事會的責任,還是管理部門的責任?如果是管理部門的責任,你可以把管理部門給開掉,但是你董事會自己去管了,那你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給開掉?可是你又開不掉自己。所以現有的國際多邊機構,從佈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叫常駐的,而且是叫執行董事,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在哪呢?責任不清楚,我是把它叫做責任的真空。大家都管,誰也不管。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四十多年前,當一位年輕人在農村一字一句讀著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亞著作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會幫他在日後從“G7”板塊中撬動英、法、德、意,助其加入亞投行時取得成功。四十多年後,當年刻苦讀莎士比亞的年輕人已經成為66歲的國際金融界“老兵”,頭髮花白的他眾望所歸地承接起了一項新的使命:亞投行候任行長,成為破舊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中新興力量的代表。 他就是金立群。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讀什麼書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採訪當日,我們在金立群行長的書櫃裡發現了許多“莎翁”~~~~

金立群:熟讀莎士比亞的金融外交家

金立群行長捨不得拿出的“寶貝”,除此之外嗜書如命的金行長還展示了哪些收藏書呢?請收看我們今晚的節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