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銀行行長張青松:“債務陷阱”是不實指責 “一帶一路”項目多數達到預期效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李丹丹實習生常佩琦)“截至目前,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執行中項目超過1800個,貸款餘額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絕大多數項目都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出口銀行行長張青松在18日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發佈會上表示。

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累累

從連接節點到貫通亞歐大陸網絡,從打造工業園區到能源合作、產業投資,從改善民生到促進就業,進出口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青松介紹,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進出口銀行共達成33項成果,數量佔成果清單的九分之一,位居金融機構之首。目前,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度已全部完成,其餘32項成果也已完成或轉為常態化工作。

在促進經貿投資往來方面,除支持企業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外,進出口銀行還通過支持貿易便利化設施採購和貿易口岸建設,提升跨境貿易效率、改善貿易投資環境,從而促進沿線國家貿易和投資增長;通過支持產業園區、經貿合作區等經貿合作載體建設,為拓展經貿合作領域、優化貿易投資結構提供良好的基礎平臺。進出口銀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統籌考慮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政策和規劃對接為先導,以綜合化金融服務為手段,積極推動“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穩步落實。通過支持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等重大項目建設,助力東道國彌補發展短板、破解發展難題、增進民生福祉。

張青松舉例說:“進出口銀行融資支持的蒙內鐵路是肯尼亞近百年來新建的第一條鐵路,推動該國GDP增長1.5%,使物流成本降低了近40%。”此外,進出口銀行還在沿線國家支持了眾多“造血型”項目,助力東道國將自身稟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例如,該行融資支持的緬甸萊比塘銅礦項目,為緬甸政府創造收益超過1400萬美元。

建立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為了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工作,進出口銀行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主動對接項目所在國訴求,貼近客戶需求,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特點,合理運用多種金融手段,設計個性化的融資方案,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該行客戶服務管理部總經理戴世宏表示,截至目前,該行已形成以出口信貸、境外投資、對外工程承包等為核心的信貸產品支撐體系,同時集成了信貸、諮詢、投資等多種金融手段,打造了一整套“融資+融智+融商”的服務模式,覆蓋經貿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能源資源合作等眾多重點領域,項目廣泛分佈於“一帶一路”沿線50多個國家、為促進我國與相關國家對外關係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在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方面,進出口銀行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結合項口國的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合理設計融資方案,不斷優化產品組合,通過有效降低項日的融資成本,滿足項目個性化融資需求。此外,該行還充分利用發起設立或參股的絲路基金、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中國一中東歐基金等投資合作基金,發揮“投貸聯動”優勢,以股權投資方式整合和撬動社會資金,解決項目融資問題。

另外,進出口銀行還不斷加強與各方合作,積極發揮金融導向和服務功能。例如,通過混合貸款、銀團貸款,投貸結合、委託代理等方式與開發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開展了多種業務合作,同時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和多邊機構積極開展知識交流和聯合融資。

債務陷阱是不實指責

在談到所謂的“債務陷阱”問題時,進出口銀行主權客戶部(優惠貸款部)副總經理張辰旭表示,該行始終高度重視借款國債務可持續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才是保證債務可持續的根本出路。我們與東道國協商,共同選擇經濟效益好、對所在國經濟發展具有長久作用的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帶動就業、促進出口、增加稅收,努力做到以經濟發展可持續實現債務可持續。”由於“一帶一路”合作的參與方很多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缺口巨大,嚴重製約了經濟社會發展,亟需各方力量提供資金支持。進出口銀行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求,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包括電力、交通、通訊等,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對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具有長遠的重要作用。

張青松指出:“我們從提供融資到工程實施,還有人員培訓、能力建設等,這是一條龍的系統工程。剛才提到的1800多個項目,絕大多數都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的正面效果是實實在在的,是毋庸置疑的。有些人罔視這個事實,看到了東道國借了外債,然後就推測這個債務的累計速度和可持續性,進而推斷東道國掉進了債務陷阱。我們能夠看出,這種邏輯和事實是不相符的,這個債務陷阱的指責是不實指責,是對我們‘一帶一路’項目的抹黑。”

全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為了繼續發揮優勢,全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張青松表示,進出口銀行將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一是全力以赴做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前期組織籌備和後續成果落實工作;二是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能合作為重點,著力支持符合東道國國情和發展需要的重點項目,設計差異化融資方案,優化整合資源配置,強化金融保障支撐;三是創新融資合作方式,吸引和撬動各類資源共同參與,提升“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水平,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發展;四是不斷加大綠色金融工作力度,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綠色金融服務,支持更多綠色發展項目,支持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全球經濟綠色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