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檯燈50574338


這四個地方有一個共同點,都和死人有關,但是又有所不同,否則也不至於一個個單獨列出。

1、墳



簡單來說,“墳”就是埋葬死人而堆起的土堆,《方言》上說,“土而高大者謂之墳。”

早期埋葬人還不設“墳”,比如商朝時就不設,正常死亡,埋人處要平;非正常死亡,有冤屈的才建墳。周武王攻克了商之後,就加高了比干的墳,這是向世人說明死得冤。

後來,大眾百姓死後都會有一個墳堆,不管怎麼死的,主要是為了方便認出,後人好進行祭奠。

早期,有人會往自己親人墳頭放幾塊石頭,也有人會插個木板在墳頭,或者放個明顯的標誌物,以區別於其它的墳。

後來,有人在墳頭立個碑,上面刻上去世人的名諱和出生年月,立碑起初只是手頭寬裕的人家乾的,後來就慢慢有所普及。

總之,墳地普及和存在,大多數意義是為了好辨認。

2、墓




不說現在這個普遍“屍體火化”的年代,我們只說過去和古代。

墳是埋葬後顯露在外的部分,而“墓”其實就是埋人的那個空間和上面那塊平地,這個空間有大有小,小的時候僅僅放下一個棺材,而大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墓室”,或者“地宮”,看到這兩個詞,大家就知道了,那相當於建立在地下的房子。

古代,一個人可以沒有墳,但絕對不能沒有墓,沒有墓,就證明沒有埋。

大多數時候,百姓死後的地方,有墳有墓,我們稱之為“墳墓”。

3、冢



“冢”的字面意思,就是高、大的意思。

說白了,冢是又高又大的墳,這是達官貴人區別於普通百姓的標誌之一。冢,普通百姓是建不起的,只有富貴人家才會建“冢”。

除了在埋葬地建冢,還有人建立衣冠冢,什麼意思呢?就是將當事人曾經穿過的衣物或用過的物品收拾了,當成原主人的墓地進行祭拜。這種情況,一般是,離當事人的墓太遠,無法方便祭拜;或者主人的屍體因戰亂等根本找不到;再或者,有其它不方便祭拜的情況。

冢,代表了被埋葬人的地位,要比墳高一級。

4、陵



“陵”這個字是帝王專用的,一些卓越的皇后或太后,如果單獨建陵埋葬,也能用這個字。

“陵”是指特別高大的墳墓,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大,大家看看,各帝王陵,光是地面建築部分,都大得讓人驚訝,更不用說看不見的地宮了。

總之,陵一出現,就代表了帝王死去的歸宿。生前高貴無比,死後也一樣展現輝煌。

以上就是墳、墓、冢、陵的不同之處。


藍風破曉


墳、墓、冢、陵,有一點相同,都是死人住的地方,但在字意和應用上又有差別。

1,墳和墓意思相同,墳偏口語化,墓更書面化。

嚴格來說,墳和墓在字意上是有區別的。古人講“穴地為墓,築土為墳”,意思是地下埋葬棺槨的地方叫墓,地面上堆起的錐形黃土叫墳,但後來這種區別被模糊了。

中國最早的漢字字典、東漢著名史學家、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明確解釋說“墳,墓也”,這說明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期,墳和墓的字意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比如“墳墓”。

墳和墓的區別主要是,墳常用作口語,墓則更書面化,比如墳頭、墳地是典型的口語,墓地、墓碑、墓穴則較書面化,再比如祭奠先祖的習俗,口語說“上墳”,書面語說“掃墓”。

2,冢和墳、墓本質相同,但死者身份不同。

冢和墳墓、意思相近,本質相同,但通常冢的規模更大、規格更高、佔地更多,可以理解為“更高更大更豪的墳墓”。

冢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通常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王侯將相、豪門貴族才能建造。普通人家哪怕很有錢,他們的墳墓也不被稱為冢,因為缺乏社會地位和身份。另外,一些身份特殊、名氣很大的人,即便他不是什麼王侯將相,出於尊重他的墳墓也被叫做冢。

冢含有一種紀念意義,有些找不到屍身的死者,人們會用他們生前的衣物代替死者葬入墓穴,以示紀念,這種墓被稱為“衣冠冢”,卻從不叫“衣冠墳”、“衣冠墓”。

3,陵是最高規格的墳墓,僅限於帝王稱呼。

人分三六九等,帝王是最高級別的人,他們的一切都與眾不同,連死了都只能叫“崩”,不能叫“死”,他們死後的墳墓被稱為“陵”,不叫“墳”、“墓”,因為大多依山而建,所以也叫山陵,而其他人的墳墓不能叫陵,否則就是僭越禮制,後果十分嚴重。

帝王陵通常規模巨大,氣勢磅礴,造價昂貴,是帝王至高無上的象徵,很多帝王在生前甚至活得好好的,就開始興建自己的山陵,一建就是十幾幾十年,比如秦始皇陵。

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大多都有名號,所以史料有時用陵號指代某位皇帝,如清朝用景陵指代康熙皇帝玄燁,用裕陵指代乾隆皇帝弘曆,其他朝代的情況也大體相似。

封建制度結束後,陵不再作為帝王的專屬名稱,埋葬和紀念先烈的墓區被叫做陵園,面向社會的公墓也可以叫做陵園。區區一個葬身之地,竟有如此眾多學問,中國古代社會階層之區分、等級制度之森嚴,可見一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古代活著的住的地方有等級之分——民家、官宅、王府、皇宮,然而就是上天堂同樣有皇崩、王薨、官卒、吏不祿、民歿(mò),而墳、墓、冢、陵講得就是上天堂的歸屬地的說法,福垊逐一為您談談。

【墳】:有隆起的土丘。

古代平民仙逝後,埋葬的土丘就是墳。福垊這裡要說一句,今天所有土葬稱什麼什麼墓,嚴格來說都是錯誤的,準確說法就是墳。不過,現在的墳已經沒有等級之分了。另外墳在古代還有受了冤屈的人叫墳,因為墳有隆起的土堆,意味有冤枉。墳的樣式是下方的坑是方形的,上面的土丘是圓錐形(或圓柱形)的,有天圓地方之意思。

【墓】:無隆起的土丘。

興亡百姓皆苦,故而百姓是墳。為啥?冤啊!而較為富貴的商人、小吏、士兵、知識分子等,他們基本是王朝的底層受益者,所以他們不冤,故而墓葬都是平的。不過,這是遙遠的古代,到了後來只要是一般富貴人家仙逝後,他們的墓葬地都稱為墓。福垊給您舉個栗子,您看像西方還有日本的墓葬都是平地,不過上方有個墓碑。這在遙遠的古代就是典型的墓。還有安葬在日本大阪的清兵墓地,也是平地。不過,嚴格來說“墓而不墳”是沒有任何標識的,包括植樹和墓碑,這先秦之事了。

【冢】:高大的墳墓

冢從“勹(bao)”從“豖(chu)”,注意,不是“冖(mi)”,不是“豕(shi)”,本意是高大的墳墓。安息的則是將相顯宦之類,甚至安葬的還有少數民族的王后,比如青冢就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墓葬。此外,僅僅埋有死者的衣冠,或者什麼也沒埋而立碑的高大墓葬都稱呼為冢,前者就是傳說中的衣冠冢,後者就是疑冢。衣冠冢著名的是有黃帝、楊貴妃、史可法、袁崇煥、孫中山等,孫中山的衣冠冢在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的碧雲寺內。而疑冢比較典型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不過七十二疑冢只是一個騙人的傳說,專家證實所謂的疑冢不過北朝大型古墓群,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

【陵】一國之君(含個別諸侯國)或一國之主的墓葬地。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到了戰國中期後,秦楚趙等國君王所葬地稱之為陵。後世皇帝不僅統稱陵,而且還有不同的具有美好意思的前綴字進行區分。福垊感覺漢朝以後的親王可能也稱為陵,比如梁孝王陵,明朝第一王陵魯荒王陵。黃帝炎帝的墓葬也稱為陵,不過他們的陵墓連衣冠冢都算不上,最多是疑冢,或者是後世的發明。一心相當皇帝的袁世凱,死後的墓葬稱為林,另外孔子、關羽、張作霖的墓葬也是林。而堅決反對皇帝的孫中山的墓葬卻被稱為中山陵。當然有的還加了個字叫中山陵園。後來,為了紀念烈士,我們也稱呼烈士的墓葬為烈士陵園。陵終於從皇帝走向了民間。

謝謝大家。


福垊


關於墳、墓、冢、陵這些知識大家知道多少呢?它們都是用來埋葬死者的處所,但是它們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在我國古代,主要是根據死者生前的地位等來將他們的安息之地加以區分,隨之也就有了墳、墓、冢、陵的差別。

【墳】:“土之高者謂之墳。”

將逝者埋入土中,再將其堆成一個向上鼓起的小土丘的形狀,這就是墳。

關於為何要堆成小土丘的形狀有兩個說法,第一是紀念那些因冤屈而不明不白死去的那些人。據說武王伐紂成功之後,由於商紂王生前殘害了許多無辜的大臣,於是就命人將那些忠臣的大臣的墳頭加高,以此來紀念他們。

第二個說法也就比較平常了,將墳頭堆成小土丘的形狀是為了做個標記,以防下次再來祭奠死者時能夠順利找到。後來逐漸大多老百姓去世後將其屍體埋入土中,這樣既簡單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家中條件稍微富裕時,鋪個草蓆僅此而已。

【墓】: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蓋土與推平,不植樹者稱墓

將死者裝入棺材後,埋入事先挖好的一個大坑中,然後用土將其填平,一般人們為了方便祭祀,在其墓前立塊石碑。

墓,在古語中為太陽在草叢中漸漸落下,意為黃昏時,死者平靜的閉上眼睛離去,沒有什麼很大的冤屈,所以也無需將墳頭加高。關於棺材和石碑也是大有講究的,一般人們根據其經濟情況來購買,棺材的價格根據其木頭的材質,有柏木,桑木,楠木。

石碑也是其材質的不同還有請專門的工匠來打造,一般的百姓一輩子讚的積蓄可能都不夠買上一口棺材。

【冢】:“墓之墳者亦曰冢”

是指那些修的非常氣派的墳墓,但是一般人是不可以修冢的,只有那些王侯貴族或者是生前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的人才可以在死後進入冢。

在遠古時代,戰士們在戰場上殊死搏鬥,個個都血肉模糊難以分辨,最後只能將其生前穿過的衣服放入冢中,據說有一種說法就是人在活著的時候會提前建好自己的墓冢,主要是用來消災祈福,事先建好一個假冢,用來騙閻王自己已經死了,就不要來找我下地獄了,然後做個逍遙的活神仙。

【陵】:帝王專用,一般有大土山

也就是古代帝王的墓穴了。陵可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工程,一些帝王在自己剛剛做了帝王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有時一個陵墓的佔地面積和一個城市差不多大(秦始皇陵面積相當於兩個澳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秦始皇陵兵馬俑吧,如此雄宏壯觀,陵墓的建築結構也是相當複雜的,有皇帝皇后的地宮,而且還要修皇子、嬪妃的陵寢,還有陪葬的一些大臣,士兵,各種武器等等。

陪葬的文物價值連城。在修築時還要考慮到防盜,以免後世會進入地宮,盜取一些文物,通常就會設很複雜的機關,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一些關於墳、墓、冢、陵的常識了,這麼說來古人真的是好講究而且有著很鮮明的等級觀念啊。


小小嬴政


生前有宮、殿、府、邸、院、宅之說,死時又有崩、薨(音轟)、卒、不祿、死之分,死後再分墳、墓、冢、陵。這就是古代嚴格的等級制度。



一,土之高者謂之墳

墳字繁體“墳”,從土,賁(因奔)聲,賁引申義——衝,土沖天而起便是“墳”。所以有時候又稱墳包、墳堆。地下是棺木,地上是由泥土或石頭堆疊成半圓錐形的包。

土不會無緣無故沖天,六月沒有飛雪,所以築墳意味著死者生前受到了較大的冤屈。我們知道商朝忠臣比干挖心而死。所以武王伐紂後,便將比干葬於墳。

當然了,歷經幾千年的歷史,墳早已不是這種含義了,一般我們鄉下土葬所修的就是墳,比如我家不遠的那些!



二,墓而不墳

有包為墳,平底則是墓。墓字從土,莫聲,是指夕陽西下,太陽落山。太陽下降到地平線之下,所以棺木隨之入地,並不壘土。地上平平坦坦。與墳相對,墓便是表示死者沒有冤屈,屬於正常死亡。

但地上什麼也沒有,光禿禿的,這不利於後人紀念,所以拔地插竹竿木樁,一旁再系註明信息的布帛。但它易損毀,於是變成石柱,為便於刻字,演變成碑。



現在城市裡的人火葬後便是進墓園,那就是墓。

三,高墳稱冢

冢的意思,《說文解字》裡說,

冢,高墳也

也就是高而大的墳。

從規模上,就遠超越普通的墳,所享受的人自然是王侯將相。

如果找不到屍骨,就將遺物下葬,這叫做衣冠冢,或想在另外一個地方紀念,純屬象徵性修建冢。



著名的有楊貴妃、孫中山、袁崇煥衣冠冢,以及王昭君的青冢。

四,如山的墳稱陵

土高稱墳,高而大的墳稱冢,如山的墳則是陵。陵名詞義是大土山,動詞義登,從夌,攀越之意,攀越大土山,登天的地方。這就是陵,帝王的墳。

近的陵有北京的明十三陵、清西陵、清東陵,遠的有漢武帝的茂陵,劉邦的長陵。最出名的還屬秦始皇的驪山陵,李治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綜上所述,有土包土堆則是墳,平地但立碑為墓,高而大的墳為冢,如山的墳就是帝王的陵寢。


史小二記


墳,墓,冢,陵這四種殤葬形式是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的。其實更重要的是用墓葬的形式來彰顯社會地位。



墳很好理解,高高的土堆,便於識別,但又入殮簡陋,墳內幾乎沒有棺材和陪葬物。

墳的來由於商朝比干被紂王冤殺,周武王為了紀念比干的忠心,特地將埋葬比干的地方用土堆高高壘起。

商以前的殤葬形式是深埋地底的,地面是沒有可視物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墳的殤葬形式逐步被窮苦大眾所接受,既滿足了可祭祀的傳統需求,又在家庭的經濟接受範圍內。



墓葬形式與墳差不多,但比墳要更精細,有墓室,墓碑,棺材等。從外觀來看,主要是有了墓碑,上面有逝者的生平和名諱,立碑者等信息。

墓的形式更多的被大富人家和一般官宦家庭所採用,這個階層才有經濟能力打造墓室,墓碑,棺槨等設施。



冢的墓葬形式更多的帶有政治和經濟色彩,埋於冢內的人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民間影響。冢的主人要麼是王候級別,要麼有重要的影響。

比如袁崇煥就有衣冠冢,項羽也有相關的冢。



陵的墓葬形式專指皇帝用殤葬形式,每個皇帝登基後都會為自己著手修建皇陵。

皇陵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是整個朝廷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工程和經濟支出。

陵的變現形式更為豐富,有封土,墓道,神道,祭殿等等。大家可看明陵和清陵有多雄偉。

無論是墳,墓,冢,陵都是中國傳統的殤葬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沉墨I方之城


墳,墓,冢,陵,其實是既有區別,又沒有區別。說它有區別,是指規制的大小,貴賤不同。說它沒有區別,是因為它的做用一樣,都是埋死人的地方。

在我國古代,對這幾種埋葬方式方法是有明確定位的,我就不想重複了。在這裡,我只想說說今天的現狀。墳,是人埋在下面,上面只有一個土堆。墓,是人埋在裡面,外面有一些建築物,大多用各種石材建造。冢,現在不常見。但可以理解為是高級墓,豪華墓,專用墓,家族墓。一般佔地面積比較大,建築物規模也比較多。大體上是家族式的,可以多人使用。有的英烈墓也可達到冢的水平。陵,就很清楚了,就是埋葬古代封建帝王的地方。

在今天,墳,大量出現在農村。特別是北方的農村,東北的農村。可以說,只是農民老百姓在使用。因為,農村有土地,有這個條件。在城市裡,特別是大城市裡,就要買墓地了。墓地往往是有關部門經營的,是事先就建好了的。按照等級,分為貴賤許多種。在一般城市,怎麼也要十萬元起價,二,三十萬左右才能看得過去。現在的城市墓地裡,也有冢。那就是豪華墓,藝術墓,家族墓。這些就比較寬大了,都有幾十平米,上百平米不等。城市裡的人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進行選擇。

在長春市的朝陽溝墓地,有一個“長春息園”,那裡就可以說是一個“冢”級的墓地。那裡葬著史雲峰,蔣築英,譚竹清,李世榮,浦克,王潤身,高秀敏等等名人。還有末代皇后婉榮和李玉琴。

至於陵,我不想多說了。它本來是封建帝王的墓地,是封建帝王的“專有名詞”。但不知為什麼,在近現代,也有許多本不是封建帝王的人,也有了自己的“陵”。這當然不是他們自己建的,應該是別人給他們“硬”建的。是否合適?就看大家怎麼考慮了。

此外,還有堂。如美國的林肯紀念堂。其實也是一個墓地。


盛廣學雜家雜論


墳、墓、冢、陵都是埋葬死人的居所。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叫陵,有些人的叫冢,大多數叫墳呢?

這些都是人死後葬身之所,名稱的不同是為了告訴世人死者身前死後的身份地位,也是在提醒死者後世子孫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喪葬等級制度。

[墓]:“墓”沒有封土,是平的,不高於地面。正如《禮記·檀弓》所言:“古也,墓而不墳。”並解釋說:“凡墓而不墳,不封不樹者,謂之墓。”說明早期的墓葬是既無墳頭,也無樹木或標誌的。

據《禮記》、《史記》、《漢書》、《水經注》等文獻記載,大體周以前的墓葬是沒有封土的。因為,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人類的活動經常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遷徙。在這諸多情況的限制下,人們還沒有把墓葬作為長遠祭祀的打算,所以當死者被埋葬之後,地面上並沒有留下什麼特殊的標誌。“古之葬者,厚之以薪,葬之於野,不封不樹。”

[墳]:“墳”是在墓上面堆起一個土包。《禮記·檀弓》上說:“土之高者曰墳,葬而無墳謂之墓。”墳後來特指奴隸、農民等下層人民的低矮墳頭墓。

大約從周代起,開始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壘墳、種樹。據《禮記·檀弓上》載,孔子在合葬其父母時說:“吾聞之,古也墓也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禮記》中記載了這一段孔子尋找父母之墓的故事。故事說,當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就死了。當孔子長大成人後,想祭祀一下他的父親,卻找不到墓葬的所在。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孔子為了便於以後經常前來祭祀而不致迷失方位,想了一個辦法,即在父親的墓葬處所上培土壘墳,作為下次尋找的標誌。關於在墓葬處培土壘墳的做法,可能在孔子之前就有人做過嘗試,但後人大多還是以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作為封土的起源。

在墓穴的表面壘墳種樹,開始是為了辯識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後來就變成了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標誌。《周禮》記載:“以爵為封丘之度,與其樹數。”就是說,按照官位的等級來定墳頭的大小高度和種植樹木的種類、數量。西周時期,喪葬禮儀開始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的“封樹”制度逐漸形成並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套隆重而複雜的喪葬制度。


[冢]:“冢”本義高而大的墳。《說文》:冢,高墳也。一般的墳是無法稱為“冢”的,“冢”是用來稱呼古代的諸侯、貴族等有身份人的墳墓。比如《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

[陵]:“陵”指封土之高如同山陵的墳墓,專指帝王諸侯的墳墓。帝王的墳墓開始稱為“陵”,約從戰國中期以後,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這是君王墓稱“陵”之始。因為當時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不僅佔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稱為“陵”。

經過歷史的漫長變遷,“墳墓”連在一起逐漸指的是埋葬死人的墓穴和上面的墳頭的意思。同時,雖然歷史上“陵”指帝王諸侯的墓地,不過現在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陵園”,比如烈士陵園等。此外,比較特殊的是,對於歷史上做出重要貢獻的孫中山,其墓葬被稱為“中山陵”。與此相對應的是,袁世凱的後人希望將其墓葬稱為“袁陵”,不過因遭到激烈反對,所以改為“袁林”。


天老地老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都是用來表示人死後安葬的地方,那麼為何有這許多的說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原來這不同的稱謂是古代封建社會用來區分不同級別的人享受不同的等級的一種制度。

古代平常百姓死後埋葬的叫墳,墳的樣式一般都是高於平地,用土堆起來。



讀書人,或者在社會上有一定聲望,但是沒有當官,死後安葬的叫墓。墓一般是平的。



凡是有官職的死後安葬的都可以稱之為冢。冢的情況有三種:

1,死後入土為安,將屍體裝棺埋葬的,這種是正常的一種。

2,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死後屍體沒有能夠入土的,將他們生前的衣物安葬的,這種叫做衣冠冢。

3,還有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的,死後將兵器,或者生前心愛的物品埋葬,這種也屬於衣冠冢的一種。

歷史上有兩個人例外,孔子和關羽。他們被稱之為文聖,武聖。這種叫做林,山東省曲阜的孔林,河南省洛陽的關林,就是這種情況。



帝王死後也要入土為安,規格也是最高的,叫做陵。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廣大。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兒埋了明朝十三個皇帝。東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墳墓。

一些遠古時代的帝王被後人祭祀,後人根據傳說,在他們死亡的地方蓋廟紀念,這種廟也叫陵,如黃帝陵,炎帝陵,那兒不一定真有炎黃二帝的屍體。

還有一些人不是帝王,可是他們的墳墓也照帝王的標準去建,如周口鹿邑的老君臺,是紀念老子的廟,廟的格局是按帝王的模式建的,這是因為老子大大的有名,被後世帝王推崇,撥鉅款建造,享受他們的待遇。後來帝王們又喜歡上了孔子,就把老子拋到一邊了。所以現在老君臺就成這樣了。這兩種陵不是真正的,是廟的一種。


字裡行間的夢


墳、墓、冢、陵,通俗來講,都是指墳墓,是人去世後的“住所”。但這四種名稱又因等級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含義。

在古代,人死後的埋葬地有許多的稱謂,按照尊卑等級應該是,陵、冢、墓、墳。帝王的墳墓稱為“陵”,達官貴人的墳墓稱為“冢”,富人的墳墓稱為“墓”,而平民百姓的墳墓稱為“墳”。

古代墓葬的等級有嚴格的要求,墳墓的規格、樣式也有區別,後代不能超越先祖,小官不能超越大官等。據史書記載,東周以前的墓葬是“墓而不墳”,就是沒有土堆的,由春秋時期開始有了墳堆。

墓比墳的歷史稍早,墓和墳的主要區別是,墓一般是平的,不會超過地面。而墳是在墓的基礎上堆起土包,作用就是用來作標記。二者的區別還有身份不同,墳一般是適用於平民百姓和奴隸,墓則是比較富裕且有名氣的人。

墳不管是規格還是陪葬品都不能與墓相比,墳就比較簡陋的多,從外面看就是一個小土包。而墓則是有大的墓穴,除安放遺骸外,還有陪葬品,並且墓有墓道通到墓穴。隨著封土逐漸變成身份的象徵,墳和墓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墳墓一詞就出現了。

冢是比較高大的墳,也就是說冢的封土堆要比墳高大的多,這種高大的墳通常是王侯將相的埋葬地。凡是生前有官職的人死後,埋藏地都可以叫冢。還有一種冢叫衣冠冢,此冢通常沒有埋葬屍體,一般用生前物品代替,埋藏死者物品的墓就叫衣冠冢。

陵在古代專指埋葬帝王或諸侯王的墓,現今是一群陵墓的統稱,如明十三陵。帝王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比較大。不但陪葬品多,而且考古價值也很高。還有一些帝王陵是屬於廟宇類型的,這種是專門用於祭祀用,比如黃帝陵。

還有一些生前不是帝王的人,他們的墳墓也是按照帝王陵的標準去建的,這些人一般都是被後世推崇的名人,比如孔子、老子的廟,都是根據帝王陵格局建的。帝王陵就是身份權力的象徵,屬於古代最高級別的墓。如乾陵、秦始皇陵等。

總而言之,墳、墓、冢、陵都是指埋葬去世的人的地方,但因為去世之人的身份和等級不同,對於埋葬地又有不同的叫法。這也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一個體現,從我們常說的“上墳掃墓”也可以看出,其實墓與墳在古代還是有區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