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為什麼不害怕屍體?

崔硯澤


見過無數屍體的法醫,應該是大家認為最不害怕死人的,實際卻並非如此。恰恰相反,法醫往往從工作之初,都有過被嚇得半死的經歷。

法醫入門第一課,就是克服恐懼。

因為只有做到心如止水,才能做到在解剖時不忽略細節,還原真相。

珠海交警支隊就有一名天天和屍體打交道的法醫——王克一。

他的大學老師曾說過,面對屍體克服恐懼、保持平靜雖然是第一課,卻也是最難的一課。克服恐懼,是練心的過程。歷境練心,人人不同。

剛開始,王法醫認為,死人雖然可怕,但看多了就不可怕了。在學校第一天上完解剖課,他一個月都不敢吃肉。等到大學畢業,他上了N次解剖課,早已成了老手。覺得自己已經學成出師,面對任何屍體都能淡然處之。


參加工作時,王法醫第一次出重大事故現場,就知道自己有多菜鳥。

那次事故是一名中年婦女坐在摩托車後面,被大車颳倒,大車車輪從頭部碾壓過去。死者腦袋爆開,只剩半張臉,另半張全是血肉模糊的大腦組織。王法醫一到現場就差點想吐,腿有些哆嗦。老師上解剖課,都是被福爾馬林泡著的完整屍體,從沒有這麼重口味啊!

再後來,王法醫出了很多事故現場,什麼重口味都見過了。腦袋和屍體分離的,內臟流到到處都是的,他開始淡定了,以為自己成熟了,不怕了。▼

有一次在斗門,一男子騎摩托車和大貨車正面撞,當場死亡。王法醫到現場一看,現場並不慘烈,但死者的表情嚇的他半晌說不出話。原來死者在和大貨車碰撞之前,已經知道在劫難逃,人在瀕臨死亡瞬間,巨大的恐懼油然而生,面部嚇得五官扭曲。隨後的一撞,又讓這個表情定格。等到王法醫趕到現場時,死者眼睛瞪得老大看著自己,那種恐怖的表情讓他終生難忘。

看多了表情的王法醫覺得自己真的可以淡定了。

工作這麼多年,他也成家了,工作經驗、社會閱歷也不同當年,這回真的可以成熟了吧。但他又錯了。有一次,一名小女孩在珠海大道被撞身亡。小女孩安詳地躺在路上,旁邊傷心欲絕的母親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那一幅畫面,直擊王法醫內心最柔軟的痛點,讓他當場淚下。▼

給小女孩進行屍體檢驗的時候,他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讓自己平靜下來。

以就是一名法醫的真實心路歷程,再看老師的那句“克服恐懼,保持平靜是最難的”,真叫人感慨萬千。


做了這麼多年法醫的王克一,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你足夠小心,99%的事故都可以避免,永遠都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別人的手裡。


珠海交警


為什麼法醫不害怕屍體,因為他們都經過專業的訓練,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法醫,想成為一名法醫的條件,首先必須是醫學專業畢業的而且是本科,第二必須考公務員,在學校期間就會受到一定的訓練,學習一般都是理論與實踐想結合,而學醫的在實驗過程中,首先學校會讓學生從解剖動物開始訓練,而且是活的動物,這只是入門,慢慢的,當把動物的屍體完全瞭解後,學校就會從外面買人的屍體來進行解剖實驗,開始是老師操作讓學生在旁邊學習,以後就會讓同學們自己操作,不過畢竟人的屍體很難買到,所以不會每個人一具屍體,是幾個人一組,所以從這些地方得到訓練,慢慢的就成為了習慣,而在一些學校聽說還會讓學生單獨與屍體待在一起,鍛鍊膽量,法醫都是國家的公安部公務系統人員,所以考公務員是必須的,考上公務員才有可能成為法醫,而當真正成為法醫以後還會繼續鍛鍊,畢竟雖然在學校學習,本不代表就是一名真正的法醫,所以在公安內部也還會繼續學習,並且比學校還要嚴格,鍛鍊程度也比學校重,當警隊有任務,還會有老法醫帶領,慢慢的就成了一名標準的法醫,所以一名法醫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當見的多了,習慣了,那麼法醫也就不會再害怕屍體了,畢竟如果一名法醫,如果害怕屍體那麼怎麼能幫助查案尋找線索呢,有時候破案往往就是屍體本身提供的線索,所以如果害怕屍體,怎麼可能發現線索,這就是法醫為什麼不害怕屍體原因



低吟淺唱93


因為這是工作。

這種對屍體的不害怕,一部分來源於個人性格,多少帶有天生的成分在內,但是後天的生活經歷和環境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

另一部分就與學習階段的經歷有關了。

法醫的工作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基本就是“天天接觸”屍體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解剖屍體的法醫僅僅是法醫這個行業中的一個分支方向——病理法醫而已。法醫這個行業中也是有很多不需要接觸屍體的,比如做DNA檢驗的法醫物證專業,比如做毒物檢驗檢測的法醫毒物分析專業,再比如做精神鑑定的法醫精神病專業。

不過就是因為有著這種誤解,所以其實剛剛進入法醫專業學習的絕大多數學生也都是覺得法醫=解剖屍體的。有了這種印象,其實已經篩選掉了一批懼怕屍體的人了,自然能夠選擇法醫這個專業的就相對而言是那些不那麼懼怕屍體的人。

法醫學專業的基礎是醫學專業,所以,在進入法醫專業學習之後,並不會上來直接學習法醫的課程內容,反而是要與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一起,學習醫學基礎課程,直到大學最後的階段才能接觸到法醫本專業的相關課程。

在醫學基礎課程中,最最基礎就是解剖學了,這也是第一次可以實際接觸到屍體,並且一定要親自動手的階段。這也是絕大多數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真實的屍體,確實會有一部分人在實際接觸到屍體後產生了畏懼心理,多本是來源於現實與想象的差別。一部分人會在這個階段後選擇離開這個專業,這樣一來,就又減少了一些法醫中害怕屍體的人。

到了大學後期,開始學習法醫專業課程時,學生就要接觸新鮮屍體的實際屍檢了,之前的解剖課使用的是都是經過福爾馬林處理過的屍體,而在法醫學課程中的屍檢,要接觸的就是新鮮的屍體檢驗了。

新鮮的屍體檢驗又會與防腐處理過的屍體有所不同,來源於視覺、味覺、觸感上的巨大差別確實可以給人帶來很大的震撼,這一次又會篩選掉一些產生了恐懼心理的人。

畢業了,經過公務員考試成為公安法醫、檢察法醫,或者進入社會鑑定所成為法醫,這個時候,屍體是法醫的工作內容,是工作對象,合格的法醫面對工作要保持客觀和冷靜,所以,此時的屍體於法醫而言,不是一個引起恐懼的對象,而是一個法醫要幫助的人幫助的對象,恐懼只能壞事而不是有任何幫助。

大學的學習既是一種篩選,同時也是一種鍛鍊,法醫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際鍛鍊中成長起來的。

所以,不是法醫不害怕屍體,而是害怕屍體的人沒有當法醫。


死者代言人


抽空閱覽了一下所有評論,不少人對法醫的屍檢工作都示敬意,此為,我亦代表法醫一名法醫向關心關護法醫的工作表示謝忱!

問:【法醫為什麼不怕屍體】?

曰,我,可以說,沒有一個從事屍體解剖檢驗的人他不怕屍體,法醫說,怕,肯定怕!

怕,怕什麼,怕的不似屍體,是因為這具屍體是同類人物,是人。

...所以令人毛骨悚然。

列一下,如果是豬牛羊剁成分割為屍塊都有人相購併去食用,它,為什麼不引人害怕呢?因為,因為它是非人類動物,所以對人的感官並非引起刺激和嘔心。

所以綜述,法醫工作時間長了,屍體接觸多了也是感官麻痺了,逐漸行漸遠漸地習慣了。

總之,一般或有傾計的人還是選擇原諒自己的行業去……。

……,……。


藍芝


法醫不害怕屍體,是法醫官職業讓法醫扶正卻邪,正氣壓倒一切。


一、法醫不害怕屍體。

與醫生遇見病人是同理,在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不分社會制度)有兩種人始終受到尊重:一種是教師,傳授的是知識,挽救的是靈魂;另一種是醫生,使用的是技術,拯救的是生命。

醫生即醫治活生生的生命,法醫則是對沒有生命的人實施解剖,找出病因。

任何醫生都會解剖屍體,所有法醫都是技術精湛的醫生,因此法醫不害怕屍體,屍體在法醫眼裡,就是一個道具,一個可以解開人類生命的道具。

屍體在醫學領域,指對喪失了生命的人稱為"屍體"。只要進入醫學院供教學用的"屍體",稱為"標本",並按照國際慣例製作"標本",供教學用。

所以,法醫只要從事解剖,就是對"標本"進行探秘,發現真正的"案因",從古至今,法醫官(古時稱"午柞")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的結論對於案件具有唯一性。


二、法醫官扶正卻邪,正能量壓倒一切。國家在司法領域配備法醫官。

他們即是法醫官,又是警官、檢察官、法官,是公安、檢察、法院享受警官、檢察官、法官待遇的同時,又享受專業技術職稱的司法專業人員。

在國家所有非正常死亡人員失去生命後,都要由他們抽取"心血",做出鑑定,確定死因,永久保存。

即使這具屍體巳經火化,在國家統一保存的樣本庫裡,這些已經抽取的"心血"和鑑定都是永久保存。

因此,法醫官的責任重於泰山。正是這種扶正卻邪的正能量,法醫官的"手術刀"不怕屍體,只見"標本"。


三、這個職業很神秘。

在全國的所有醫學院校中,都開設醫學基礎和法醫學院,只有一本資格八年醫學教育苦讀和實踐才能從醫,醫生的神聖源於此。

任何醫生對人體結構是瞭如子掌的。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輿論,認為談"對象"不談醫學院校生。

這是天大的誤解,正是醫學院校培養教育了大批醫生,他她們才格外珍惜生命,懂得人生。

試想,一個沒有醫生的社會,這個國家將是災難;一個沒有法醫官的國家,這個國家必將亂作一團。所以,全社會要尊重醫生,珍惜法醫官。

管見了!


商世好


謝謝提問!

你沒有去過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和標本室。法醫是從大學開始就耳聞目睹了這些場面,見怪不怪了。從畢業試習再到工作崗位師傅的傳教,早已沒有怕字了。再說明一點,中國現代的女法醫更加有膽量,她們的佃微發現往往會使案件天下大白。她們沒有怕字,只有工作。


柯子28


我差點去做法醫,陰差陽錯沒做成。法醫給死者一個公道,給生者一個說法。做的事對得起天地良心,別說沒有鬼神,就算真有,也挺直腰板跟鬼說話


溪水西流日


有句活說的是,人死如虎,虎死如羊。人害怕死人,害怕屍體,實際就是心裡作用。我曾經有一個學醫的朋友,當初其還在醫學院讀書的時候,有一次晚上突然來到了我家,對我說其學校關門回不了宿舍了,想在我這裡住一夜,我說不行你回家睡去,其的家就住在本市,而且還不太遠,結果其對我說,不敢回家,因為門口死個人,我說你學醫的怎麼還怕死人?結果其說,怕的是那些花圈……


沙裡金64197031


對屍體談不上害怕,但是感觀上的衝擊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我發小是殯葬中心的,有一次我開車送他去醫院,說是醫院有個病患跳樓自殺了。到了醫院我發小讓我在車裡等他,我裝逼逞能非要去看看…到現場我傻了,一個老頭從14樓跳樓了,摔的四分五裂,血和腦漿,屎尿還有內臟濺的滿地,崩的牆上都是,那視覺衝擊加上腥臭味,我直接就吐了,2天沒吃飯。


只爭朝夕150317470


對於普通人而言,光是聽到“法醫”這個詞,後脊樑就能冷一陣,因為他們的工作總是與腐屍、兇殺、血腥離不開,總能讓人聯想起一副冰冷的面部表情,以及塑膠手套下嘶嘶作響的解剖刀的聲音。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高穎不但是位漂亮的女法醫,也是高學歷人才,獲得瀋陽醫學院和刑警學院臨床醫學和法醫學本科雙學位。她說“不怕屍體是假,但這是我的工作。”有時屍體腐臭氣味會燻得她透不過氣來。但按規定,法醫在現場是不能戴口罩,因案發現場有許多特殊氣味需法醫去發現和鑑別。

一天最多驗了五具屍體

做一名稱職的法醫,首先要克服的肯定就是對死屍的恐懼心理。雖然在校學習的7年時間裡,高穎也時常接觸實驗室裡的死屍,但和一些兇案現場的腐爛死屍而言,那些都太“小兒科”了。

高穎至今難忘法醫工作帶給她的第一次“恐怖經歷”。那是2001年夏天,正在畢業實習的高穎見識了一對男女在轎車內偷情時,因為空調一氧化碳洩漏中毒死亡,屍體在第三天才被警方發現。盛夏近40攝氏度的高溫,兩具屍體悶在車內高度腐爛,面目全非,蛆蟲也佈滿了屍體表面,樣子十分恐怖。高穎和老師一起驗屍,解剖刀剛碰到屍體表面,屍水就立即流了出來,一直強忍著恐懼的高穎,終於忍不住哭出了聲。

那一次後,無論是怎樣殘忍、血腥的屍體,高穎都能冷靜面對了,最多的時候,高穎一天曾奔赴五個兇案現場,驗屍五具。

“其實現在我還是很怕看見屍體。”高穎笑著說:“我都是逼自己不去想他們如何恐怖,我會一直問自己各種專業問題,我不斷暗示自己要通過屍體找到最細微的證據,還事實以真相,這就是法醫的責任!”

驗屍從不帶口罩

高度腐爛的屍體,遠遠就會聞到撲鼻的惡臭。高穎剛進法醫系學習時,第一次是帶著口罩去解剖屍體的,沒想到此舉遭到了老師的一頓惡批。因為法醫解剖屍體時,需要通過自己鼻腔嗅聞屍體散發出的各種氣味,以此判斷某些致死原因。老師嚴厲地對高穎說:“怕,就不要當法醫,想帶口罩,也別當法醫。”

老師的話讓高穎至今記憶猶新,所以參加工作後,即使是在非典時期,無論面對怎樣的屍體,高穎都不敢戴上口罩。

為幼兒屍體掉眼淚

身為女性,在工作中高穎也常掉淚,不是因為怕和艱辛,只為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份母性的柔軟。有一次,一個2歲多的男孩在玩耍時,被夥伴不小心推下高樓,孩子屍體第二天才被其父母發現。為了確定孩子是高墜致死,高穎需要對這位遭遇不幸的小男孩進行屍檢。驗屍在殯儀館驗屍中心進行,當時屍體已經冰冷,屍檢必須先化凍。高穎拿著水管,用了半小時慢慢為屍體化凍。耳邊聽著孩子的父母在門口一遍遍聲嘶力竭地呼喚孩子的名字,高穎的淚也啪嗒啪嗒得掉。

對“活”有另一番理解

高穎在工作中思維活躍,但在生活中卻時常扮演“馬大哈”的角色,兩者反差之大,讓很多熟人都驚歎不已。高穎笑著解釋說:“工作時精神太集中,下班了精神又太放鬆,所以就經常‘腦塌’啦。” 在生活中,高穎是一個有潔癖的人,她不會做飯,因為她害怕身上沾染上油腥味,她的丈夫也是警察,倆人經常是下班吃快餐。除了做飯,高穎其他的家務活也很少幹,爽朗的高穎這時候卻臉紅了,她靦腆地說:“我老公嫌我家務幹得不乾淨,寧可他自己幹。”

因為工作中經常要面對死亡,反而讓高穎對“活”字有了另一番理解。每面對一次猝死,高穎就會感受一次生命的脆弱,面對突然離開世界的這些人,高穎會在心裡想:“她的妝容這麼精細,她的衣服熨燙得這麼直,今天上午她出門前,怎麼會想到自己再回不了家;他的皮鞋擦得這麼亮,他怎麼會知道這是最後一次……”

高穎說:“因為見多了‘死’,所以更珍惜‘活’,誰都不能預料下一分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生命很脆弱,一個小小的打擊就能讓它終結。活著,就該好好活著,不要計較太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