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的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為嗎?

用戶68621085508


對於鷹醬“吹牛逼”這種行為一定要理智看待!不要被好萊塢那種美式主旋律的大片給代入了,美國真有好萊塢宣傳的那麼強大的話,世界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了!

同事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絕對不是就美國擁有,基本上聯合國五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核心問題是,兩場戰爭是跟誰打?如果對方後面有五常任意一個支持的話,“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就是一句屁話了!騙騙無腦的“選民”估計都夠嗆!

最好的歷史例子就是被冠以“帝國墳場”的阿富汗了,蘇聯打阿富汗——失敗!美國打阿富汗——撤軍了!被世界老大、老二輪番蹂躪並存活了下來不是阿富汗多麼的強悍,而是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當時面對的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阿富汗游擊隊,確切的說面對的是五常裡某個利益團體,這個利益團體隨著國際局勢變化是動態組合的,蘇聯時期面臨的就是中、美、英、法,美國時期面臨的就是中、俄……。

所以說“美國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只能是當做“宣傳口號”來看,當真你就輸了!


玉滿齋


美國能不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主要取決於交戰的對象以及交戰的方式。如果是兵對兵將對將、飛機對飛機坦克對坦克的正規戰,對手又是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之類的中小國家,那麼別說同時打贏兩場,就是打贏十場八場也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是維持佔領的治安戰,那麼即便是最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也有可能讓美國焦頭爛額欲罷不能,特別是該小國背後有大國支持的情況下。比如美國2000年以後身陷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兩個泥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付出數萬億美元和數萬官兵傷亡的代價依然騎虎難下。

半島戰爭和越南戰爭讓美國連續受挫

不過,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是美國是否能夠在正規戰中,同時擊敗中俄這樣重量級別的兩大對手。其實歷史上是有類似先例的,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導火索,軸心國集團集體向美國宣戰,美國同時面對歐洲和太平洋兩大戰場,當然最後的結局是美國打贏了這兩場戰爭。不過這樣的勝利明顯存在著很大的水分,因為德國、日本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量級大國,幅員面積人口資源十分有限,而且分別被蘇中牢牢牽制在亞歐大陸戰場上,美國難免有勝之不武的嫌疑。

要想同時打敗兩個大國,美國的地理位置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的主要假想敵隨即變成了中蘇兩國,這兩個國家都是典型的大陸型地緣政治強國,佔據著亞歐大陸的主體部分。美國雖然與俄羅斯相鄰,但蘇聯重心卻遠在歐洲,遠東地區是廣袤的寒冷地帶和近乎無人區的地方(600萬平方公里600萬人那種);而美國離中國,又遠隔重洋。美國要想跨越兩大洋跟兩個重量級的對手同時開戰,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後來美軍在半島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慘痛教訓,也證明了美國連中蘇支持的小兄弟都難以擺平,更不要說直接跟中蘇同時開打了。吃到了苦頭的美國一度低調了一段時間,放棄了同時打敗兩個大國的想法,選擇了聯中抗蘇的戰略。

時至今日美國出於自身全球地緣戰略調整的考慮,再次提出“美軍要準備應對大國戰爭,尤其是要同時打贏兩個對等大國”的口號,直接把矛頭再次指向了中俄。俄羅斯的實力固然比起蘇聯時代削弱了很多,但是我們卻早已今非昔比了;此消彼長之下的中俄組合並不比當年的中蘇組合遜色,美國與之對陣勝算又有幾何呢?首先是核戰爭,俄中擁有的核彈頭總數超過美國,人口數量和領土面積也大大超過美國,美國發動核戰爭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

中美俄都已經擁有了隱身戰機

接下來再看看常規戰爭,如果在遠離本土的深海大洋進行海空大戰,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70多艘核潛艇、數百架五代機、兩千多架四代機以及大量空中加油機的美軍依然無敵。不過中俄也不會傻乎乎地主動跑到自己鞭長莫及的區域去挑戰美國,雙方最有可能爆發衝突的形式是在亞歐大陸周邊進行的介入/反介入作戰。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需要跨越大西洋/太平洋勞師遠征,深入中俄兩國嚴密佈防的預設戰場,面臨後勤保障線漫長,前沿基地分散脆弱等諸多難題。

中俄若聯合一起,會讓美國十分頭疼

中俄的高性能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高超音速武器則利用地利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威力,摧毀癱瘓美國為數不多的節點目標,迫使美軍無法向預定戰區有效投送軍力。儘管美國在歐洲和亞洲都有不少盟國,但是這些國家的體量和實力顯然跟中俄不在一個檔次,而且也沒有替美國捨生忘死衝鋒陷陣的覺悟和動機,更不可能像二戰中的中蘇那樣不計傷亡地死磕德國日本,為美國充當肉盾。有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中俄兩國能夠團結一致以逸待勞,美國是很難佔到便宜的。


晨曦軍情


客觀地講,美國的軍事實力在當今世界上無人能敵。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美國具備這個實力,但是要看是什麼樣的對手。


現代戰爭拼的是實力,實力分為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依據美國的國力對於阿富汗、伊拉克和南聯盟之類國家有著‘碾壓式’優勢,但是對於俄羅斯和東方大國這樣規模的國家就應該另當別論了。別的國家沒有可比性,我們就拿世界第一和第二軍事實力的國家進行綜合性比較一下;

1、美國軍事實力:美國2017年度軍費開支為6500億美元,總兵力為140萬,總共擁有13000餘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近370架世界上最先進的五代機、擁有世界上唯一的隱形戰略轟炸機80餘架,海軍有279艘主力艦艇,其中包括12艘航母、95艘潛艇、31艘巡洋艦、52 艘驅逐艦和4500架屬於海軍的作戰飛機,陸軍有主力作戰坦克7800輛、裝甲車6700輛和5000餘架直升機,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陸戰隊,人數為18萬,屬於海軍陸戰隊麾下的主力作戰飛機有700架。另外,美國擁有7000餘枚戰略導彈,核打擊能力首屈一指,擁有軍用衛星120餘顆,24 小時為美軍提供全球任何角落不間斷精準的情報,有建立多年的GPS天網系統,並且應用了實戰。我們綜合一下美軍的實力,65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是全球前14個國家軍費之和,13000架作戰飛機是世界上前10個國家之和,其海軍擁有的作戰飛機可以比擬俄羅斯空軍。另外,美國雄厚的工業基礎、巨大的軍工生產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應用能力都居世界第一。我們看一下美國二戰時期的工業生產能力,從1941年到1945年期間,美國共計生產了147艘航母、29萬架飛機和10萬輛坦克,可以說對世界反法西斯作戰提供了重要的幫助。現在美國封存的先進戰機有3000餘架,封存的航母6艘和其他艦艇600餘艘。光封存的裝備就可以武裝一個較大型的國家軍隊。遍及全球400餘個海外軍事基地,幾個小時可以投送到世界任何角落的軍事能力。無疑,美國的綜合國力是巨大的。



2、俄羅斯軍事實力: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前蘇聯時期的裝備,無疑是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力量。2017年國防預算是490億美元,現役軍人102萬,作戰飛機總數量為4000架,包括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70餘架,裝備有較先進的坦克13000輛,火炮2萬門,裝甲車3萬輛,國土防空導彈近10枚,海軍方面有航母1艘、潛艇120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19艘。俄羅斯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打擊能力,有超過美國的8000餘枚核彈頭,這也是另美國最忌憚的。另外,俄羅斯好戰的民族特性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加之幾百年來俄羅斯始終在擴張、在戰鬥,其不怕死、好戰鬥的民族精神,確實另美國人害怕。

綜上所述,美國的軍事實力遠遠高於俄羅斯。憑美國的國力和世界影響力同時打贏兩場針對中等國家的戰爭沒問題,可以單挑俄羅斯一樣國力的大國。但是,美國人未必敢於挑戰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重要大國。


東義義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豪言,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當然這個也要看打擊的對象是誰。如果,美國打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他能同時打贏那就奇怪了。當然,以美國現在的勢力可以單挑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話不假。當年德國也很自信,單挑整個歐洲國家,開始的確很厲害,曾經歐洲霸主法國40多天就投降了。在歐洲戰爭史上,法國這麼快投降,估計是第一次。估計是勝利來得太突然了,德國就把矛頭對準了蘇聯,希特勒在進攻蘇聯前,就狂妄的說:“三個月內滅亡蘇聯”,結果3年過去了,德國反而被蘇聯反殺。其實,在亞洲的日本也是一樣,也曾狂妄的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結果打了八年也沒能把中國佔領。所以,太自信往往吃大虧。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全球GDP也名列榜首百餘年,從來沒有被超越。由於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美國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374個軍事基地,駐軍數量達30萬。國內擁有871個基地,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他們的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潛艇、航母、坦克等等武器。此外,美國也擁有全世界最全的工業體系,幾乎可以製造任何武器設備,目前的確能單挑全球任何一個國家。誰要是惹美國,結果肯定死的很慘。

即便是這樣,美國在全球也有挑戰對手。比如俄國,前蘇聯的繼承者,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核武庫。如果是核戰爭,誰敢挑戰俄羅斯,美國絕對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假如是常規戰爭,美國應該是沒有問題。不過,俄羅斯的軍力也不弱,國土面積也很長,尤其是冬天惡劣的氣候,我相信很多士兵都受不了那麼冷的天氣。如果,在非洲,天氣炎熱,可以少穿衣服。但是,太寒冷了,零下幾十度,估計槍都會卡殼。總之,美國不敢保證能打贏,即便是打贏了,經濟也要倒退好幾年。

所以,就一個俄羅斯就能讓他好受的,以前蘇聯龐大的時候,入侵阿富汗,結果損兵折將。而美國在朝鮮戰爭的時候,照樣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雖然說21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戰爭,用人海戰術已經落伍了。但是,誰能夠保證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呢?不過美國打一打像伊拉克和利比亞,這樣的國家還是可以的。國家不大,伊拉克和利比亞國內還有反對派,戰後有人給他們打掃戰場。但是,敘利亞就不同了,有大國在後面支持,所以美國最終沒能啃動這塊骨頭,最近拍屁股走人,宣佈撤軍。其實,都是佔不到什麼便宜,才這個樣子。當然,以美國的軍事實力真要打一箇中等國家其實是很容易的,但是打下來之後,估計傷亡的人數比打仗死去的還多。所以,打仗容易,佔領就難了。美國目前,也就充當一下世界警察的角色,打完就走。所以,打打小國家還是可以的,但是大國,美國也是打打嘴仗就完了。


謀士說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美國就一直有“兩場戰爭的戰略”。

這個戰略一開始提出時,是由肯尼迪政府進行設想的。肯尼迪時期,蘇聯尚沒有全面崛起,美國政府對於蘇聯等國依然擁有巨大的優勢。所以肯尼迪政府提出了著名的“兩場半理論”——既能在歐洲打贏蘇聯,又能在亞洲打贏中國,同時還能在任意一個地方打贏一場有限規模的局部戰爭。

十年後,到了七十年代,蘇聯的崛起已經讓難以保持當年的自信。七十年代的美軍戰略變成了“一場半”,即在打贏蘇聯的同時還能進行一次局部戰爭。不過當時的美國人,對能不能打贏蘇聯持普遍的懷疑態度。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重回世界霸主地位,老布什政府再次提出“兩場半”的說法,之後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到克林頓時期又變成了“兩場戰爭”。

變化出現在奧巴馬時期,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經過對世界各國軍事實力的評估後,把戰略目標改為了“打贏一場戰爭,同時遏制住另一個國家的戰略意圖”。

直到特朗普繼位,美國才重新為“兩場戰爭”戰略進行準備,要重拾美國的信心。

不過,這其中有很多是美國的一廂情願。

需要明確的是,美國的“兩場戰爭”理論,對手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俄羅斯。

雖然美國說的是在世界上跟兩個國家作戰,但是其戰略中處處顯示其針對的是中俄兩國。這也不奇怪,因為除了中國和俄羅斯之外,世界上所有國家一起上,都不夠美國塞牙縫的。

英國只有二十萬不到的軍隊,法國軍隊不到三十萬,且兩國的軍事裝備都跟美國有代差。印度裝備無法國產,日本是美國的一條狗,除了中國和俄羅斯之外,沒有任何國家配做美國的對手。

至於除了上面幾國之外的“其他國家”,不要說兩個,就是二十個二百個,一起上也完全不能威脅到美國。這跟一群羊打不過一隻老虎是一個道理。

那麼美國現在還能不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呢?

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不能。

美國人自己對“兩場戰爭”的要求進行過一次估算——

要同時打贏中俄兩國,美軍需要建立50個旅戰鬥隊規模的陸軍部隊、擁有400艘軍艦和624架戰機的海軍部隊、擁有1200架各型作戰飛機的空軍和規模達到36個戰鬥營規模的海軍陸戰隊。

空軍是美國唯一沒有問題的項目,問題出在另外兩方面。

美國海軍現役軍艦用三百艘,雖然沒有達到四百艘的標準,但是如果在大洋之中擊敗中俄部隊,還是綽綽有餘的。只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近海作戰的難度增大不少。

問題主要出在陸軍上。


美國現役陸軍只有31個旅級部隊,只達到要求的60%。而在這31個旅級部隊中,只有15個達到了“可接受”的戰備標準。其他的部隊由於多年沒有執勤任務,戰備標準普遍較低。

而中俄兩國都是典型的“大陸軍”國家,兩國都隨時可以拉出一支百萬規模的陸軍。

在過去三十年(1990年以後)的美軍行動力,美國大部分的陸地作戰任務是由海軍陸戰隊執行的,陸軍參戰的對手也是伊拉克這種戰五渣。可以說,美國陸軍在越南戰爭以後,就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了。

讓人數缺編,戰備狀態不足的美國陸軍跟中俄作戰,顯然是不足以擊敗兩國的。所以美軍在特朗普時期一直想要充足武備,重新撿回“兩場戰爭”的戰略。只不過美國能不能成功,既要看他自己的決心,也要看中俄的發展狀況啊。


小約翰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若只針對小國,美國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若針對像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可以肯定的說是不可能的!

在這裡我們只講中國,不講俄羅斯,並拋開核戰爭的前提,只談常規戰爭。

首先若美國離開本土,調派其海外駐軍,發動與中國大規模的戰爭,它不可能贏,特別是在中國家門口的戰爭,鬧不好會造成其全軍覆沒的危險。

要知道,現如今的中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相比,還差了許多,但是在經濟領域與美國相比,那是不分上下的。

就GDP而言,因為兩國的統計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所以,經濟上中國不輸美國。

在科技領域,不管是哪方面,比美國差的我們在努力趕上,雖然有些差了二十多年,但是我們走的是不對稱發展模式,在某些領域肯定不會差與美國,甚至會更好。

軍事方面更不用說,中國,美國,俄羅斯都是可以全方位發展的大國,戰爭動員能力那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所以就整體的綜合國力而言,美國並不比中國高多少。

而戰爭打的就是綜合國力。這種情況下,美國面對中國都不可能贏,哪有能力發動兩場戰爭。

現在美國似乎在全世界打這打那,但是沒發現那些國家的整體實力都不咋滴嗎?

而且進去二十一世紀後,美國打的還都是恐怖組織,真正面對以師為最基本作戰單位,擁有陸海空全方位作戰能力的國家,他打過嗎?

要知道,恐怖主義和真正的國家戰爭,美國除了海灣戰爭外,他是沒有真正打過的。海灣戰爭也不是美國單獨打的,也是聯軍來的。

所以真正去看美國這些年發動的戰爭規模,實際上只是大象踩螞蟻的遊戲。

若美國與中國這種世界性大國進行戰爭,特別是在中國家門口打,美國沒有任何的勝算。

師一級為基礎的戰爭,不是打幾個恐怖組織可以比的。別說調兵遣將,就戰爭消耗和資源補給這塊,就夠它喝一壺的。

美國叫世界警察,而不是世界霸主。

打沒有幾架飛機,還不能自己生產一些重要武器的國家它可以,當然也就這樣了。其他的,他就沒戲。


害蟲的微笑



美國在當時提出這樣的口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當時中國與俄羅斯都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能與美國相比,其他國家更不行。現在大家會有所懷疑也很正常,主要是俄羅斯軍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對美國威脅相當大,中國在軍事上也進步了很多,現在美國想要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似乎有點吃力,但是美國軍事力量目前仍是全球第一,這一點毋庸置疑。遠海作戰中國俄羅斯都不如美國,實戰經驗尤其中國是最少的,俄羅斯與美國近幾年都進行過現代化的戰爭,實戰方面我們的確有所欠缺。現在的美國對中小國家仍然可以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但是代價是什麼,這才是要考慮的問題,單純比拼多少戰機多少戰艦隻是一個方面,打仗誰都可以打,但是打仗弊大於利,或者大量消耗使國家衰退等不利情況發生,就要戰前慎重考慮,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奇阡陌


一直以來,美國都以打兩場戰爭作為自己的戰備標準。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的戰備標準甚至超過了兩場戰爭,當時的口號是打兩個半戰爭。所謂兩個半,是指分別在歐亞與中蘇打一場大戰,另外用半個戰爭(可以理解為是規模較小的局部戰爭)應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事變。可以看出,這個標準不是一般地高。越南戰爭讓美國認識到,不要說同時打兩個半戰爭,就是打半個戰爭都已經令美國精疲力竭難以承受了。於是,尼克松在1969年上臺後提出了打一個半戰爭的戰備指標,即與蘇聯在歐洲打一場大仗,用半個戰爭應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突發情況。當然,這也反應了美國對中國定位的變化,中國不再是美國並列的頭號敵人了。

冷戰結束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打大戰,即全面戰爭已經失去了對手,於是,在克林頓時期,美國的戰備指標就變成了同時打兩場局部戰爭,一場在東北亞,一場在中東。這一標準一直延續到現在。

那麼,美國有這個能力嗎?肯定是有的。美國在海外作戰,首先立足於戰區,東北亞是太平洋司令部,中東是中央司令部,在戰區內駐有相當數量的美國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以在東北亞作戰為例,美國在韓國有步2師,2個航空聯隊,在日本有2個航空聯隊,1個海軍陸戰隊的航空聯隊,1個陸戰師,以及1個作戰艦隊(包括1艘航母)。關島駐紮的是戰略性打擊力量,如戰略轟炸機,攻擊型核潛艇。這些力量應對一場局部戰爭已經差不多了,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從本土調機動部隊,也可以動員預備役。

但目前為止,我談的都是美國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我並沒有說打贏的問題。第一,能打是第一步,如果兵力不夠,捉襟見肘,那打都沒法打,就更別說打贏了。第二,打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軍事優勢只是打贏的條件之一,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如戰爭目標,對手情況,政治環境等等也都十分重要。所以,只能說,美國可以同時打兩場局部戰爭,也具備打贏的能力,但是不是一定會贏,那就不好說了。


進擊的女武神




一、以美國的軍事實力,同時打贏兩場常規局部戰爭,理論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首先聲明,本人既不崇美,也不親俄,國家立場非常堅定和明確。只是在瞭解美國的軍事問題上,出於職業習慣,還是比較上心的,瞭解的也比較多,在軍校學習期間,教員就為學員分析過,以現在的美軍實力,憑藉眾多的航母群、先進的戰機、導彈,以及遍佈全球的駐軍,美國完全可能同時發動兩場常規戰爭。當然,同時發動的兩場常規戰爭對象,不含中俄在內,因為這兩個國家,美國對上那一個,都不會有好結果,更不要說能夠打贏的問題。



二、以美國的經濟實力,想要同時打贏兩場常規戰爭,只能說美國有心無力。一是美國較好的社會福利,以及美國獨特的消費觀念和方式,可以說也佔據了美國相當大的財政。二是美國經濟發展瓶頸,已經很大程度的制約了美國經濟的發展,雖然現在美國經濟發展總量還是世界第一,但是絕對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其它經濟體已經爆發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三是近十幾年來美國對外發動的戰爭,以及對地區勢力的支持,消耗了美國大量的錢財,到現在美國的國債已超過21萬億美元。以往美國發動戰爭都是組團進行,參與國攤派費用,如果讓美國獨自發動戰爭,兩場戰爭下來,沒有2萬億也有1萬億美元,就現在的美國經濟可能擔負的起嗎?這是美國要發動戰爭必須面臨的實際問題,也是美國及特朗普在現階段不願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



三、從戰爭規模來說,如果遇上核武戰爭的話,美國一場戰爭都贏不了。以上說的都是常規戰爭問題,美國在軍事實力上佔據了較大優勢,打贏兩場戰爭問題不大,可是如果涉及到了核武問題,那就沒法對比與衡量的問題了。我們都知道全世界的核彈頭基本集中在美俄手中,世界上已知的擁核國也不超過10個,並且其他國家的核武總量加起來,也不足美俄兩國總和的十分之一,而且真正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也只有美俄兩國。但是也不要小看了其他擁核國的能力,核武的破壞力度不是常規武器可以比擬的,只要動用了核武,那就不是美國發動一場戰爭的問題了,將會上升到世界級別的戰爭高度,也將是人類災難的開始和毀滅問題,那就說不清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大概率上全人類都是輸家,何來美國的贏家之說。

總之,按照軍事實力來說,美國可以無視大多數國家,也有能力同時打贏大多數的兩場戰爭,但是考慮到經濟、核武和大國問題,美國的豪言壯語也只能是對弱國的欺霸,對上強國和大國,美國根本沒有能力取勝,遠的在朝鮮和越南,近的在阿富汗,都是驗證過了的,歷史是最好的說明。


極度駭客


那得看跟誰打了,如果是打伊拉克這樣的角色,美國人同時打贏兩場絕對沒有問題,只是可能花的錢會多一點,國內反戰示威遊行多一些,但這都無傷大雅。而如果是要同時與中俄這樣的國家開戰,美國人就很有可能抓襟見肘了,以下只從常規戰爭角度推演,核戰爭什麼的,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就目前而言,美國要是打兩場戰爭肯定是進攻戰,也就是俗稱的侵略戰爭,因為藍星上現在還沒有國家敢主動進攻美國,別說是本土,就是海外基地也是如此。那我們就假想一下,美國同時從亞歐兩條戰線同時進攻中俄,目前來看,在常規武器上,中俄與美國並不存在明顯的代差,無論是戰鬥機、坦克、宙斯盾艦皆是如此,在武器代差並不明顯的情況下,那我們就必須比拼人力,美軍武器質量佔優,假設他能以一當二,那麼兵力至少要達到中俄的二分之一才有取勝的把握。



美軍海外作戰最依賴的莫過於其10個航母戰鬥群和遍佈全球的374個海外基地,而中俄進行防守作戰,也就相當於美國用移動的國土和中俄之間的固定國土進行正面決戰。美軍目前海外駐軍約40.7萬人,其中太平洋地區13.1萬人,歐洲地區7.9萬人,南亞北非19.7萬人,而航母戰鬥群常年保持6個進行全球部署。從兵力上來說,太平洋地區13.1萬人和兩個航母戰鬥群要對抗解放軍200萬人,而歐洲地區7.9萬人則需要對抗俄羅斯的76萬人,兵力對比1:10,完全不夠,即使把南亞北非19.7萬人平均配置在歐亞兩條戰線上,兵力也絕對是捉襟見肘。
(美國全球海外基地分佈圖)

那麼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就只能調撥本土兵員進行支援作戰,而美國本土距離歐亞兩大戰場都有萬里之遙,這就大大的拉長了後勤補給線,即使美軍現在擁有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但是要同時對兩條戰線近百萬人進行供給,也是相當困難的。而且更加要注意的是,現在美國的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地位已經被中國取代,美國雖說能夠生產各種高精尖工業產品,但是打仗不僅得有陽春白雪,還得有下里巴人,譬如吃穿用這些輕工業產品,目前美國去工業化嚴重,能夠支持數百萬人在萬里之遙長久作戰嗎?這裡就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在萬里之外作戰的教訓,美軍也是有前車之鑑的,在朝鮮和越南,美軍的武器裝備優勢明顯,但是窮極全力也未能取得一勝,這就是本土作戰的優勢。而要是同時與中俄開戰,以目前中俄的工業實力和戰爭潛力,不管是從人力物力財力任何一個指標來看,美軍都難以取勝。當年的納粹德國戰力如何?最後被蘇聯反推到柏林!當年的16國聯軍如何?在朝鮮半島的的冰天雪地從鴨綠江打回了三八線!而今實力天平再也不是美國一邊倒,要是美國妄稱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放馬過來,我們絕對不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