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是人工好還是機器好?

新農人海龍


清明假期剛過,還有不到2個星期就要到五一假期了,城裡人都盼著這五一假期快點來,因為屬於全體勞動人民的專屬假期就要來臨。但是作為全體勞苦農民確是到了一年中很忙的時節了。穀雨節氣之後,早稻就要開始插秧了,在長江流域只要把油菜割完,水田放水翻耕撒肥料,就可以插秧了,一年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來臨了。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有很多地方,特別是平原地區都開始用機器插秧了,到底兩種插秧方式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優缺點呢?

首先說說人工插秧吧。

人工插秧是最古老的插秧模式,看似簡單,卻是人類農耕文明的一大進步,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工的插秧的優點有:

1、操作簡單,一學就會,人多力量大。

2、我國地形複雜,稻田大小不一,高低不一,人工插秧能快速的插秧和轉移。

3、人工插秧有利於稻田的邊邊角角都能夠插上秧苗,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

4、人工插秧可以根據稻田泥腳的深淺,自動調節插秧根部的深度,有利於秧苗在最合適的深度返青。

人工插秧的缺點:

1、人工插秧因人勞作會勞累。插秧效率越來越低,花費的人工時間成本高。

2、人工插秧因人不同,插秧的熟練程度不同,會出現插秧好壞的情況,或者有些秧苗可能出現缺凼。

3、人工熟練程度,個人插秧效率有別,標準不統一,不利於秧苗的集中成長。


其次是機器插秧。

機器插秧是現代工業革命的產物,有什麼優點呢?

1、機器插秧工作效率快,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成本。

2、機器插秧因為是機器來操作,標準化插秧,秧苗深淺統一,有利於稻穀集中生長。

3、機器插秧,解放了勞力,人不那麼辛苦。

機器插秧的缺點:

1、稻田的邊邊角角不能工作到,會留下死角,還需要人工補秧。

2、機器插秧比較合適平原大面積稻田操作。對於丘陵地區、梯田操作比較困難,小面積的稻田機器都跑不開。

3、機器插秧增加了農民的生產費用成本。因為農民人工插秧基本上不考慮人工成本的,都是自家人或者輪流幫忙的鄰居。這筆費用還不小。

4、機器插秧會對稻田造成傷害,會使稻田板結,稻田不平整,深淺不一,不利於灌溉。


根據以上兩種插秧方式的優缺點說明,只有根據本地具體地形、稻田大小、勞力情況自行選擇合適的插秧方式,不分哪種好。


365平凡之路


對於水稻栽培管理,是人工栽插好還是插秧機插秧好?我有多年的實踐經驗和體會,以前的傳統水稻種植,都是要預留秧池田育秧苗,經浸種、催芽再落谷秧池田,待秧齡三十餘天后,需要人工撥秧,再人工栽插到耕耙好的水田中。



而機插秧同樣也要培育秧苗,因為需要塑盤育機插秧苗,更適合工廠化育秧而節省了使用秧苗面積,同時也因為塑盤育秧而減少了人工撥秧的繁重的體能和時間。


至於兩種水稻栽培的管理,機插秧對秧齡有嚴格的要求,最適宜機插秧的秧齡二十一天左右,而且對移栽大田的要求高,因為機插秧苗弱短,要保持水稻田更平坦,不能有過多的水源,這樣才能有利於機插秧苗的生長;而人工插秧相對來說對移栽的大田要求寬鬆,大田的落差不是太大,化學除草會比機插秧更徹底、更容易。

在水肥管理上,由於機插秧苗小,對水肥管理上與人工插秧有差異,要量小分批次勤灌、勤施,才更有利於機插秧生長。



總之,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形勢下,規模化種植水稻用機插秧,可以降低人工拔秧和栽插的用工成本,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至於兩種栽培管理後的最終產量則差不多!


和風細雨言


大家好!水稻插秧當然是機械插秧好,省錢省工省時間,減少生產費用,值得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