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村官,如何管理農村?如何帶領村民致富?

豫東一農夫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一直猶豫回不回去競選村長。因為我父親是70年代的村支書,那時他帶領村民一起建了村磚廠、村農機隊、村魚池。處處為村民著想,哪家買不起種子化肥了,大隊擔保給賒銷回來。最終,還是因為超生被告下了臺(因為我母親有病,不得不生)。

去年我和父親說過我想回來競選的事,他不同意。因為自從他下臺後換了四五個村支書,磚廠被低價承包給了個人經營(實際有村書記的股份),魚池也一樣,農機都被賣了,書記霸佔集體土地三百多畝已經好幾年了。他說回來幹會得罪很多人,也掙不了幾個錢。

而我的想法是,我可以不要錢,我想利用這些年在外的人脈和藥材種植經驗帶領大家一起發展藥材種植、辦村企業,給家創造更大更多的致富機會!人活著,不全是為了錢,更重要的是你的價值!

我是吉林長春農安縣的,很高興能認識大家


蒲公英茶藥材種植


說實在的,沒有當過村官的對這個問題還真的沒有多少發言權,因為你不瞭解當前的村官在農村的基礎工作難度有多大,也有很多的村官一心想為群眾辦事,帶領村民致富,但是與談何容易,下面我就結合我接觸的一些村官談談自己的看法。

早在九十年代,我就採訪過一位村支書,在當時縣裡號召家家戶戶上項目的富民工程當中,憑著自己的年輕和一股子闖勁,日夜奮戰的致富的第一線,鼓勵村民發展大棚蔬菜生產,一個不足1000口人的小村發展了40多座大棚,並且到山東的壽光請來了技術員,當時很多的村民也是有了相當好的收益,也成為了全縣的致富典型,村幹部當時為了幫助村民發展,幫助跑貸款,上項目,但是兩年以後很多的村民看到種植蔬菜大棚又累,而且勞動強度很大,相反在當地種植大蒜的一畝地也能收入幾千元,於是很多的村民開始放棄,在村幹部勸說幫助無效的情況下,到第三年村裡的大棚一個也沒有了,這樣一來村幹部幫助的貸款都壓在了村裡和一些村幹部的身上,由於村裡沒有收入,村支書無奈辭去村幹部的職務,躲到了新疆打工,五年後回到家鄉,在不滿五十歲的年齡去世。

還有一位村幹部上了當地一個最大的養雞場,由於鎮裡的政策支持,達到了萬隻,並且帶領群眾發展養雞,村裡先後建起了三個有規模的養雞場,自己當時也被評為省勞動模範,還破格提拔為副科級幹部,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村幹部,因為在種種的現象當中以破產而告終,自己辭去村幹部成了負債人,至今家裡一貧如洗。這樣的例子在當今的農村可謂比比皆是,不是他們不想帶領群眾致富,而是各種的制約太多,因素太多,可以說上面千根針,下面一條線,都要有村幹部來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應付不過來,談何理思路、謀發展。

可能我說的有點偏題,現實的情況就是這樣,就是你想帶領村民致富,一般的村幹部是否有這個能力,一來他們沒有資金,二來村裡沒有產業的支撐,除非你是一個大款,在外創業成功,能夠拿出資金給村裡辦一個產業,讓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相反一些村官現在只拿著每月幾百元的工資,家裡還沒有村民富裕,幫村民致富可謂無從談起。以上是我的見解,歡迎褒貶評議。


鄉里鄉韻


第一次回答!!!不知道說什麼好,關於村官,自己還真的有想過。我剛剛大學畢業一年左右,在自己的事業上也沒有什麼好的進展,自己一個人在外地打拼,所有的苦只能自己嘗。也沒有勇氣和家裡人說自己的心酸,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過年的時候,外地的兄弟們難得聚在一起,喝了酒之後,所有的心酸都說了出來。突然就冒出來回家當村官的想法!(我們那邊的村長都是村民投票選出來的!)也聽過家裡的朋友說過村裡的村官利用職位之便,謀取利益的事情,當時喝了酒,頭腦發熱,就萌生了這樣的想法!於是我們就仔細探討了如何當上村長,以及之後如何為村名謀福利的事情!我們天方夜譚了好多情況。由於我家那邊土地比較多,而且勞動力不足,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家裡面的地都是很少人在種。就想著要組織村民把閒置的的土地,或者留下足夠種玉米的土地以後剩下的,集中起來發現養殖業(因為我認識好多懂得養殖技術的朋友可以幫忙)。但是當酒清醒了之後,發現問題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第一,由於村民長時間的自給自足,而且過去的村官不作為,村民們也漸漸的失去了對村委的信任,想要再一次把大家的心聚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二,村長都是在村裡比較有名望的人才能被選上的,像我這樣剛剛大學畢業,沒有多少社會閱歷的,想要當上村長難度可想而知,即使想其他人一樣,通過拉票等方法選上了,就會脫離了自己剛開始的初衷!總之一大堆的問題相繼出現在腦海裡,慢慢的也就打消念頭!以上就是在我和朋友們小聚,喝酒之後冒出來的想法,今天看到有這個問答,就過來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也就是酒後的胡思亂想吧!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有什麼不足或者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快樂烏托邦


“鄉里鄉韻”舉了兩個例子,都是失敗的,成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現代版。這兩位村幹部為什麼會失敗?我來說點教訓。

一是,一切應從農村現實出發,不能從理想出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講的太好了。現在有人開始否定包乾到戶,又鼓吹學大寨了,即使大寨是成功的,也不要盲目去學,一般農民沒那覺悟。我二哥死的早,有兩個兒子在農村,大侄兒技校畢業,自己開了個破篾機修理小廠,要購一臺車床,向我借10000元,我叫他寫了借條,還有抵押,我妻子笑我多此一舉。我一板正經,一定要讓他記住:叔叔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有壓力才有動力。侄兒的小廠辦的很紅火,十幾年過去了,那一萬元貶值不足三千了,我也不打算要了,但我不鬆口,要讓他記住自己的責任。村幹部大包大攬,村民沒有責任,這是辦不不去的。

二是,要因人適宜。我姐夫只有兩女,女嫁出去了,養老就有困難。姐夫提出要養雞,我認為是好事,就給了成本讓他養雞,半年下來,雞沒了,本也沒了。從此,他要辦實業,我不搭腔,把他列為扶貧戶,給點錢。後來,他辦了一個售貨店,還開的紅火,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農民習慣做什麼,適宜做什麼,要讓農戶自己選擇。


朵朵佬爺


作為一名村幹部,特別是村支書,在現在的農村想為老百姓做點事,但做不成,又做不好為什麼呢?我有以下幾點意見供大家討論。一,農村是個具有家族勢力的地方,在選舉上就不能選拔一些確實有能力人上來。二,制度上的缺限,讓乾的好的與乾的差的一個樣,都在混日子,作為支書要為村幹部工資,日常開支運轉,各項費用都在村裡開支,壓力山大。三,體制缺限,什麼村主任村幹部都是混日子,說白了就是混工資,搞不好的還要在村裡找亂孑,讓村裡不安靜。四,要讓農村真正實行鄉村振興,必須換思想換人,換體制與制度。


手機用戶5604232621


如果我當村官,不要國家一分錢,只要政府給政策。用十年至十五年時間,不僅摘掉窮帽,而且讓老百姓過上富裕文明的生活。具體做法如下。一是理清思路,村幹部是一種榮譽,不是以權謀私的工具。首先思想上就要有個高度認識,如何把壯大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致富是村官的最高職責,謀事就要公心,幹事不能偏心。處處率先垂範,時時自我問責。二是根據法律規定,盤活全村集體土地,統一收繳歸村經濟合作社經營,然後向國內外招商,引進時尚設計,智能製造,營造最好的招商引商安商環境,真正讓客商感覺到這裡是理想的創業樂園。三是大搞農產品加工,把賤價糧油穀物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力爭家家有企業,人人有事幹,實體經濟旺盛,村民富足有望。以上是我設置的筐架構想,實施的細節沒有敘述,先交給讀者閱覽。初試如能入圍,再來續寫述職細節。


謙卑奴


所謂村官,看你是哪把手的村官?村官包括支書丶村長丶文書丶委員丶還有掛職的第一書記。

你要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謀其政,盡我所能。

現在我就講一講與村支書平起平坐的一把手,假如我是村長,該如何管理我村,使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首先,廢話少說,先從水電路著手,這三大話題一直是困擾著農村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討論最激烈矛盾最突出令許許多多村官焦頭爛額的頭等大事。如果我能把水電路三件大事處理完美,將是功德一件,造福民眾。

接著,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水電路擺平撿順後,群眾沒有後顧之憂。如何讓他們腰包鼓起來,天時地利有了,放手群眾各盡所能,發揮優勢。該種植的種植,該養殖的養殖,大到聯產承包,小到家庭單幹,只要是發財門路,統統鼓勵支持。如果農民所選項目前景廣闊,但又資金短缺,你將盡其能為其跑物質拉資金,使其正常遠行致達到成功彼岸。

最後,作為一村之長,我要踏通我村的山山水水,瞭解我村的地形地貌。才能得出如何使我村根據本村特色來發展我村各方各面的經濟,使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當村官,就得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大事。不要腦子一歪,儘想些歪門邪道,如何如何的鼓自已腰包,損他人利益,巴接上司,貪汙受賄。把一個村搞得烏煙瘴氣,村民怨聲載道,巴不得你早點滾出村委!

古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把田耕'',如果我當村長,一定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個好官丶清官。


都勻貓頭鷹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村官是村民的帶頭人,領路人,一直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擔負著政策方針的落實,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村官在村委會是“核心“責任大,任務重,主要擔負著村委會各項政策和任務的落實,協調各個村級幹部的工作,起著主導作用,村官是村民心目中的”主心骨”。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村官在解決村民的困難時都是站在第一線,村民在致富的道路上也都是主動承擔探索致富之路的重任。所以村官在農村發展與穩定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那麼如何管理農村呢?如何帶領村民致富呢?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對此問題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處理好官民之間的關係

現在農村的管理不在像以前“幹部一聲吼,群眾跟著走的“的局面了,隨著農村生產責任制推行以來,農民分田分地,各自耕著自己的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對於村幹部的依賴明顯的降低了,這也使村官在行使權力過程中的遇到很多困難,從而導致村官和村民之間關係陷入尷尬和矛盾的境地,所以,管理農村的根本還是解決村官和村民之間關係,這也是農村前行之路的基石。

<strong>

二,村官做好本職角色

村官在管理過程中應該當一個好的“宣傳員”,把上級的方針政策正確的傳達給村民,及時傳遞最新的產業政策,市場行情及農業技術,方便農民對農業的方向的把握。村官還要當好一個“帶頭人”。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村官要有敢為人先的意識和敢於冒險的精神,可以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比如在自家農田實行新的農作物種植,通過創新改良現有農作物提高產量等,在取得成效後可以進行推廣。

村官還要充當“領頭羊”的角色,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制定一系列可行計劃,彙總農民困難一一克服,通過實現村民意願,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分散的力量結合起來,實現共同富裕。

三,發展多元化產業。

帶領村民致富的方法很多,那麼我們就從幾個具體的方面說說,一方面通過提高土地“生產價值”,利用土地流轉或者種植高效農作物把廢棄或者限制的土地利用起來,提高村民收入。另一方面,發展農村電商,利用互聯網把農村的農產品、工藝品等有特殊價值的東西銷售出去。還可以發展農村旅遊,利用農村的“山清水秀’環境地理優勢,發展旅遊業,比如農村樂園,農家樂,山水溫泉等旅遊項目。總之,發展多元化農村產業是一個趨勢。

四,對外招商引資

通過農村多元化產業的發展來吸引項目投資和人才流入,錢和人的問題解決任何一樣都是有個良好的開端,招商引資總是會帶來一些希望和就業機會的,可以增加村民的就業,也可以解決農村土地的空置問題。

五,提高農民技術戰鬥力。

培訓村民技能,”一技在手,吃喝不愁’,現在的農村信息發達,交通便利,村官可以通過聘請邀請等方式來讓村民學習從業技能,從而提高村民的創收能力,只有農民戰鬥力提高了,農民才能慢慢富起來。扶貧不如扶技,沒有技術棒身,思想上也不做改變,農村永遠都是貧窮落後的。

總之,村官是農村穩定發展的指南針,只有村官嚴於律己,提高自身和村幹部的素質,才能服務好村民,帶領村民共同致富,不辜負人民賦予的責任。農民只有跟著村官的正確指引,才能在致富前行的道路上一路順風。村官的“重要性、艱鉅性、有利性”在農村發展中也是起著重要作用。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當地的樣板村:書記是為退伍軍官,90年代退伍返鄉,主動放棄安置分配的人社局工作,返鄉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1、帶頭人深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想帶領大家致富,必須要有一支團結、有威信的隊伍。人心向背需要一個過程:書記提出,凡是分房、分紅等利益的事,村委成員最後再分,而且是按人頭分;拆遷、徵地等事村委、黨員必須帶頭。90年代開始,他們村拆遷徵地實現零上訪。

2、致富需要有產業。早在90年代,書記就辦了一個村集體的加油站,全部利潤歸村裡;村裡將連片土地統一利用,統一種植葡萄,全部僱傭村裡人打理;村裡引進服裝廠、食品廠等企業,村集體佔股,村民除了拿工資,還拿分紅。

3、致富最需要的是年輕人,書記為了避免人才外流,90年代就開始辦廠,鼓勵年輕人家門口就業。村裡還辦了幼兒園、小學,老師都是高薪聘請,在服裝廠還有午休安置點,孩子上學無需回家,在工廠統一就餐,既提高工廠效率,而且大大節約了時間。在適齡男青年婚配難的當下,該村適齡男青年全部結婚,沒有一個光棍。



至愛曉笑生


如何當好一個村官可能要做到以下幾點,不一定完全正確,大家共同探討,村官是沒有任何行政級別,不是什麼官,屬於不脫產的村幹部,收入報酬少、事情多,在村裡事無鉅細都得管,但要當好一個村官:第一、要做好政治佔位,與黨中央、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第二、要做到大公無私,公私分明,清正廉潔。第三、要根據村裡實際情況發展產業,不能盲目發展,不能舉債發展,第四、抓好黨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第五、多爭取國家對農村的項目資金支持,項目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