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市剛開盤時,有的板塊說漲都漲,說跌都跌,就好像事先商量好的?

奇光18


炒股中我們發現個股的板塊效應很明顯,很多情況下板塊中的個股啟動的時候一起啟動,要下跌的時候也是一起下跌,而且每個個股中莊家機構都不屬於同一家,大家互相都不認識,為什麼在上漲和下跌好像事先商量好的呢,他們是如何達到操作步伐一致呢,而且在市場剛開盤表現的特別明顯,下面我就來解釋下這個問題。

受到昨晚消息的影響

在股市收盤後,市場上的財經新聞和財經資訊會大量挖掘國家公佈的政策和市場產業政策的消息,比如最近的市場較火的摺疊屏中柔性+OLED技術。這些市場消息一旦公佈後,不管是散戶還是機構都可以看到,如果是屬於特大利好,各莊家機構在股市第二天開盤後肯定一起拉昇股價。如果是利空消息,比如人民幣貶值後對航空股的影響,第二天開盤肯定會造成大家一起賣出,導致板塊中的個股一起下跌。

由於這類消息的公開性,必然影響第二天相關板塊的下跌和上漲。

龍頭個股效應

有時候我們發現相關板塊和個股其實在前一天晚上並未出相關消息,但第二天相關板塊也會受到影響,其實這存在個股龍頭效應的影響。比如板塊中一直個股開始啟動,其他莊家機構發現該股題材概念和自己目前持有的股票一致,也會開始準備拉昇。

所以我們發龍頭個股會早於其他個股幾秒鐘,甚至比慢的個股相差幾分鐘,但是我們觀察和感覺是一起啟動,畢竟幾秒鐘誰會在意呢。正是龍頭個股的帶動下,造成板塊中的其他個股跟風上漲。

比如前段時間的妖股東方通信屬於5G的龍頭和風向標,剛啟動時候帶領5G一路上漲,但是由於後期漲幅過大,其他個股無力再次跟風,走出了妖股的獨立性行情。

總結:板塊中個股一起上漲和下跌,主要原因是受消息的影響和龍頭的影響。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評。


道破天際


實盤操作的時候,我們會常常看到有的板塊說漲都漲,說跌都跌的情況,比如說白酒上漲,其一是板塊內的個股都會漲,其二是啤酒概念、食品飲料概念、家電概念甚至是乳業概念和醫藥板塊基本也都會有所表現。同樣的還有5G,前段時間大家都知道是科技股的輪番爆炸期,但仔細來看,基本上科技股有一個板塊上漲,其他板塊就會呈現跟漲的情況,從而使得科技股全面開花。

那麼,為什麼股市會存在這種情況呢?

無論是個股之間的漲與跟漲,還是板塊之間的,個人認為這種上漲聯動性是由個股以及板塊的經營性質決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東方通信

在行情軟件上,根據東方通信的主營業務,將其概念分為:網絡安全、5G、央企國資改革等。這種情況下,東方通信的接連暴漲直接帶動的就是市場資金對5G通信等相關概念股的追逐,從而推升整個板塊。

同樣的道理運用到板塊上,比如說前段時間政策/事件持續利好的5G,引發了5G相關概念的暴漲,主要就是因為通信的發展涉及到不同的上下游產業,也就是我們所謂“產業鏈”,比如說射頻、基站、光纖光纜等等,資金對5G的湧入,都會推升這些細分產業相關概念股,而這些概念股中一些本身規模較大的企業或是經營/投資範圍比較廣的企業,其主營/參股中可能還包含芯片、大數據等,其上漲又會推動相關的芯片或大數據等相關概念的上漲,這就是板塊之間的聯動效應。


民眾投顧


板塊股票齊漲,是一種羊群效應,也是主力造熱點的主要手段。

一年之計在於春,早上9:30剛開盤時交易者關注度高,對於領漲板塊的敏感度也最高,如果前一天某板塊出了利好,第二天主力只要拉起其中2-3支龍頭快速封漲停,自然市場會有跟風資金來買板塊其他相似概念的股票,如此整個板塊也就起來了。

如果市場環境火熱,可能這一個板塊股票容納不了許多的跟風資金,則市場資金會自己尋找其他相似的板塊買入,這樣就造成所謂的熱點擴散,不斷的有新的龍頭冒出來,同時也不斷的有新的領漲板塊出現。板塊大漲和入場資金就像火和柴,形成了一種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一輪牛市或者反彈也就蓬勃發展了。

發展的後期,入市的資金快要耗盡,很多前期大漲的板塊和個股在高位也就難以支撐了。這個時候由於推升資金的缺乏,熱點板塊會紛紛熄火,市場變得索然無味,此時就是醞釀風險的時期了。

有共漲就有齊跌,道理是類似的。開盤幾個股票由於利空暴跌,很快版塊內類似股票也會被驚恐的持股人拋售造成整個板塊的下跌。下跌和拋售形成了一種互相踩踏的負循環,越跌越拋,越拋越跌。

其實這種齊跌共漲的走法,反應的是人們的心理預期一致性,也就是通常說的隨大流。就像房子、郵票、比特幣、荷蘭鬱金香,越漲越有人買,一個道理。平時看股票的時候,尤其是概念炒作,一定要在初期進入,可不要等到最後人人叫好人人要買的時候進去。送你一句索羅斯說過的真言:炒股,就是比別人更早加入騙局,並且比別人更早抽身出來。


幾聊股


不請自來。

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市場裡有一種板塊效應,就是當某個板塊出現一支十分強勢的股票的時候。可能天天漲停,你買不上,但是又想分一杯羹,就會在這個板塊其他股票裡挑選一支差不多的,讓後買入。當這種跟風股票多的時候,就會造成板塊效應。


一、大盤股板塊效應多一些

比如常見的鋼鐵,煤炭,銀行,證券等等。拿證券來說吧,牛市的時候再不濟的證券公司也是盆滿缽滿,熊市的時候,再好的證券公司也會過的很艱難。所以他們一般都是一起啟動,一起停止。除了個別經營不善的。

二、專業操盤手必看板塊指數

之前我們做操盤手的時候,四個電腦屏幕中有一個就是專門看板塊指數和板塊領頭羊的。他們漲,就立即購買跟它的股票。他們跌,就立即賣出跟隨的股票。這一類人可能也會導致股票的跟風和板塊效應。並不是事先大家商量好的,是看到龍頭動的那一刻,瞬間要做出相應的操作。感覺就像是一起的一樣。



希望能夠解除你的困惑。


假如我是一條雲




對於股市中早盤9.30分或者午盤13.00分開盤的某一個板塊來說,裡邊的個股齊漲齊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不過有的漲得多有的漲得少,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可以稱呼為“聯動效應”。



實際上,“羊群效應”的產生基本上都是由於消息面刺激所產生的,政策上大力扶持某板塊,那與之相關的個股變會一飛沖天,比如雄安新區概念、新能源概念、獨角獸概念等等。

但是,板塊齊漲齊跌並不代表其中所有個股都漲停或跌停,這就出現了所謂的龍一、龍二、龍三等或強勢或弱勢的股票,如近期火熱的“獨角獸”概念中的龍頭合肥城建(7.8~18.89元)、天華超淨(5.41~11.47元)、佳都科技(6.35~11.77元)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樣。



雖然說“羊群效應”是由領頭羊帶領的,但也是基於消息面對整個板塊的利多或者利空而引發的,如“獨角獸”在會議前後獲得政策上大力扶持,“雄安新區”整體規劃基本確定。

若某個板塊中的某個個股受到其公司內部消息的利多或利空影響,則代表的是自身的行為,其漲停或者跌停,都不會對板塊個股構成帶動、聯動效應。



因此,板塊的整體漲跌基本都是由於隔夜消息面上影響所致,隨之便在第二日早盤體現出齊漲齊跌的趨勢,在龍一龍二帶領下便出現了聯動效應。


小小祺大視野


因為這些都是隔夜消息以及對市場消息的反饋!

就拿最近的美國將對鋼品和鋁品徵收相應的反傾銷關稅,這個對於國內的相關的生產公司特別是產品出口的上市公司是一個特大利空消息可以這個政策先是反應在相應的期貨中,螺紋鋼和鋁的期貨價格K線趨勢已轉為跌勢,然後反饋在相應的上市公司的股價上,以下圖板塊指數為例





總之有一些消息是對一個板塊都有影響,這些消息就是帶動了整個故事中板塊的漲跌,所以說投資者對宏觀經濟政策也是需要仔細研究的


特睿斯


這個問題不僅僅在股市剛開盤時是這樣,在盤中也是這樣的,會出現同板塊的同漲同跌現象。可以從以下個幾個方面來看:

(1)受某政策刺激消息,使得特定行業收益或者擠壓,那麼就會出現同板塊的同漲或者同跌。這種政策短暫被市場理解,沒有深入個股,使得只要是該板塊或者概念的個股都會出現大致的走勢。舉個例子,雄安新區政策推出的時候,只要是雄安新區概念的股票均集體大漲,最近走勢較為強勁的獨角獸概念也是這樣的。集體大漲後,也會出現集體調整。



(2)板塊個股之間具有某種聯動型,相同板塊間的個股存在相關關係,當龍頭標的走高或者走低的時候,會帶動同板塊其他個股的上漲或者下跌。很明顯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券商板塊,當龍頭中信證券大漲時,其他券商個股紛紛上漲;中信證券下跌時,券商個股紛紛下跌。

(3)機構的量化策略中存在觸發點位,當板塊中的某隻個股出現上漲或者下跌觸發所寫的量化策略,那麼就會自動執行該策略,使得觸發板塊內的個股買入或者賣出,從而表現為板塊的同漲同跌現象。

(4)當板塊中個股收到資金追評時,板塊中的低位股票會被其他資金來追捧,這也使得同漲,同跌類似。

(以上僅為個人思考,歡迎交流)


凱文菲特


為什麼會這樣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很多很多,資金龐大。他們擁有研究、操作團隊,且每天都會有股票交易。當他們買賣股票時,成交金額較大,自然成交量也大,股票也相對漲跌。當漲幅或跌幅較大時,就會影響整個板塊跟風效應。

2.同樣,A股市場中小投資者也有很多很多,累積資金也不比機構少多少。有一部分投資者喜歡追漲殺跌,比如某板塊在上漲,他們就相應買入;反之,他們選擇賣出。這樣,也形成板塊效應。

3.板塊效應是機構投資者帶領下所為,中小投資者也就是個人投資者沒有這個能力引發這個效應。

有時,板塊的漲跌不止開盤一會,也不知一天,甚至好長時間都會上漲或下跌。比如近期的獨角獸概念板塊,最少有三個成交週期在上漲。

在A股,甚至在世界各個證券市場,板塊效應都很正常。因此,不要大驚小怪。

新潮流,新視線。專注財經,聚焦體育。請大家關注,謝謝!


誘人果香


我看了好多評論,板塊聯動,羊群效應,政策面,消息面等等都很正確,我只補充一點點,股市開盤時間,它是提前競價,這就看多空雙方的實力。如果某一隻股票或者某某板塊,有利好消息,或者公司有重大利好消息,莊家,機構,散戶同時看多,一般高開高走或者直接漲停,它就能帶動整個行業或者板塊聯動。就是我們說的領頭羊。

漲停跌停道理一樣,漲的時候,你掛單買不到,勢必追著股價,一路追一路漲,一路追到漲停板。如果沒有追上,只好尋找同行業的其它股票,所以整個板塊聯動起來了。這就是說漲都漲,說跌都跌。


東南西北33333


股市中上午開盤時板塊強勢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


一,消息面。





晚上發佈利好或利空消息會影響板塊開盤。比如:設立上海自由貿易經濟區消息發佈後許多有關股票都開盤漲停,板塊中大部分股票都陸續跟漲。成了雄安新區消息發佈,有關股票大面積漲停。區塊鏈,獨角獸等概念板塊的上漲都和消息密切相關。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地產相關板塊股票應聲下跌。

二,整個板塊存在實質性利好或利空。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板塊比如互聯網相關板塊,芯片,軟件服務,5G,環保等都是資金追逐板塊,一旦有好的預期,大量資金湧入板塊造成板塊的強勢。一些沒有實質性利好的板塊,本來就沒有多少資金青睞,一有風吹草動,立刻下跌。

三,漲幅過高。漲幅較大以後積存了大量獲利盤,無論是主力還是散戶都有獲利出局的需求,一旦大盤下跌,恐慌情緒蔓延,說跌就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