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廬陽區:高質量對接百姓生活,打造基層政務公開“陽光房”

央廣網合肥4月18日消息(記者孫葉 通訊員曹芹 張泰豐)“想知道政策信息,打開手機就一目瞭然,很方便。”前幾天,在廬陽區開辦了一家企業的董先生,通過該區的“樓宇廬陽”APP,瞭解到了該區最新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幫了他大忙。董先生說,以前,要了解政策辦業務,需要跑好幾個部門。如今,在廬陽區,“用好手機電腦,在家就能把事辦好”漸漸成了常態。

事實上,這是廬陽區近年來實施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的成果之一。2017年5月,國務院選取15個省份的100個縣(市、區)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廬陽區作為合肥市的唯一試點位列其中。試點以來,廬陽區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務信息公開模式。

“互聯網+政務公開”,群眾辦事“一目瞭然”

繳社保有哪些手續,申辦營業執照認定需要啥材料……政務公開,公開哪些內容、怎樣公開,都是百姓關注的問題。為了以高質量的政務公開對接百姓日常生活,廬陽區積極打造了“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專題”平臺,創新探索“互聯網+” 政務公開模式。如今,“打開政府網站,就和政府見面”,正成為廬陽區基層政務公開的標配。

作為政務公開的第一線上平臺,記者看到在該區政府門戶網站上,“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專題”平臺通過加強信息發佈、解讀政策、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等方式,極大地拓展了信息公開範圍。就拿一張“政府公開查閱點便民地圖”來說,便囊括了服務導航、試點領域政務公開、鄉鎮街道政務公開3大類近30個服務點信息數據、服務電話、辦事地址都能一鍵查到並在線導航。

據廬陽區政務公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以來,廬陽區全面深化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圍繞保障性住房、義務教育、扶貧救助救災、市政服務、徵地補償、公共資源交易和徵遷安置等7大重點領域,梳理了各領域相應的政務公開事項目錄。有了這樣的目錄,群眾可以“一目瞭然”地查閱辦事信息。

經過近兩年的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2018年10月,廬陽區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工作高分通過安徽省政務公開辦驗收。2019年3月,中國社科院發佈2019年《中國法治藍皮書》,在抽查的全國100家縣(市、區)級政府中,廬陽區區政府透明度指數位列第28名。

多樣化平臺,搭建政務公開 “便民橋”

為了拓寬政務公開渠道,在試點過程中,廬陽區創新打造了以“數據共享推進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工作”的廬陽模式,整合精準救助、陽光徵收、為企服務、為民服務(網上辦事)四個平臺,最大程度利民、便民。

點開廬陽區網上辦事平臺,主頁上看、查、辦、問、評五大板塊十分醒目。對於廬陽群眾來說,這五個小小的 “欄標”背後,代表的可是“大服務”:全區6687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6687個辦事指南,13059個電子表單和樣本下載均被囊括其中,供市民查詢和使用。除了網上辦事,該區在全省率先正式上線的“精準救助服務信息平臺”,收錄全區13個部門的55項社會救助政策和數據資源,也為群眾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政務信息公開和便民服務。

基層政務公開,受益的除了老百姓,還有轄區內的企業家們。試點過程中,廬陽區開發了為企服務平臺,實現政策推送與查詢、問題流轉、智慧生活圈等功能,為轄區企業提供了便利。其中,以服務樓宇企業為主的“樓宇廬陽”APP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企業家們通過該APP,可實現部分政策信息“點對點”推送。政策透明公開,群眾才能放心,廬陽區在全市率先開發的陽光徵遷平臺,實現了對2004年以來的74個徵遷項目、共計10439戶徵收對象的全覆蓋,也讓群眾對事關切身利益的徵遷信息瞭然於心。

此外,針對政務信息公開縱橫延伸方面,廬陽區還在向基層一線縱向延伸,向各行業領域橫向拓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例如,該區在11個鄉鎮街道均建立了政務信息公開查閱點,打通了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在查閱點,居民不僅可以通過一體機查閱需要的信息,還能免費享受複印、打印及抄錄等服務。

“我們針對重大項目、環保等領域的信息公開也做了積極探索。”據該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區將整合利用現有的重大項目智能管理系統、河長制平臺等,實現更大範圍的政務信息公開。

“公開是手段,服務是目的。”該負責人介紹,未來,廬陽區將繼續圍繞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務公開工作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