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漲價和砍單,幾位遊戲店老闆聊了聊他們的看法

國內的第一批遊戲店,大概是 1990 年前後陸續開張的。那時的店老闆還算個門檻較高的職業。改卡、修機器,尋找為數不多的進貨渠道,有時還要拿本書看看電路原理。很大程度上,實體門店也是很多玩家的啟蒙之地,其中多少承載了一些有關遊戲的美好回憶。

老番的成長軌跡,幾乎一直與遊戲店相伴。1988 年,6 歲的他第一次接觸到雅達利 2600,十來寸的黑白電視上,大人們用單搖桿手柄操控著飛機,擊落往來的敵人和軍艦。這款當時被人們稱作“加油飛機”的作品,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運河大戰》(River Raid),他若干年後才真正搞清楚名字。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雖然早年還不太流行包機的概念,但已經有人通過主機來開展服務型的業務。他們在門店或是劇院二樓租下場地,擺下幾臺雅達利 2600,提供五分錢一次的《運河大戰》體驗。孩子們爭相省下飯錢,只為投身美好的虛擬世界。

老番未曾想到,20 多年後自己也成了一位遊戲店的老闆。他在蘇州工人文化宮的數碼港找到一處轉手門面,拿著結婚的禮金,花 8 萬塊搞定房租和押金,做起了銷售遊戲機的生意。但有所不同的是,門店與玩家之間的關係早已不像以往那麼融洽,買賣過程中的誤解和貓膩,讓雙方變得愈發的對立。

遊戲價格緣何波動?

直接面向玩家的終端遊戲店,通常受到了批發商的掣肘。用老番的話來說,他們更像是底層的喝粥群眾。如今的銷售等級,一級是當地的進貨商,二級是國內進貨商,三級才輪到門店和網店,另外還有個分支是中古商:“2011 年時,想要進貨還要熟人介紹,他們會幫你錄入「本子」,承認你的身份。”

一般來說,門店售價與批發商緊密相連。若是賣遊戲機,往往就會在進價的基礎上加 100 塊。至於是否能夠薄利多銷,背後其實是個拼財力的過程。當然這個數字並不絕對,破解版本、主機瑕疵、海關因素、物流、天氣和節假日的影響都得考慮在內。

理想狀況下,門店只是簡單的把囤貨價格和批發商對齊,老番表示:

賣遊戲的利潤大概只有 5%,其實賺不了太多,價格太透明瞭。現在大家都會看淘寶,以前很多客人也會拿著 UCG 和電軟雜誌標註的價格來店裡問……這門生意有點像股票,便宜我就多進點貨,貴了就少拿點貨。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阿飛(feichenpan)對於“炒股”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認為價格並非完全受制於批發商,大賺和虧本都是玩家需求的內在作用。早兩年阿飛經營著一家賣遊戲的網站,工作之餘,會花很多時間觀察行業的風吹草動:這直接影響到業務的收入。

幾個月前,《審判之眼》因演員吸毒,不得不更換角色建模和配音,被各大數字商店下架,一時之間實體光盤的價格從 280 元飛漲到 490 元。《暗黑破壞神3》Switch 版的情況與之類似,當暴雪宣佈遊戲會追加中文時,卡帶的售價也是從 350 元提升到了 480 元。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而這種需求所引發的價格變化,往往有著極快的響應速度。在《八方旅人》宣佈免費更新中文後的幾個小時內,就有店鋪把卡帶的售價提高了 45 元。有的淘寶店甚至因為存貨不足,只能把《八方旅人》的商品頁面下架。通過店家的回覆來看,這款遊戲的訂單在短期內增加了 30 倍,而他們的常備庫存只有 3~5 張,只能致電香港供貨商緊急下單調貨。

阿飛認為《八方旅人》的高價不會維持太久,他根據香港上游的消息估算,5 月 6 日會繼續出貨新的實體版。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玩家圈子有時比較跟風,人一多,商家漲價就跟著市場需求來了。這類情況跟手辦角色的原型去世,玩具漲價是一個道理。如果《審判之眼》是木村拓哉出事,實體版遊戲漲到 1000 都有人買。但據我所知,這遊戲發行量很大。隨著之前囤積的(光盤)重新上架,加上民間二手,《審判之眼》也會恢復原價。”

“《暗黑破壞神3》漲價其實是在更新中文的這段時間。因為國內的中文版遭到和諧, PS4 和 Xbox One 上又沒中文,Switch 版就顯得獨一無二了。到後來該買的人已經買了,供大於求,目前它的價格維持在 320 元左右。像那些賣主機遊戲的大老闆,一般不玩遊戲,只有把遊戲看成一般商品才能賺大錢。”

在他看來,《異度神劍2》的價格能夠趨於穩定,正是由於供需的平衡把握得當。任天堂對於出貨本就有著嚴格控制,再加上卡帶和光碟的生產還不太一樣,成本和門檻更高,因此除了《薄暮傳說》和《鬼武者》這樣的冷飯遊戲,卡帶確實要比 PS4 和 Xbox One 光盤保值。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當然,老番和阿飛都沒能賺到大錢,他們從事這門生意,更多還是出於對遊戲的喜愛。跟風加價這事,其實是讓人有些難受的。虧損一段時間後,老番轉掉了店面,在蘇州本地的西餐廳找到一份主廚工作。阿飛則開始經營自媒體,開網店剩下來的庫存變成了“佛系買賣”。

事實上,商業經營中催生的厭倦感,恐怕也是他們選擇退休的原因之一。老番坦言,正版銷售確實有黑暗的一面:“我開完店兩年沒玩遊戲……過年前幾天《生化危機2 重製版》江蘇到貨,進貨價 335 元,實體店鋪賣到 490 元。因為淘寶物流過年放假,網店有貨也賣不出來,一個數碼港就咬死了 490 這個數字。”

不過,如果大家都能賺錢,也不至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轉行。投機的另一面往往是風險,但即使你不投機,這個風險也是普遍存在的。阿飛就拿最近大火的《只狼》舉了個例子:

“原則上,按照數字版遊戲價格定價是最保險的。這樣說吧,《只狼》的數字版 398 港幣,按照今天的匯率來算就是 341 元左右,所以定價的時候,一般 340~350 元沒什麼問題。玩家不傻,也會去查匯率。然後我們商家就看自己的用戶量大概多少來定價格,如果自己的用戶多,那就預定價低一點。一般大商家採取的是薄利多銷,拿幾千張的話,找香港代理談價格。除去人工、帶貨和快遞,剩下的就是利潤了。”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這次《只狼》按理來說應該是賺錢的,但是各個商家都定多了,供大於求,賣了三天就破發(跌破發行價格)。再加上一些主播直播過後,有的玩家看了太難就不怎麼買了,貨走不動只好殺價甩貨。然後拿些外置特典,比如只狼卷軸來回血。”

據老番估算,如果從 2011 年算起,蘇州大小 40 多家遊戲店,到現在就剩下十來家。取而代之的,是純網店數量的迅速增加。但這也帶來了一些銷售過程中的新矛盾,一是入行的門檻太低,幾乎有錢就可以拿到貨,衍生出了不少撈一筆就走的小店面。二是原來的實體買賣有貨沒貨一看就知,現在的玩家習慣預定遊戲,又得擔驚受怕的祈求不要被砍單。

下一頁:砍單?這事有點兒複雜

砍單這事是怎麼來的?

一個普遍的看法是,商家的砍單行為受到了利益驅動,內在邏輯其實是非常自洽的。玩家預定的遊戲價格一旦低於發售時的市場價,那麼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店老闆就可能出爾反爾的取消訂單,然後把囤貨賣給出錢更多的人。但老番和阿飛都認為,這並不是砍單的主要原因。

“除非有特殊情況,不然是不會砍單的。我說的特殊情況,是過年運輸不來,或者是國內開會不能運。”阿飛認為,如果限定版被砍,很大程度是真拿不到貨,即使賣家開的價格低了,一般大店也會自己補貼發貨。而普通版被砍的情況很少,能用錢解決的事,絕不會用信譽來解決。至於為了利潤把現貨賣給高價拍的玩家,倒也不能打包票說完全沒有:

“每個月淘寶遊戲銷量有幾萬,總有幾十起砍單,然後玩家發帖申討,就是概率問題。而且我前面也說了,這行門檻低,基本上買個淘寶號,搞個渠道就能開店。”這種行為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批發商:“做主機這行,最主要的是不能壓貨,有點像貿易行的快進快出。什麼賺就先給別人,然後等貨到再給你們吧。”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不過,砍單商家的惡果,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長久的店面一般都有自己的固定用戶。用阿飛的話說,一些精明但忠誠度不高的玩家,通常都是比價後買便宜的。有的客戶會拿 B 和 C 家的價格壓價,說別人家的便宜,這樣大家都要跟著賠。但還有一部分固定用戶,只要價格不是太高,還是會在習慣的地方消費。

對於受到貨源影響,而不得不砍單的情況,老番其實也是深有體會:

上級批發商一般不加價、只少發。比如你定個 100 臺,我發 30 臺,然後剩下 70 臺的錢退給你。當年賣 NDS 的時候,我朋友訂了 10 臺機器,每臺出價 2700 元,最後就只收到了 3 臺。簡單理一下:批發商發現門店的訂貨量在一定時間內激增,另外也可能貨源少量缺貨,就砍單。

目前在上海做二手遊戲生意的何老闆,同樣認為門店大體上還是“希望自己的客戶能先供應上”。他在下訂單時只遇到了變相加價的規矩,例如向批發商拿貨時,即使白色的機器要好賣些,也得配一些其它的顏色。而砍單背後原因的各有不同,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奸商到底“奸”在哪?

“純奸商現在混不下去的,難得奸一下,不像以前了。”當糾結不清的價格和砍單問題被擺上檯面時,老番似乎已經看出了我的意圖,他開誠佈公的談到了一些圈內亂象。但大多數記憶,都來源於多年前的遭遇。

“先說奸商行為,其實和網上傳得也差不多:翻新,機器回收後翻新賣,這個幾乎以假亂真,我開店後才弄懂的;第二,虛開維修價格,小問題幫你修成大問題;第三,熟客介紹然後從中收取介紹費。”

“比如 PS3 和 PS4 的早期版本,帶有 04G 斷電主板的 PSP3000,還有「三紅」Xbox 360 都是有可能變磚的瑕疵機。很多商家會把這些機器賣給不懂的客人,之後翻修時再讓客人出錢。這些機器一般進貨時會便宜 20~30 元,但有些商家為了這幾十塊和後續收入,就會賭風險。”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2004 年到 2010 年,是老番眼中的“黃金年代”。受到 PSP、GBA 等掌機流行的影響,那時的遊戲店如果認真做,年利潤可以達到十萬以上。唯一的前提,就是老闆不能把愛好當成職業。到了 2010 年左右,家用機和掌機開始走下坡路。一方面,移動端的興起對他們造成了巨大沖擊,PS2 和 PS3 的客戶一時之間沒能接上,又正好碰上了盜版和正版的轉換。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利潤可能才剛剛回到那時的水平。

阿飛大體上也認同這些說法,二手 PSP 的收購價格只要幾百塊,一翻新再搭配垃圾配件、貼膜包包就能賣到 2000 塊,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而回想起當年的事情,何老闆只覺得自己老實過頭了,別人賣機器還有“帶不帶電池“的說法,有電池一般多賣 100,貼個膜就得幾十元。那些不是專門做遊戲機的,也要擺個外包裝放店裡,客人來問再去調貨。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但往日這些奸商的做派,卻導致今天的某些銷售環節遭到了誤解,阿飛在開網店時就總是遇到一些麻煩:

有玩家差評說商家賣二手的翻新遊戲,給舊光盤換新包裝,這類還不在少數。這裡解釋下,或者說科普下。二手遊戲翻新這類情況不是沒有,但至少我還沒見誰幹過,因為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有人以為沒有 PlayStation 封條就是二手翻新,其實美版遊戲都沒有封條,這造成了不少誤會……主機行業圈子很小,其實誰搞臭了圈子,大家都不會跟他合作的。

“至於現在的翻新機,我個人認為是沒有的,也沒必要。首先你要搞一套翻新設備,其次還得收一套三碼合一的條形碼,最後弄出來的包裝不能讓用戶看出來,這三項成本都不低。遊戲機不是蘋果手機,翻新手機說不定可以賺個 2000,但遊戲機就 2000 左右的價值。除非機器可以幾百收才會有翻新行業鏈,比如閒魚上的 Switch,裸機屏幕 1100 左右,配個底座電源 200,手柄 400,還要去搞個包裝翻新,賣 1900 嗎? ”

根據幾位店老闆的說法來看,如今想要獲取利潤,這些古老的手法早已費力不討好。真正賺錢的業務,來源於玩家們心甘情願接受,但又沒有太過留意的那些犄角旮旯。

下一頁:油水源於附加服務

油水源於附加服務

不久之前,《鬼泣5》中文實體版的銷售策略遭到了玩家質疑。Capcom 以兌換碼的形式,將「中文語言包」作為一種一次性的特典附加在包裝盒內,且不提供任何額外的下載渠道。官方亞洲區總代理表示,此舉旨在保護港版銷售,避免廉價的美版、日版湧入破壞市場。但對於遊戲店來說,這客觀上斬斷了潛在的二手利潤。

“《鬼泣5》的影響很嚴重,估計二手會滯銷,然後價格崩盤。當然說不定以後會有中文 DLC 單獨賣,Capcom 我們都懂。”可能是意識到調侃不太妥當,老番收回了笑意:“全新的遊戲其實賺得不多,有人靠倒賣二手賺錢。二手盤一般能賺 80~100 元,但新盤只能賺 30~50 元。拿《戰神》新作打個比方, 150~ 200 元的回收價,商家回頭估計就能賣到 250~300 元。不過很多客戶為了省 50 元,還是願意買二手。”

阿飛的態度顯得更為激進,他認為 Capcom 這麼幹“肯定”是為了限制二手:“畢竟遊戲沒在商城上架中文 DLC,那想玩中文必須買全新的了。當年我也和南昌圓夢(二手商),也就是玩家口中的岳父聊過。二手遊戲的利潤很可觀,如果做成產業鏈,基本上不比賣全新的少賺錢。”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在店老闆眼中,如果將賣新遊戲、新主機視為一條主軸,目的是在建立客源的基礎下完成保本,或者不虧太多。圍繞主軸的一系列後續服務才是“油水”的主要來源。除了二手的交易之外,維修和賣配件都有賺頭。

關於售後和維修的問題,阿飛認為遊戲機的毛病大體上比較集中,多半是用戶的不當操作所致。例如自己熱拔插 HDMI 燒了接口,或者是摔了 PS4 導致光頭不讀碟。如果老闆自己懂,招幾個師傅維修,其中的利潤很大。當然即使老闆不會,也可以面向小白開通送修業務,把有問題的機器送到官方指定地點,賺個路費錢。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有趣的是,老番正是那種對維修略懂一二的那種老闆。但以往的機器沒有圖紙,主要看經驗,有些人軟件能搞定,但是硬件搞不定,有的硬件能搞定,軟件又搞不定。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還是得去請教圈內的大師:

“我們先用家裡的棉被大法修一下,撐幾天,如果再壞就只能找人 BGA 了(重新換芯片)。你們編輯部的老員工肯定知道,Xbox 360 的三紅是因為高溫產生的虛焊,棉被大法就是用棉被裹緊機器,用更高的溫度讓芯片自己焊回去。不過這麼做不保險,過幾天有可能又壞了。”

“蘇州有個修機器的大師,叫朱隆飛,業內都知道,可能你們不熟。那時江浙滬他一個,我記得廣州還有一個,是能把遊戲機主板修好的人,算是中國最早做遊戲機 BGA 的,他 90 年代時的月收入就有一萬多……我記得他總是一個人半夜幹活,放著廣播劇。當時去他那弄改機的事,給 GB、GBA、WSC 一類的掌機加背光。有一部劇叫「板磚闖仙界」,我居然在他那聽完了。”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隨著官方服務的提升,現在的維修其實沒有之前那麼不透明瞭,頻次也有降低。而為了能夠細水長流,銷售配件成了一條主要思路,至少比光賣新遊戲、新主機好那麼一點。例如主機銷售中眼花繚亂的套餐一、套餐二、套餐三……阿飛認為這就是針對小白的策略,老玩家一般只會買單機,然後自己貼個膜:

“一般機器主要靠搭配遊戲和配件賺錢,包包、貼膜、卡盒什麼的其實利潤比遊戲高,這些配件有時可以小賺幾百。但整體來看也就 10% 左右的利潤,賣「100 賺 10」和賣「100 賺 5」的區別。大家只不過都吃點肉而已,小店喝點粥,目前活著就不容易了。”

國行意義的討論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國內的主機遊戲產業相當特殊。之所以衍生出破解盜版、刷機改機、遊戲價格大跌大降,背後貓膩諸多的生態鏈,與我們長期處於灰色地帶不無關係。讓人疑惑的是,國行產品的銷售,對於遊戲店和玩家而言又會促生哪些直接意義呢?老番跟何老闆都提到了一個詞:穩定。

“國行穩定了水貨市場的價格,這是真的。”老番說到:“不管機器還是遊戲碟,只要有國行,而且不要出現閹割太嚴重的情況,都是以國行為主,商家也願意賣。我知道的內幕是,國行 PS4 也有內部價,由於各種因素它比正常批發價要低,不知道哪來的貨源。只聽別的店家聊起過,PS4 Pro 賣 3000 多的時候,他們國行能 2800 拿到貨,甚至更低……另外國行一般貨源充足,不會砍單,至少我瞭解的國行遊戲沒有砍單。”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據何老闆回憶,當初市面上出現了很短時間的小神遊 GBA、GBASP,以及行貨 PS2,雖然出貨量相當少,但是價格仍然比較穩定。事實上,這對於防止惡性競爭是有利的,阿飛也拿遊戲價格打了個比方:

國行遊戲一般有官方價格,跟水貨不一樣,因為要發票。而且首發時官方有個指導價,規定售價不能太低,要不然以後拿國行遊戲就有麻煩了……《地平線 零之曙光》和《最終幻想15》當初都是這樣的。官方還是會保留一些你的利潤,但是定價不能太低了,因為 PlayStation 天貓店也要賣。一般大家的價格差都在 5~10 元左右浮動,不會相互壓價。

當然,這並不代表國行遊戲不能降價,很大程度上,第三方門店得根據進貨價調整策略。簡而言之,若是國行代理給的進貨價便宜,門店就會賣得便宜,但如果官方店自己搞活動,賣給玩家的價格比進貨價低,作為第三方的他們就得另想法子。

阿飛分享了自己從 PlayStation 天貓店,買到“49 元順豐包郵”的《海賊無雙3》PSV 版的經歷:“因為 PSV 停產,這類遊戲正在清理庫存。但不可能官方店 49 元賣,我們這些個體戶批發價 249 元進貨也要跟著 49 元賣。官方做活動,我們不賣下架即可。”

老番則表示,這種情況他們也可以直接以玩家的身份,從 PlayStation 天貓店補少量貨,國行代理放一放。他找出了一張國行 PS4 的《街霸5》入門版說到:“這個賣 50 元……是因為門店進貨價就是 50 元左右。”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客觀來說,國行遊戲還有很多不足。內容閹割、版本更新、DLC 的跟進都是問題,幾位店老闆也表示自己“不會進太多貨”。阿飛則認為這門生意是個苦差事,PlayStation 中國四年走過來已經不錯了:

“PlayStation 中國也知道這些情況,在中國大陸他們主推的是 PS4 機器。現在國行機器又能解鎖,又有保修,推機器更實惠,至於玩家選擇什麼版本遊戲,讓用戶自己決定即可。要知道,PS4 國行首發時候,劉睿哲事件影響太大了。當初國行機是不鎖的,我看遊戲時光評測的媒體機器,都是直接登錄港服賬戶。然後出事後全部召回,刷的鎖區系統。”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正是因為生意不太好做,從 2009 年大學畢業那會就開始賣遊戲的阿飛,自半年前起慢慢淡出了圈子,主要原因是國內的主機用戶群實在太少。淘寶上最熱銷的主機遊戲也不過 10 萬套,再考慮到中文版的出貨量,以及盜版和正版的玩家分化,他估計國內的主機玩家大約為 100 萬人。儘管用戶量有所增加,但由於長期受到 F2P 觀念的薰陶,一些新玩家很有可能就玩玩會免,一些大作再收二手。

他認為正版用戶量增加的另一個原因,是十年來遊戲的價格沒怎麼變化:“現在娛樂選擇多了,物價高了,貨幣貶值,但遊戲的價格卻沒怎麼變。當年我買遊戲幾百都覺得貴,還記得《真三國無雙5》的首發價格是 380 塊。”

关于涨价和砍单,几位游戏店老板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儘管如此艱難,但阿飛對自己開店的過往並不後悔,畢竟圍繞著樂趣結識了不少朋友。而成為西餐大廚的老番,如今過上了的朝十晚七的生活,甚至有時只需要指劃下屬工作。遊戲店老闆反而沒時間玩遊戲,是他選擇從這個行業離開的主要原因:

“當時我早上五點起床去上班,在酒店做西餐廳的早飯,由於數碼港規定十點必須有人,我老婆十點開店。我十二點下班後就來到店裡,晚上八點結束營業。接著去維修鋪修機器,然後進貨什麼的,一般弄到凌晨回家睡覺。”談到這些時,老番的表情有些苦澀,但過去的某些片段又總會時不時的在他腦中回閃。

2011 年的中秋節,他帶著老婆跑去烤肉店大吃了一餐。那一天遊戲店的生意不錯,一口氣賣掉了三臺 PSP 和一臺 PS3,賺了 200 多塊錢。如今八年過去了,國內的主機遊戲行業算是剛剛跨過了啟蒙階段。再過八年,我們又將看到一番什麼樣的光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